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苏度报道 “我是你们栏目的忠实观众,每次看《艺术人生》前都会准备一包纸巾,以前看到感人的地方只是掉眼泪,现在居然哭出声来”。
这是在央视《艺术人生》网站上的一则留言,它与现在认为“煽情导致《艺术人生》收视下降”的论调不太协调,更不协调的是该网站的舆论调查。
在“面对《艺术人生》感人场面,你的感觉是——”这一调查中,有近十三万人点击投票,结果是:72.73%的人认为真情流露;只有17.95%的人认为过于煽情,还有9.32%的人“没感觉”。
这一调查数字也许可以说明,为什么当“煽情说”早就甚嚣尘上时,《艺术人生》的风格仍然没有太大变化。
既然那么多观众对煽情并不反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其收视下降呢?
煽情可以,只煽情就不对了
面对这个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副教授罗哲宇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说:“内容以及观众感受的模式化使该节目不再鲜活”。而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系教授、博士系导师,《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则说:
“在相当长时间内,《艺术人生》满足了社会转型期许多人某些强烈的情感需求。只是后来,节目发现观众对这些情感表现部分的喜爱后,在设计上做了倾斜,有意识寻找一些情感卖点,并做出特殊设计,应该说其动机是单纯的。但时间长了,一是发现容易和自己雷同,另外观众也可能形成审美疲劳。同时,‘为情而情’也丢掉了原有的更丰富的励志内容。”
在《艺术人生》里我们见到了陈凯歌在云南兵团期间用的“牙膏”,也看到了一位大娘为蒋雯丽即将出世的宝宝献上的亲手编织的开裆裤,这些设计不能说不好,但却是如此相似,于是这样一套公式成为真理:人生=情感,情感=动情,动情=煽情,结论是:人生=煽情。
快乐文化强攻《艺术人生》
如果说煽情带来的节目单一化是其“积弊”,那么另一种“危险”则是刚刚发生。《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一些年轻观众时,有的人说了这样的话:“都什么时代了,一看电视就哭”?因此,即使是当红偶像明星接受访问,他们也更愿意看轻松幽默的《超级访问》,而不是《艺术人生》。
毫不夸张地说,《艺术人生》这一央视唯一以“眼泪”成名的节目正遭遇时下快乐主义的强烈冲击。
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说:“遵循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
在快乐主义、消费主义大环境下,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是情景喜剧大火;是“快乐驿站”和“欢乐中国行”的“轻松欢乐”关键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老小品改成的动画;是“五一七天乐,广告最快乐”的大俗和无厘头。
难怪有人说,现在的人“想乐儿都想疯了”,什么是好电视?不是让人坐在沙发里感动到哭,而是笑到哭。
这是快乐主义崛起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泪水只是调剂,以泪水为主打就像在一个天天过生日的地方告诉大家:到时间了,你该哭了。确实有点奇怪。
更深一层说:现代人对快乐的寻求不是都源于本能,更多的是为了释放压力,泪水当然太沉,不如直接笑弯了腰。
有人永远需要《艺术人生》
快乐主义成为更大的向下拉(收视)的手,但它不一定就“致命”。胡智锋教授就认为:“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目前只是一类群体的生存方式,中国不仅有时尚一族,还有众多普通老百姓,他们没有达到普遍富裕,需要情感抚慰,那些在社会转型期成功转型的人更需要情感抚慰,他们的心态不再是传统的平稳状态,而是以波动为特征,另外,在世界,尤其在中国,对情感与励志的需求是永远的。这些,都是《艺术人生》能够继续存在的人文环境。”
对电视节目来说,五年是一个周期,艺术人生可以说到了一个更年期状态,它要做的不是要否定情感路线,而是与励志内容重新有机结合,并在时尚与传统之间保持平衡,尽管,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