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可谓今年最惹人注目的贺岁电视剧——18位国内一线小品大腕强强联手,连央视的春节黄金档都给它腾出位子。但该剧近日播出后,却并没有取得应有的反响,不少观众毫不留情地评论:“烂!俗!”
宣传与播出有“落差”
早在春节前,《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便拉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人们从各种报道中了解到,在这部由潘长江、李琦、方青卓、范伟、郭达、侯跃文、句号、洪剑涛、魏积安、刘亚津、马恩然、韩善续、彭玉等18位笑星献上的贺岁剧中,人们最熟悉的喜剧演员潘长江扮演村主任“豆包”,范伟在剧中演一个骗子,声称发明了一种长不大的宠物猪,村民都把这种宠物猪当作自己发家致富的希望。然而,所有的宠物猪都越长越大,只有潘长江家的猪真的没长大……“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人物表演朴实无华,不再用方言吸引观众”……这些都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在开播前的承诺。但不少观众前晚看了第一集便深深地感觉“上当”。显然导演试图让几位大腕在刚出场时便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可惜不但剧情给人一种拖沓和生硬的感觉,各位大腕的表现也都有点儿“过”——说话都把嗓门扯到最大,动不动就脸红脖子粗,仿佛硬是把小品舞台搬到了农村里。一位观众在网上尖锐地评论:“一群老太老头装傻的戏……”
“小品剧”都拿农民开涮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是农村戏,赵本山的《刘老根》系列和《马大帅》系列也都拿农村戏做文章,而这些农村戏的观众却并不都是农民。原因或许很简单,看看潘长江和赵本山们平时在舞台上出演的小品就知道,农村题材已经成了他们逗乐观众时不可或缺的“帮手”。憨厚固执,不见世面,还经常犯些错误……经过一定扭曲的农民形象很容易就能带来笑料,抖出“包袱”。
然而在“逗乐”的思想指导下,电视剧很容易就变成了“小品剧”——人物形象脸谱化,一切情节都为了“包袱”服务。一位观众便如此分析赵本山《马大帅》中的“马小翠”一角:“马小翠是个集失信、缺德、无耻、少义、冷酷于一身的五‘堵’俱全的异类。她仿佛就是为了给观众‘添堵’才出现在剧中的,其言行举止、所作所为无不让人感到郁闷和窒息。”丑角往往是“小品剧”中不可或缺的搞笑因素,但当编剧和导演为了搞笑而沾沾自喜、不加批判地充分展现丑角的“丑”时,其对于社会道德产生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贴近生活”并不容易
想致富,想当官,《别拿豆包不当干粮》里表现的农村人似乎挺“真实”。可是,剧情的发展却不太真实,怎么看都不像村长的“豆包”轻而易举就当上了村长。赵本山的《马大帅》系列也有同样的问题,那边马大帅刚想帮助6个失学孩子,但因为没钱而无计可施,这边就忽然从苏老太太处得了50万元的遗产,轻松地办起了“打工子弟小学”。跟小品一样,“小品剧”总是为了突出戏剧效果,而把人物硬生生地塞进一些生硬的情节转换中。但这样做的危害就如同其逗乐的效果一样明显——因为刀凿斧削地安排剧情,作品的现实主义色彩被冲淡了。贴近生活,这是“小品剧”一贯的标榜。可是,要真正做到贴近生活,看来并不那么容易。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