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清宫剧,我们会想起尤小刚;偶像剧会让我们想起海岩(blog);金庸剧会让我们想起张纪中(blog)……越来越多的导演在走类型剧的路子,类型形成品牌。
从陆毅的成名说起
《永不瞑目》让一个新人名声雀起,那就是陆毅。陆毅在出演这部戏之前只是刚出上戏的学生,演肖童一角,让陆毅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到底是什么让陆毅成名?是海岩剧。
是海岩剧成就了陆毅,还是陆毅使海岩剧更好看?大多数人认为,是前者。有例为证:陆毅在《永不瞑目》之后拍过众多影视剧,《浮华家族》、《郎才女貌》、《像雾像雨又像风》等等,这些剧并没有让陆毅更上一个高峰,而海岩的另一部戏《玉观音》却捧红了佟大为(blog)和孙俪。事实证明,让陆毅红起来的,是海岩剧。于是,海岩剧成了一部造星的机器,成了一个成就明星的摇篮。海岩剧成了影视剧的一个品牌。
以此类推,还有张纪中的武侠剧、赵本山的农民剧、陈家林的历史剧、张国立的戏说剧,这些类型剧一时间成为影视市场个个迎风起舞的旗帜,离老远就看得到,而且被认定是市场的保证。
类型剧很有市场
类型剧在目前相当地有市场。现在电视剧市场有一种现象,只要是海岩剧、尤小刚剧、陈家林剧、张纪中剧便备受关注。从剧组的第一声叫卖开始,到媒体、观众的声音就一浪高过一浪。海岩剧关注的是哪一个新星又要冉冉升起了,张纪中剧关注的是金庸的满意度如何?陈家林剧关注的是又有哪一个历史人物幸运地被推到影像中来……声音越来越响亮,类型剧想不成气候都难。
类型剧真的形成了气候。最让人意外的是张纪中的金庸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足见张纪中的品牌号召力有多强。且不说换个不为人知的导演拍金庸剧恐怕金老先生本人也不会答应,也不谈正在准备把金庸剧都翻拍一遍的张纪中丝毫不理会有人说金剧的“降温”是由他糟蹋造成的,只要是张纪中拍金庸作品,仍然有人愿意投资,仍然有媒体趋之若鹜,品牌效应真的不容小视。
类型剧还能走多远?
类型化成就了品牌,品牌一旦形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保品牌比创品牌更难。
海岩剧《平淡生活》的平淡收视,意味着如果类型剧存在重复外化形式,使其内容模式化,那么接下来的剧只能勉强地算做类型片,只能是走进死胡同。类型化的形成意味着风格的一致,除了风格一致之外,其它的一切还应大有新意。琼瑶剧的由兴到衰是由于琼瑶剧的模式化造成的。因此如何在品牌形成的时候借力而行,而不是走入形式上的程式化的重复之路,是类型化导演在形成品牌优势时最应思考和避免的问题。如
果一切只是外化的模仿,那么,对海岩剧的关注度下降,就是其它类型导演的前车之鉴。本报记者刘杰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