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巨帆影视”果然出手不凡,改编自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平同名长篇小说的29集电视连续剧《国家干部》即将在全国首播。目前该剧已引起社会及业内的强烈反响,被媒体喻为“2006年中国电视剧的重头大戏”。中宣部在审看样片后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全剧故事性强,充满悬念,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深层次问题,在形象地展示正与邪、善与恶的较量时注意了分寸,把握有度,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另一方面,在该剧尚未拍摄完毕时,《国家干部》已经成为抢手的香馍馍,短时间内播映权即被
各地电视台抢购一空。而令“巨帆影视”始料不及的是,来自各地的房地公司、金融公司和通讯界的企业纷纷敲响“巨帆影视”的大门,真诚地表达了合作的愿望。为此,笔者对话对话“巨帆影视”的总经理、电视连续剧《国家干部》的制片人陈酉正。
问:据我们所知,电视剧《国家干部》是“巨帆影视”涉足影视界的第一部戏,可观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已经为“巨帆影视”赚足了头彩。你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陈:是的,头彩的倪端早已经从播映权被各地电视台抢购一空的最初现象中显露出来。这是我们预料之中的事,但也同时产生了我们预料不及的“副作用”。所谓预料之中是因为小说《国家干部》已经奠定了非常广泛的读者基础。好的、畅销的文学作品首先已经影响了相当的读者,“巨帆影视”依靠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学资源优势,第一时间(该小说未出版前)取得了影视作品的改编权,而使各路强势的影视机构无奈地面对“踏空”的局面。也就是说,我们发现并得到了“高产的良种”,就一定会“种瓜得瓜”。另外,面对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我们不惜成本地构架出超强的主创人员组合,这也为我们的成功操作上了双重保险。有著名作家张平夯实的基础,有数十万忠实读者的期待,有王志文等超一流演员的激情演绎,有苏舟导演的倾心再造,若想平庸也是难事。所以,我们通过摄制《国家干部》,亲身体会到了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张胜友在组建“巨帆影视”时道出的真实动机:“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投资行为,而是深度立体地开发集团文学资源,形成文化产业链,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把优势从纸介产品延伸到影视产品之中,延伸到影视公司的运作中去。” 显然,中国作协强大的作家群体,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的优秀作品资源,是“巨帆影视”的先天优势及核心竞争力。
问:小说与电视剧《国家干部》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原著作家张平对电视剧《国家干部》是如何评价的?
陈:其实,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的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各自的艺术表现形式。电视剧的魅力在于它的大众化的视觉感染力。在小说《国家干部》的每一个读者的心中、潜意识里都有一个自己的“视觉化的小说故事”。也就是说,当代读者有小说艺术向视觉艺术“转向”的需求。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伴随着这种需求日渐强烈,我们无意中已经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代:无论广告还是电影,无论“现场直播”还是时尚杂志和视频网聊,我们无时无刻不依附于图像。无疑,人们今天的文化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视觉化和具象化了,人们更加关注视觉文化。电视剧的诞生,给曾经长期独霸视觉文化的电影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也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无法估量的需求。需求是市场的动力源,有需求必定有发展。所以,电视剧的艺术形式给了大众更新的期待、更深的感受、更多的奢望。在纸媒介延伸向影视产品的艺术再造过程中,我们靠影视艺术的感染力,我们靠主创团队的集体智慧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国家干部》的故事,用著名作家、原著张平的话说就是“电视剧与小说互补共荣。”
问:你所说的、预料不及的“副作用”是指什么?
陈:首先,我们不同于其他影视公司的核心内容是:“巨帆影视”是中国作家协会所属的、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的子公司。中国的影视公司、影视剧永远的期待、永远的利润增长点就是依托三个字:好剧本。在电视剧业内,好的剧本往往脱胎于好的小说。而“巨帆影视”背靠中国作协、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先天的优势不言而喻!“巨帆影视”借助中国作协“文学圣殿”的感召力,依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文学航母”的优势,出手即大制作——29集电视连续剧《国家干部》,这使众多旁观者刮目相看。 优秀的企业永远是嗅觉灵敏的,我们预料不及的“副作用”就是因成功摄制电视连续剧《国家干部》,而触动了企业界“目标追求”的敏感神经。他们已多次表达了与“巨帆影视”合作的意愿……
问:是哪些企业?就企业合作的愿望“巨帆影视”是何态度?
