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正文

《心灵花园》故事虚构?制作人担保不作假(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2:51 新闻午报
《心灵花园》故事虚构?制作人担保不作假(图)

《心灵花园》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本报记者 霍燕妮/文

  生活时尚频道的情感类谈话节目《心灵花园》自从今年1月改版以来,收视率一路上扬,节目以它独特的内容、视角以及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分析,解决了不少当事人的困惑。但随着受关注程度的上升,它也受到了不少质疑,因为节目中的故事有些过于曲折、离奇,在生活中并不多见,一时之间“《心灵花园》是有创作班底的,其中的角色都是演员演的”、
“要想见张怡筠博士咨询必须要签合同上电视才行”等传言四起。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该节目制作人陈晔,面对质疑,他以人格担保:“《心灵花园》全部内容绝无作假。”

  《心灵花园》每期时间为46分钟,而这46分钟的节目,录制的时间最短的也需要二三个小时,七八个小时更是家常便饭,张博士笑言:“有的时候,录的时间太长,我们甚至都觉得演播室里缺氧了。”而在录制过程中,节目组人员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嘉宾的不配合。制片人陈晔说:“嘉宾在现场一言不合就打起来的情况非常多,有一次录制一期婆媳关系的节目,婆婆和媳妇当场发生激烈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工作人员只好先把她们劝开,然后分别录影。”尽管现在节目组有七个导演,但依旧忙得团团转,“因为是做真人情感类节目,突发事情太多了,谁也预料不到。”

  而从专业人士的角度出发,张博士则指出:“有些人并不适合上电视咨询节目,在一些节目录制过程中,当事人根本就不听我们讲话,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无奈的。因为心理咨询室在向我们推荐个案的时候,编导觉得内容可以上节目,但并没有了解有些当事人是否适合上节目。他们中的一些是属于边缘性性格的人,或者是重度抑郁症的人,完全不适合上电视。所以现在在上节目前,我都会和当事人谈一下问题,了解一下他们的大致情况,也让他们对整个电视咨询过程有一种心理上的准备。平时,我也会教节目编导们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让他们在进行节目的前期策划时,能先行判断,哪些当事人是适合上电视咨询的。”

  抄袭网络小说?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目前,网上有很多质疑《心灵花园》内容作假的帖子,引用的典型案例就是4月份播出的一集反映婆媳紧张关系的节目,其中的故事太像网络热门小说《双面胶》中的情节,网友直指,“根本就是书中的情节,连细节都一模一样。婆婆烧了28块红烧肉,数落着媳妇吃了几块;婆婆用口水擦电视机……就连女主角的妈妈和婆婆吵架的话都一样,太假了。”网友还质疑道,“那个女主角说是上海人,但是口音很奇怪,一听就不像。号称潮州来的婆婆,倒是一口上海话,搞笑死了,以为观众都那么好骗呀!”甚至挖苦道,“节目编导不会以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他看过这本书吧,或者他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把它搬上荧屏,是不是为了增加书的销量?!”

  面对这些质疑,陈晔坦言道:“类似的帖子,我在网上也都看到过。的确,《双面胶》这部小说在网上太出名了,但是节目中的内容确实是真的。”他表示,节目中的婆婆是文革时期插队落户去的潮州,嫁给了当地人,“但是没过几年,因为夫妻关系不好,就回到了上海,所以乡音未改;而儿媳则是从小在南京读书的上海姑娘,难免有些当地口音。她们的故事确实就是《双面胶》中的翻版,而编导为了加强电视效果,可能又引导她们往上面靠了些,但内容绝对是真实的。”

  上节目先签约?出于对当事人的保护

  对于外界流传的“想要见到张博士,先要签合同”,陈晔并不否认,他表示目前节目的热线电话设在华师大心理咨询室,由他们帮助节目组登记报名者,并推荐个案:“因为张怡筠是来自台湾地区的心理咨询专家,在内地还没有职业咨询师的资格,但她现在已经在考内地的行医资格。我们也曾想过邀请国内的心理学专家,但是不论从媒体形象、还是亲和力上面来看,还是她最出色。所以你如果要来接受张博士的电视心理咨询,出于对节目录制双方的保护,在当事人进入演播室后,我们会签定一份合同。”

