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赵宝刚与石康《奋斗》 称现在“海岩剧”缺激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10:35  新京报

  记者手记

  最近两次采访赵宝刚,今年三月中,在电视剧《梅艳芳菲》的探班现场,“赵宝刚”三个字赫然写在总导演之上。现场的赵宝刚戴着黑色墨镜,黑色上装,在几个港台演员之中一站,俨然的“大佬”。当时,《风吹云动心不动》刚刚在北京播出完毕。对于这些他“总导演”、“总监制”、“总策划”的作品,却反响平平,记者的提问也十分尖锐。气氛一度有些紧张。赵宝刚回答得倒是比较实在,挂名这些戏,要么是公司的合作,要么是朋友的情分,后来我记得赵导对我说,等着看我的《奋斗》(blog)吧。

  五个月后,在闷热的北京,蒙着布,目不转睛地盯着监视器的赵宝刚看起来仿佛老了十岁,头发花白,也不戴墨镜了。因为天气热,拍摄外景,脸也晒得黑红。

  《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也许早在我们历数这些名字的时候,赵宝刚已经不是一个需要用作品去证明自己的导演了。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同题材国产电视剧很难有超越《过把瘾》的,但是电视剧导演,就是一个最需要拿作品说话的行业,这也是赵宝刚近两年遭到质疑的一个根本原因。今年可以算是海岩(blog)(blog)剧十年,海岩剧中,《永不瞑目》所达到的热度目前我认为无法超越,这部戏也是赵宝刚和海岩合作的代表作,就像两个高手过招所迸发出来的灵感。今年接连有三部海岩戏即将上档,说不定哪部就会和《奋斗》PK.

  说新戏 “石康(blog)玩命扑腾,我拽一把”

  新京报:两年没有亲自导戏了,《奋斗》吸引力在哪里?

  赵宝刚:一般的戏会给你讲个故事,来龙去脉讲清楚了,但是这个戏不是。《奋斗》主要写六个人物的感情生活和事业奋斗的过程,包括爱情、兄弟情、姐妹情等很多东西。反映人们在励志过程中所遇到的社会问题。比如说戏中的一句话“有的人是为多卖出一根油条而奋斗,有的人是为多卖出一碗豆浆而奋斗,可是我们的主人公拥有一栋楼,他每天要为一栋楼奋斗。”《奋斗》的信息量比较大,涉及了14个家庭,人物也很多,实际上就是当代都市的风情画。

  新京报:这次媒体很关注故事的编剧石康。

  赵宝刚:其实三年前,我就和石康有过接触,石康的本意是要做个带有社会责任的剧。

  他的东西很新,但有的违背了电视剧的规则,我们通过一个半月的舌战将剧本重新改了一稿,后来我觉得还是有问题,石康写得都快要吐了。

  新京报:石康的原有风格在剧里会有所体现吗,如何体现?

  赵宝刚:举个例子,《奋斗》里面有很多说教的东西,但是很有意思,比如一个父亲怎么教育一个孩子,父亲见到孩子,第一面就问孩子“你身体怎么样”,孩子回答“我还行”。父亲立刻就趴在地上做俯卧撑,做了100个,孩子做了三十几个就不行了。然后父亲就开始教育孩子,华尔街成功的企业家在大学都是优秀的运动员。他有一个好身体,到华尔街靠身体靠狠去拼杀。

  新京报:合作感觉如何?

  赵宝刚:石康是个比较自由散漫的作家,他就像大海里玩水的人,玩命地往前扑腾,我就不时地在后面拽他一把。整个剧本他弄完一稿我也进行了很大的删改,所谓的不太适合电视剧表现的地方我就要拿掉,但也留了一些痕迹。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达成一致了,可以说互相影响。

  新京报:这剧的名字似乎不够时髦。

  赵宝刚:《奋斗》的幽默感体现在题目中。

  “海岩剧”  “他可能觉得我老了”

