昨天(11日)上午,来自中国、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的10位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的中外评委与媒体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中国的两位电视人———赵宝刚和杨澜,都以评委会主席的身份各自挂帅电视剧类和纪录片类奖项的评选。
赵宝刚谈到这次当评委的感受,“忙”是最直接的一个:“很长时间没有这么密集地看这么多风格各异的片子,幸亏这次参赛片题材的都是电视电影,否则评一个奖十几部长
篇
看下来,非把我看死不可。”在他看来,这也是目前国内各项电视类评奖中让评委们最感头痛的一个问题:“给长篇当评委,光靠评奖几天里的集中看片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意味着评委们必须事先做好功课。”
他还表示,从目前看到的片子来说,“差距”是最强烈的一个印象:“昨天一天看下来发现差距还是很大,而有的片子我认为的确非常出色。”
谈到对此次参赛纪录片的总体印象,杨澜说前天一天看了9部片子,最直接的感觉就是风格和拍摄手段的多样化。也正因为这样,作为评委在评选上的难度很大,因为很难就风格不同的片子进行横向比较。
在谈到中国纪录片现状时,杨澜表示目前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市场的问题,目前中国纪录片的生存面临危机,有待于业内人士和专家进一步探讨;其次,她认为制作风格的单一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从最早命题作文式的纪录片开始,近十几年来作者们关注更多的还是探讨边缘化的问题,风格上普遍遵循自然主义和写实风格,其实可以关注的视角和选择的手段还有很多很多”;第三则是音效上的问题:“中国的纪录片导演在声效方面的注重还不够,其实在这方面可以考虑原声以外更多更新的创作手段和方式。”作者:晨报记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