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看上去有些狭小,灯光看起来有些暗淡,音响效果听起来有些失真,现场观众数量也不多,而且大多席地而坐,演员更是没有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大腕”——按照传统晚会的模式来评判,这场晚会看起来无疑是有些失败的。但是,如果你就这样小看了这台晚会,那么就只能说明你已经OUT了。昨天晚上8时,这台由新浪网、中国网等4家网站主办,Koook音乐网承办的首届全球华人网络春晚在各大网站上以视频形式播出。
尽管只有短短两个半小时,并且即时观看的观众数量也不是特别多,但这台晚会毕竟是春节晚会举办二十多年之后的一项重大突破:“春节晚会”这种形态在事实上突破了电视媒体的瓶颈,真正走到了人们的身边。因为网络上这种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特性,决定了网友们可以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这场晚会,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最终的观众人数很可能是现在所知的数倍以上。
事实上,新浪网等举办的这次“全球华人网络春节晚会”只不过是抢了今年的头彩。2006年春节,网友们可能一共可以看到3场“网络春晚”。
“强哥”出场,棒打谢娜
近年来大家对央视晚会的最大意见,一是它的限制太多,二是它的节目形式过于陈旧,三是它总是想照顾到方方面面,从而使很多人觉得无法尽兴而感到失望。此外,虽然近年来增加了诸如短信之类的互动平台,但节目始终给观众们一种“距离很遥远”的感觉。而与此相反,昨晚进行的“网络春晚”看起来简直就相当于三五知己相约来唱卡拉OK的感觉。不光节目名单是网友们投票选出的,演员也大多都是由网友们担任的,甚至主持人都是由网络红人来担任。
谢娜和迟帅的主持风格虽然不符合央视那种“雍容大气”的风格要求,却别有一番“亲民”的感觉,不论是开场时两人高唱“新年好”,还是随后与网友们进行多次互动表演,都令人感觉到“网络春晚”的亲民主题。甚至两人之间所谓的“PK”,虽然与十多年前春晚戏曲队、歌舞队等对垒的形式有些相近,但两个人之间相互挖苦调侃的做法,却让很多网友觉得比央视的春晚要亲切得多。
但这场晚会最重要的主持人还不是谢娜和迟帅,而是2005年网络上的风云人物——手机小强。这位只有5岁的小男孩因为经常说出一些令人捧腹的话来,结果声音被录制成手机彩铃而在网上大热,也因此成为网络评选时网友们最希望看到的人物。结果,昨天晚会上看到这个小家伙摇摇摆摆地走上舞台时,许多网友都毕恭毕敬地喊着“强哥”。这个小孩子也成了整台晚会的“主导者”,晚会的几个部分都是由他先打出字幅,从而进行下去。而他不高兴时,甚至还挥起棒子,把主持人谢娜打倒在地……
恶搞杂烩,消解“意义”
近年来网络的主流气氛之一就是恶搞。很多本来异常严肃异常正经的东西到了一些网友们手中就变成了一种异常搞笑的东西。而昨天的网络春晚,也几乎全是以恶搞为主,除了一些歌舞,其他几乎所有的节目都只有一个目的:搞笑。而由于网友们特有的那种消解一切的精神,使得整台晚会的节目显得并没有什么中心和主题,从而使整台晚会看起来质量并不是很高。
不过,对于这台春晚的看法,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将其当成一种“有意义”的东西来看待。一位名叫“湿婆”的网友就认为,既然网络的特性就是消解一切,而“网络春晚”又是网络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生事物,那么,就让它带有这种网络特性,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我们大家上网,不过是出于无聊,不过是想在网上寻找一丝快乐。所以,如果‘网络春晚’也要像真正的春晚一样带有什么‘意义’,带有什么目的,那我们还要看它做什么呢?”
昨晚的网络春晚恶搞形式之多,简直可以称之为近年来网络之最。其主要套路有3种:一是模仿。男版“李宇春”、唱《神话》的“韩红”,除了形似之外,唱起歌来也有那么一种神似的感觉。二是反讽。像什么《七贱下天山》、《疯云人生》、《乱炖大片》等,摆明了就是要对当下的一些影视节目进行讽刺。三就是漫无目的的“无厘头”,像类似于“后舍男生”的“后厕训练班”之类的节目。尽管也请来了诸如崔永元等明星,晚会开头还有很多明星通过大屏幕向观众们拜年,但这些节目的“无主题”恶搞,却使得整个晚会看起来有些散,似乎是一些毫无关联的“大杂烩”组合到了一起。
整合之后,“钱途”无量
尽管网络春晚目前看上去还有些粗糙,但很多业界人士都认为,现在只不过是个开始,第一次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央视春晚已经遭到很多人的诟病,而网络春晚中由“全民海选”而来的节目更能代表网民们的心意,因此这一形式的春节晚会的确是前途无量。
日前资深网络评论人士吴波就认为,网络春晚将成为一场高度平民化的晚会,所有网民观众可以在全新的节日互动体验中成为真正的主人,从而在娱乐自己的同时也娱乐他人。与央视春晚相比,网络春晚因其网络手段的包容优势延伸了春节娱乐消费的时空,观众的选择度、自由度、娱乐信息的接受量都会大大增加。而博客研究中心主任张笑容则表示:网络春晚的出现,对观众来说肯定是好事,但它能否做到与传统春节晚会不同,关键在于是否能做出个性化的节目,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除了这次的网络春晚,另外两台网络春晚也都在憋足劲儿大做宣传。不过从现在看来,很多网友对“网络春晚”这个名词还是第一次听说,还有不少人对网络春晚的态度是“以后热闹了再看吧”。尽管如此,几场网络春晚的主办方依然表示,这些网络春晚并不是想赢利,而只是想借此打造自己网站的品牌。而业内人士估计,一旦在网络春晚中冒出哪怕一首类似《老鼠爱大米》或《两只蝴蝶》这类网络“口水歌”,其所带动的彩铃等增值业务收入,将会达到百万元级的规模。本报记者郑照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