  新京报:如果从《别了,温哥华》算的话,现在电视荧屏上,已经三年没有你自己拍摄指导的作品了。

  赵宝刚:我算一下,我是2002年拍了《别了,温哥华》。

  2003年拍了《录像带》,之后是《给你一支烟》,本来《给你一支烟》应该是去年播的,但是后来没播,给观众感觉就是断了。

  新京报:今年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10周年,那个剧可谓开启了海岩剧的风光大幕,今年有3部海岩剧要播。

  赵宝刚:海岩都不找我了。

  他找的都是汪俊,刘心刚这些年轻人。在我看来,他可能觉得我老了吧。观念不行了,他们都是年轻人。好在我还比较自信,如果他们片子拍完了能胜过我还好,要是没胜过我,那天还跟刘心刚开玩笑说,你反响没我好,就说明还是我拍好。

  新京报:作为和海岩合作最多的导演之一,你对海岩剧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赵宝刚:我觉得任何一个剧,剧本的精彩程度只是一部分,最终还是导演去把握,海岩剧我认为最大的特点就是里面有一种激情,你要把这种激情拍出来,其他导演导的我也看了但是我感觉都显得软弱一点。刘心刚是一个有激情的导演,他拍的两部戏有些亮点,《平淡生活》《阳光像花儿一样绽放》,我也看了,很好看,也没什么毛病,但是缺乏一点激情。

  新京报:《永不瞑目》是你和海岩合作的一个顶峰。这部戏达到了电视剧很难复制的高峰。陆毅当时的一夜暴红程度大约也能跟当年赵薇相比。

  赵宝刚:跟这个时代有关系,《永不瞑目》强调一个内在张力,你看这个剧,其实拍得很平实,画面都很普通,看起来也没什么技法在里面。原来人们都觉得我拍得最不讲究的就是《永不瞑目》,我反而觉得《永不瞑目》是最讲究的。把底蕴托足了,观众才会相信,才会跟着你的人物命运走,其实这个故事本身并不是十分可信,但是你把之前的功课都做足了之后,你释放什么观众接受什么。

  下一部 “《红楼梦》跟我没关系”

  新京报:我听说你有重拍《红楼梦》的打算,是真的吗?

  赵宝刚:原来老早就有人找过我,我就没有拍,有些报道不是很准确,说了有这个事情,但我没导也没策划。跟我没关系。

  新京报:《奋斗》月底就杀青了,接下来还打算再两年不拍戏吗?

  赵宝刚:目前有两个剧在筹备,都是我要自己拍的。一个叫做《雪狼》,一个是《夜幕下的哈尔滨》。

  新京报:“都市风情画”之后,要拍革命战争题材?

  赵宝刚:赶本子,还是赶上什么好的本子,拍什么。2000年前,我拍戏的确有计划,那时候计划拍五部情感剧。(五年计划?)对,后来就没有了。

  新京报:这次在片场看到你,感觉你比以前生活化了很多。

  赵宝刚:我现在年纪大了,心态也比较平和,长期从事电视剧导演这个工作对它的新鲜感、兴奋都会减少,也会有怀疑态度,这些主要来自我周围的一些人,跟着我干的,很多成为导演了,他们拍出新的东西,自己想不到的东西,有时候会给我刺激,我在想,要不就让他们拍吧,反正也不行了。

  2000年左右就有点儿这个苗头,觉得拍不过他们了。后来拍了《别了,温哥华》也还可以,也不差,就觉得我还能拍,再比如说现在,大家都说三年没看到我的作品,《夜雨》下半年就会播了,如果反响不错,可能给我增加一点儿信心。我就再继续找机会拍下去了。

  新京报:也就是说你现在已经不需要作品去证明自己了。

  赵宝刚:我还是希望我的作品大家喜欢,收视不好,也影响心情,但是区别在于我对待这种情况的方式跟过去不同了。拍《奋斗》,我没有心虚的过程,没有拍好拍坏的过程,砸了,再来呗。说句实话,这部戏对我影响很大的,这里面表现了一种思想,而且比较大胆。如果说之前的作品我在释放激情,这部戏中我要表达的是思想。

  采写本报记者雷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