  陈晔进一步解释道:“现在的节目基本就是零库存,虽然报名人众多,但是节目录制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说,常常会有当事人在与我们沟通好,签完录制合同后,突然撩摊子走人,还有的则是录完后又后悔了,坚决不同意播出,天天来节目组闹。”他说,平均5个案例,他们才能成功完成一个,“最近刚发生过已经联系好录节目的,结果嘉宾临时反悔不来了。所以虽然报名者看着挺多,我们的节目依旧难录,基本上就是零库存,录完就直接放了,赶上万一节目审查没有通过,那就只好拿过去的节目重放,这样的情况发生过三期。但是现在随着节目知名度的扩大,片源问题也基本得到保障。”

  节目内容是不是真的?生活比电视剧更精彩面对很多人质疑节目的真实性,陈晔则说道:“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精彩,我们原以为只能在电视剧中发生的情节,其实在生活中都有可能发生。”他说,有一些个案,甚至连他自己的家人都老是问他是不是真的,“我解释了很多遍,他们还是不相信。”他说,《心灵花园》曾经做过一期被强奸的女性爱上强奸犯的节目,“你难以想象现实中会有这样的事,那个女性在节目录制现场整整闹了七八个小时,当时她的神经接近崩溃。”

  对于《心灵花园》有没有想过做一些后续报道,一方面让观众得到信息反馈,一方面也能增强故事的可信度,陈晔表示:“今年年底,我们就会策划做一期年终盘点,大概选择参加过节目的二三十个人,进行追踪报道。”他说,有些时候,不是他们不想继续报道,而是有些当事人,一参加完节目后,觉得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就不愿再面对媒体,“对我们采取闭门不见的态度,但有些参与者还是非常合作的,比如有一期节目‘当她遇上她’,说的是一个妇女因为丈夫有第三者,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个非常照顾她的女性,于是她自认为自己的性取向出现了偏差。这件事情,我们差不多前前后后给她做了一个月的心理辅导,最后虽然她还是离婚了,但是心理上的假同性恋症状被排解了。而她也和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成了朋友,她将出现在我们年终的后续报道中。”

  节目一味追求猎奇?以当事人利益为首要

  树大招风,这句话确实有理。自打今年年初改版后的《心灵花园》一炮而红后,它就受到了多方的质疑,而在证明节目绝无作假可能的情况下,另一个质疑又浮出水面,那就是既然节目中的内容全部是事实,那么在它的选择上是否过于猎奇。有些网友甚至直言,“《心灵花园》就是给老妈妈们看的是饭后嚼舌头的谈资。”

  对此,陈晔表示:“出于对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我们当然会挑选一些故事性强、矛盾突出、复杂的故事,但是,我们并不是出于猎奇的目的,节目始终引导观众一个正面的舆论导向。”他笑言,节目中有五个人为观众“扳导向”,“三个心灵观察员,一个主持人再加上张博士,比如对于第三者的问题,基本上我们都采取不提倡、不鼓励的态度,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实际解决。”

  张博士也以一个案例来证明节目组并不以猎奇为目的:“有一次我们接到一个妈妈的求助电话,她说女儿的情况不太好,经常会打她,但是女儿变成这样又是有原因的,因为她曾多次受到父亲的性侵犯。可以想象,这样的个案如果上节目的话,会达到怎样的收视效果。但是面对这样的案例,以及从妈妈口中得到的女儿的资料,凭我的专业知识,我觉得她的情况非常严重,应该直接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如果上电视的话,短时间的帮助并不会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隐私的曝光可能会带给女儿更大的伤害。所以我们拒绝了妈妈的请求,建议她带女儿去做长期的心理咨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5,000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