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正文

评论:真人秀节目中国本土化的“六年之痒”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14:27 中国新闻网
评论:真人秀节目中国本土化的“六年之痒”
《幸存者》真人秀曾经火热全球。(香港《星岛周刊》图)

评论:真人秀节目中国本土化的“六年之痒”
《资料图片:“超女”李宇春中新社发 郎从柳 摄

  中新网8月14日电 自2000年央视《地球故事》引进《生存者》以来,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生存大挑战》、《完美假期》、《重走长征路》、《城市别动营》、《超女》、《好男儿(blog)》等节目不断出现……。香港《星岛周刊》撰文称,层出不穷的模仿甚至还被传播学研究者称之为“真人秀的本土化改造”,然而,这种改造让中国的“真人秀”一直远离巅峰。

  真人秀的历史

  “真人秀”有三个关键词:“真”是特色,体现这个节目形态必须是非虚构的、纪实的;“人”是核心,意味着节目必须有人格和人性的凸现;“秀”是手段,节目必须设置虚构的规则来完成。

  “真人秀”始于上世纪和本世纪交替间,荷兰的《老大哥》被称为真人秀节目始祖。他的基本游戏规则是,六青年男性、六名青年女性选手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制的有着花园、游泳池、豪华家具的大房子里,大家共享一间卧室、一套起居室和卫生间等。摄像机一天24小时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在共同生活的85天里,选手们每周六要选出两个最不受欢迎的人。而每天守候在电视机前的狂热者们则用声讯电话,在这两人中选出一个他们最不喜欢的、最没人缘的选手出局。挺到最后的选手可以得到25000美元的奖金。

  传播范围最广的真人秀节目《幸存者》(Survivor)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于2000年5月开始推出。十六名参赛选手被送到一个相当偏僻没有任何人烟的荒岛参加“幸存者”游戏。在漫长的四个多月时间里,他们无法得到外界的帮助,不能依靠现代的文明技术条件,经受热带风暴的洗礼,克服热带雨林的种种障碍,靠一双手来搭起遮风避雨的小屋棚,靠吃海边捡来的贝类、丛林中的野果和树上的小幼虫充饥……最后一位获胜的“幸存者”可得到一百万美元的巨额奖金。《生存者》节目被《时代》评为2000年最佳电视节目之首。

  而目前最火爆的真人秀节目是《学徒》(The Apprentice),这是一档没有固定剧本的系列真人秀。节目共有16名参赛者,八男八女分成两组,到纽约来面对美国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的挑战,大家轮流担任团队领导,每一周分别做一个诸如卖矿泉水,出租房子的项目,输掉的一方中会有一位对团队最没贡献的成员被“炒掉”,最后胜出的一位则可以得到一年的合约,在唐纳德·特朗普旗下的某个公司担任“学徒”。

  此后,美国福克斯电视公司有了《诱惑岛》,法国电视台有了《阁楼故事》,真人秀电视节目开始火爆西方世界。

  真:挑战道德底线

  2002年夏天,借鉴法国真人秀《阁楼故事》的《完美假期》在湖南经视播出,精心挑选的12名男女选手,被要求在市内一幢别墅共同生活七十天,每周两次做实时纪录性播出,由内部淘汰和观众投票逐渐决出最后的胜者可获得价值五十万元的房产。该节目尽管在取向上做了很大改变,比如当时的制片人李开宇就介绍说,节目“丢弃了国外节目的偷窥,也舍弃了性元素方面的卖点”,但最后还是因纷争太多而被叫停。观众的议论主要集中在游戏里的“打情骂俏、拉帮结派与勾心斗角”,甚至还有人说它是“一场令人恶心的人生丑剧”。

  《完美假期》遭遇了“真人秀”本土化首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人性道德。而那些游离在道德边缘的东西,却正是“真人秀”所追求的卖点之一。其实,即便是在西方,对真人秀节目人性道德的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欧美国家的此类节目由于竞争,揭露人性阴暗面而可能触及的道德观问题,长期受到质疑。而当中国引进这种电视节目模式时,这种争议也无可避免的被引进了。事实上,随着“真人秀”成为荧屏新宠,这种电视形式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并引来了不少质疑与非议。