陈:很抱歉,我现在还不便具体说出这些企业,因为这确实是我们预料之外的事情。“巨帆影视”正忙于《国家干部》的首播及新项目的筹备,所以合作之事需要“文火慢炖”地认真考虑权衡。可以透露的是,这些企业主要来自房地产业、金融业和通讯业。我们明白,是创意经济的诱惑力,将企业的目光聚集在影视产业的。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房地产业正在寻找新的出路;金融业特别是证券业今天更加重视资金的风险性;通讯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冯小刚的电影《手机》使通讯业的资助商至今悄无声息地乐了多少年?这些行业特别需要的也正是我们所有的,而我们急需的是:有足够的资金来运营我们自身发掘出来的优秀影视项目。当然,我们更希望与企业建立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
问:对于这些企业,“巨帆影视”是否已经相中“意中人”了?你如何认为是创意经济的诱惑力将企业的目光聚集在影视产业的?
陈:“巨帆影视”只是接受了企业提出的合作意向,还没有进入到具体的洽谈阶段,所以“意中人”便无从谈起。正像某企业的总经理所说:“假如把巨帆影视比喻成火花,我们就是氧气”。是的,他的形容很到位。其他业界的企业也和我们一样,面对新一轮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智勇者一定是捷足先行的人。我有幸已经认识了多位这样的企业领导者,他们的胆识确实了得。有关专家认为:影视是最为重要的创意产业。而作为创意产业的影视业也是世界创意经济的一部分。影视从一开始就是最大众的大众艺术,就是一种大众文化的媒介,它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大众媒介,影视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它影响、改变、形构着我们的日常工作、交往、休憩、娱乐以至内在心理世界的活动方式。而“大众”的概念就是企业所追逐的目标,不管是央视广告的标王还是铺天盖地的街道广告,不管是酒楼的“白吃”还是商家的“免费”,企业无时无刻不在挖空心思地影响、感动着“上帝”。先人一步的企业家始终占据着阵地的制高点,跟风而上的企业主永远疲于追赶,这就是企业成败的本质区别。影视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创建适应大众现代生活的、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创意产业早已形成了非常庞大的部门。有版权的产品(书籍、影视、音乐)带来的出口收入超过了像汽车、服装等制造业。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创意经济的先发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到14%,英国达到12%,创意经济的诱惑力显而易见。所以,世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影响中国经济的走向,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的脉动息息相关。在与“巨帆影视”接触的企业中,不乏中国经济大潮中先行的行业著名企业,他们敏感的嗅觉和超强的抢摊能力已经证明他们的发展前景将继续被看好……
问:请您描述一下“巨帆影视”看好的合作企业是何模样?你们期待着什么样的合作关系?
陈:……我们在寻求适合“巨帆影视”的合作。要知道,最好的不见得最适合。适合的组合,会更加有利于将来的共同发展。但我完全没有拒绝与大型企业合作的意思。象浙江的民营企业、山西的民营企业,我们之间都谈得很愉快。企业与“巨帆影视”的合作应该是互补互益的原则。企业较长期、较固定地与“巨帆影视”保持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会使双方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取得实实在在的双赢。合作的方式不是固定的,这需要具体商谈。我们所制作的电视剧,追求的就是一个目标:到了播放时间,不管是在外面应酬的、还是在院子里溜狗的人,都会急急忙忙地往家赶,第二天接着在办公室对剧情及人物品头论足。
《国家干部》是作家出版集团进军影视业的首部作品,作家出版社其实也是“巨帆影视”的股东之一。肥水不流外人田,有了同一旗下的影视公司与出版社及著名文学媒体的密切配合,就可以优先掌握许多优秀小说的影视改编权。而《国家干部》的示范意义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