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于丹重新感悟《论语》 文化需要温暖的还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10:07 竞报

  采访于丹,正是在她遇到诸多争论的时候,“上榜福布斯”和“十博士批评”仍然是许多媒体关注的热点,但是于丹的表情,仍然像我们在《百家讲坛》上看到的,平静而从容。

  -“有了孩子以后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尊敬应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如果说,让全国的“于丹迷”们都去感谢一个叫“苗苗”的小丫头,肯定会有人迷惑不解。但是这个叫苗苗的不到两岁的小女孩,在作为于丹的千金来到世界上以后,带给于丹的变化是巨大的。“人对生命的体验是无边的,我现在的很多感受是有了孩子以后的感受,如果在有孩子之前让我上讲坛,肯定和现在不一样。”于丹说。

  她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孩子还只有几个月的时候,有一次,于丹见到她坐在一大堆漂亮的高级玩具中间,正在努力地拧着一个药瓶子,保姆想尽办法想用玩具把那个瓶子换下来,可是都没有成功,小家伙心无旁骛地对付着那个瓶子,后来一个搞儿童教育的专家告诉于丹,拧瓶子是孩子在那个时期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大,她虽然只有几个月,但是我这样一个博士母亲却不能真正了解她,我突然领悟到,人和人之间生命的尊敬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她作为一个母亲带给孩子人生的同时,孩子也让她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于丹说她的2006是两个“子”,“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孩子,一个很老很老,一个很小很小,一个很远很远,一个很近很近,孔子给我的是一种灵魂的温暖,孩子给我的是现实的温暖。”

  -“做传媒,是我的使命,因为传媒没有历史,只有未来。”

  于丹当初上“讲坛”讲《论语》,是一次救场。因为《百家讲坛》早就定下来要上《论语》,但是经过多次试讲,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主讲人。眼看节目就要开播,最后,作为节目策划之一的于丹被剧组拉来“救驾”,没想到,讲座一下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我们采用的是分集单主题制,每集一个主题,开宗明义,然后用故事来解读,这样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可以说,于丹对传媒的了解,是她的讲座成功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传媒人,她也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不是谈文论道,授业解惑,而是以个人的心得来与大家分享她的体悟。

  如果看到于丹的简历,你会不得不佩服于丹充沛的精力:她是北师大艺术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承担着教学和行政管理的工作,同时,又是央视、北视等许多电视台、频道和栏目的策划人、撰稿人,还承担着诸多传媒协会、机构的社会职务。“一个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需要东西来激活,我喜欢永远处在一种创造的状态,而传媒则随时给我这样的契机。2003年,北京制作抗击非典专题《非凡抗击》,我做总撰稿,别人问我干吗干那么玩命,我说能赶上几次非典啊?”于丹对于传媒显然有着非凡的兴奋:“读硕士,我学的是古典文学,读博士,我学的是传媒,这是一个反差,古典文学使你希望沉浸在里边,而传媒则不断使我的生命兴奋。我做传媒有一种使命感,因为每一个传媒实验都有可能创造一种规则,新规则的诞生,就往往意味着传统的颠覆。所以我说媒介没有历史,只有未来。作为研究媒介的老师,我如果不知道现在前沿有什么,我就不可能教给自己的学生。”

  “已经有十几年了,不断穿梭在各个学科里边,始终在一种活跃的状态中,习惯了也就不觉得累。”一边回复着不断出现的短信,于丹微笑着说。

  -“古圣先贤的人性光芒,为什么不能当成邻家大嫂的饺子,来温暖我们呢?”

  于丹的讲座,在得到无数的观众热捧的同时,引起的争议也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易中天(blog)、纪连海等主讲人。对此,于丹的表现非常淡定:“在接受讲座任务之初,我就说,我的身份和学养哪能讲论语呢?但是我觉得,现在对经典的神圣化,使文化离百姓远了。中国正在建设自己的民主,我觉得,民主不仅仅是政治的概念,也应该包括文化的民主权利。应该以民主的名义让大众去触摸自己的文化理想。经典是需要尊重的,但是经典不应该膜拜。”

  于丹说:“在我们的传统中,孔子、庄子更多地是一种父亲的形象,严肃而令人敬畏。我从四岁开始读《论语》,到21岁研究生时系统地研究《论语》,到现在40岁了,重新感悟《论语》,我悟出了四个字:返璞归真。所有的文化都需要温暖的还原,还原之后才能真正地热爱文化。古圣先贤的人性光芒,为什么不能当成邻家大嫂送来的饺子,来温暖我们?所以,我不做《论语》注解,我讲‘心得’,心得,就是心有所得,一己延伸。没有权威,而是带着大家走近和触摸。”

  4岁读《论语》,练魏碑,5岁半读“红楼”,9岁时就喜欢李商隐,从小接受祖辈、父辈古典文化教育的于丹,对于文化研究有着自己的理解:“真要让我去做学问,我也不怕,但是我觉得这样因循前人,创造性在哪里?如果我们对经典只有考据,就是辜负了自己,辜负了现在。如果想在文化上有创建,就应该去真正地亲近草根。”

  -“讲课没有技巧,而是用心灵的气场激活学生。”

  曾有人和于丹讨教讲课的技巧,于丹回答:“我讲课没有技巧,因为我从来不信任技巧。我是用心真诚地看我的学生,心里流出来什么就是什么。”

  于丹的学生都熟知她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因为于丹很喜欢林语堂的这句话,也常常以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写照。但是于丹解释这句话时说:“一个没有真正体会到生命中的悲观的人,是不可能有根性的乐观的。”这种对悲观的体验,有一些是来自于生活,但是更多地是来自于历史。于丹说,她读史经常能读到热泪盈眶,从那里边,她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更多地是看到了生命的质地。文人骄傲如苏轼,武人骄傲如项羽,古人燃烧生命令人荡气回肠。于丹也就是让这样的感动从她的心底里流淌出来,感染着她的学生们。

  于丹说她讲课,很像一个人,“那是影响我一生的老师———王一川(著名美学家)。”

  回忆起当年上王老师的课,于丹的眼睛里充满了神采:“王一川老师给我们上文艺理论课,是在他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只有二十六七岁,年轻的老师似乎是用生命在诠释美学,全身上下散发出一种激扬的光彩。我一直牢记他的话:‘文化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他讲课时仿佛有一种气场,在激活着他的学生。我想,我在讲堂上的样子,更像年轻时的王一川。”而今,于丹的讲堂比王老师大多了,那种为至真至美而激扬的气场,被她发散向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激活”了更多的人。

  -“以奥运的名义,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坐标。”

  作为一个研究传媒、研究文化的学者,于丹对于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有着热烈的期盼。

  她对记者说:“奥运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的盛典,而是我们国家融入国际化的一张通行证。交通问题、馆所问题都是外在的,更重要的价值判断上、文化内涵上做到跟国际接轨。也就是希望奥运激发每个人的生命自觉意识,审视一下我们的文化生态。人是需要坐标系的,这样才有所参照。奥运是什么?奥运是让我们所有憧憬的可能都成为可能的契机。相比于平淡的逗号句号,奥运给予我们无数的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给了我们一个多元文化的坐标。奥运会办完说明我们拿到了这张融入多元文化的通行证开始上路,而不是说一切大功告成。它给了我们一个真正的起点。”郁晓东/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9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