  人:缺少娱乐精神

  和道德瓶颈并存的问题是,参加人员被质疑缺少“娱乐精神”。类似《飞黄腾达》的节目《创智赢家》2005年进行第二场比赛直播时遭遇几名选手宣布集体退出的事件。这是继此前广东台《生存大挑战》广东赛区选手“逃跑”后,真人秀节目再次遭遇尴尬。

  《创智赢家》号称中国第一个才智电视真人秀节目,是中国版的《飞黄腾达》。选手以“淘汰不公”突然取出事先藏好的《退出宣言》,对着镜头公开表示对节目“失望”,宣布退出。此言一出,主持人方宏进和评委立时傻眼,现场情况也呈现在全国观众眼前。

  天娱传媒董事长王鹏说,在做《超级女声》的时候,制作方都会考虑到直播现场出现的各种状况,从而事先做好紧急预案,如果发生特殊情况现场该如何调控,比如《超级女声》比赛就明文规定,无故缺席比赛将赔偿五十万元。

  在中国,真正火爆的“超女”节目,在2006年被迅速克隆的同时,在火爆的的框架里已经出现厌倦的声音。而随着2006年的“超女”活动的进行,愈传愈多的“黑幕”曝出。长沙赛区人气最高的选手厉娜,先后被曝出“公开撒谎”、“说了脏话”,甚至“13岁堕过胎”和“被人包养过”。

  “超女”被攻击,《梦想中国》的评委也被网友指责问话太“刻毒”,不尊重参赛者。《梦想中国》的主持人李咏感叹:网络会把原有的游戏规则打破。手机短信成就了2005的“超女”,网络却几乎要灭了2006的“超女”梦想。

  还有人认为,尽管“真人秀”欲向人们表达生活中真实的一面,但随着节目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节目最终难以逃出越来越技术化的怪圈。真人秀节目的强烈刺激性,决定了这是一场争夺观众忠诚度的竞争,类似的刺激多了,毕竟是会有人烦的。“真人秀”曾经让人流泪和欢笑,但面对类同的下一个,叫人如何动情?

  秀:模仿的尴尬

  和国外的“真人秀”相比,中国的“真人秀”并没有本质性的转变,只是处在模仿别人和互相模仿的尴尬中。《超级女声》是源于美国娱乐节目《美国偶像》,《梦想中国》又被说成是央视《超级女声》。

  但真人秀节目是一个所有环节都非常讲究的类型,那些自以为偷了创意、看了片子就可以自己改编,从而推出节目的人,从来就不可能得逞。模仿而成的节目不可能达到原创的质量,因此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收视率。西方电视业非常忌讳这种模仿的做法,一旦被发现,这样的公司或电视台以后将很难有机会与其他人合作。

  看来,“真人秀”节目要想在中国长期发展下去必须要解决三个难题:一要适应国情;二要有成本投入;三要鼓励原创。

  附:中国的娱乐节目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综艺类节目

  代表:《正大综艺》、《综艺大观》

  时间:上世纪90年代初期

  特点:最早期的内地娱乐节目,观众以审美为主。

  第二阶段:游戏类节目

  代表:《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

  时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

  特点:从早期审美转向一种“审丑”,人们看这类节目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是为了看明星出洋相。观众从心理上变成了一个评价者。

  第三阶段:益智类节目

  代表:《幸运52》、《开心词典》

  时间:上世纪90年代后期

  特点:观众看节目时既不是审美也不是审丑,这个时候观众已经和主持人有了一种平视的态度,节目已经走向了平民化。

  第四阶段:真人秀节目

  代表:《欢乐英雄》《超女》等

  时间:2000年以后

  特点:平民走到了观众的面前,而且成为明星。节目把平民英雄的成长过程,非常细化地呈现出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