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情景剧《武林外传》要配沪语方言版,文艺频道将于本月17日播出。导演徐皓昨天告诉记者,参与配音的豆豆、黄浩等主持人正在忙里偷闲抓紧时间加班加点。面对方言版配音的再次升温,有人拍手称好,也有人不屑一顾;有观众质疑改装沪语版是不是多此一举,而更多的热心观众则在观望其是否能在“武林江湖”中杀出一片天地来。
湖南方言版本效果不佳
《武林外传》去年播出掀起一股热潮,有人惊呼“恶搞”之风第一次在央视荧屏登堂入室。随后,湖南方言版《武林外传》便尝试着搭“顺风车”,邀请汪涵(blog)等出马担任角色配音,一时间关注度甚高。但最终,各方反应却不尽如人意,批评的声音也接踵而来。
支持者认为湖南方言版的《武林外传》添加了当地方言笑料,能够给观众带来亲近感。但反对者却认为,原版《武林外传》吸引观众的一大因素就是剧中人五花八门的方言,湖南方言版《武林外传》失去了各种方言带来的笑料,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感觉。据悉,当时还有一些原版“武林”的忠实观众在网络上发帖,强烈要求电视台停播方言版的《武林外传》。此后,方言特征明显的四川等地则声称,没有购买该剧的方言改编权。
联系前后,影视剧方言版本经常命运不济。前几年,《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以及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城市之光》等都曾经配音成各式版本的方言。不久之后,国家广电总局便发出一道禁令,严格要求各地停播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当时还曾引发了一场沸沸扬扬的争议。
沪语方言牵头再战“江湖”
对于推出沪语版本的初衷,导演徐皓告诉记者,《武林外传》虽然在央视播出一炮打响,但是转战上海,收视却吃了个“哑弹”。即使在人气旺盛的电视剧频道,其收视率也只有一点多。后来在东方卫视上星播出,收视率也不够理想。“很多观众不太能理解原版中北方方言的幽默,不妨试试沪语为主以及周边方言来赢得高收视。”
新版配音与其说是沪语版,不如说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拼盘。“如果仅仅是上海方言,就显示不出‘江湖’的意味。”所以,主持人豆豆出生在南京,以夹杂着南腔北调的苏北方言配音佟湘玉;祝无双在央视版中说的就是上海话,这次由赵若虹配音;黄浩摇身成了白展堂;吕秀才经过斟酌要说一口苏州话,由谢天天配音。此外,沪语版还邀请了一些主持人和演员配音宁波话、崇明话等。徐皓说:“不是单一的某种方言,这就是我们和湖南版本的不同之处。”
徐皓坦言新版难度不小,尤其是原版中的一些意思上海话说不出来,这就需要进行大手术:“贝贝要用上海话为慕容子配音,比如‘惨绝人寰’一词上海话就不知该怎么说,只好改成了‘血淋哒嘀’,还有‘膀大腰圆’改成了‘长一码,大一码’等等。”目前沪语版的配音已经完成了20集,编剧宁财神对此也是较为满意,认为没有违背原版的精髓。
滑稽名嘴斥其为“炒冷饭”
沪语版《武林外传》尚未出炉,议论已经是层出不穷。一些“武林迷”们虽然对原版情有独钟,但是对沪语版本也是饶有兴趣。而反对派也不乏其人,著名滑稽戏演员沈荣海昨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便用“炒冷饭,没有意思”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沈荣海说:“我个人反对重新配音,主流观众年轻人该看的早已经看过了。”沈荣海还认为,目前上海滑稽戏的现状本来就不容乐观,创作和语言本身都不算强项,在表演和内心刻画上需要走出去汲取精华充实自我。“如果配音没有扎实的功底和感觉,反而会破坏原来的效果,就是在拆台,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他本人对原版颇有好感,特别赞赏演员恰到好处、幽默率真的表演,以及山西、四川、山东等方言精彩的对白。
据悉,节目组前不久请来60位观众进行了一次收视率的调查,徐皓说,他们惊喜地发现,阿姨辈的中老年观众居然兴趣不输年轻人,演员刚一开口,他们就乐得合不拢嘴。这无疑给了编导演们一剂强心剂,并对未来的收视抱有信心。曹可凡则表示,自己没有看过《武林外传》,沪语方言版究竟如何还得看观众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