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2006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评委余秋雨由于其略显啰嗦的点评,连日来被不少观众质疑“喧宾夺主,秀文化,抢镜头”。日前,他接受了《杨澜访谈录》的专访,道出了自己身为评委的“拳拳之心”,也间接回应了观众的非议。
爽快应邀:两年前就当过一回
对于节目主办方最初的邀请,余秋雨从一开始就答应得十分爽快,虽然他也知道会因此招致非议,毕竟自己是一个文化学者,而非专业音乐人,但还是欣然应邀,至于原因,他表示:“因为在两年前我已经做过一次了。一个晚上多读几句李白的诗,多听几段贝多芬的曲,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夜晚,这和考试无关,和歌手无关,和对错也无关。哪怕是歌手讲错了或者评委说错了,大家都去翻字典,都在打电话,都在讨论,这样的现象就很可爱。”
接受前提:必须有高收视率
余秋雨同时声明,接受这个邀请的确是奔着节目的高收视率来的,但并非为了“秀自己”,“我一定要收视率非常高,这是前提,几乎是一个全球最高收视率的这么个节目需要加一点文化话题。我觉得这很有价值。你看这次我借这个机会,偷偷地塞进去一些,比如像波普艺术、比如像波西米亚,这些东西我相信几亿人在听,会觉得非常惊讶,我没想到用这方式普及有那么好的效果。”
面对非议:我没有什么不开心
虽然在他自己看来上节目是为了普及文化,但却有不少人认为这喧宾夺主,对此余秋雨也坦诚地表示:“观众这样说我没有什么不开心。因为我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在全国范围之内就算有再多喜欢音乐的人,加在一起的数量也不会太多。但是中国人好奇怪,每个人都怕自己没文化,你知道吗?在电车上撞一撞以后,就说你太没有文化素质。文化成了一个互相攻击或者互相之间来表达身份的一个东西,所以每个人都觉得我可以不懂歌,但是不能没有文化,所以我听有的省份说我们派出去的歌手唱不好不要紧,他不懂李白我们太难过了。”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对于观众的非议,他欣然接受。
事实上,人们也不得不承认,正是余秋雨和那些“不懂李白”、“不理解成语”,甚至“认不出国旗”的回答,让今年的青歌赛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也让“年轻人的文化缺失”这个烫手的问题,显著地摆在了人们面前。因此,不管有多少非议,余秋雨还是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对的事情,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决定把这个烫手的评委席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