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周刊》“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在北京揭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14:47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在2006年中国电视节目榜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连续七年发布了七份中国电视节目榜年度榜单的《新周刊》,2006年3月17日,又向媒体公布了2006年中国的电视业的年度成绩单。经过调整后的“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包括“年度电视频道”、“年度电视节目”、“年度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奖项)的16个主榜榜项,连同10个榜外榜奖项在当日揭晓;与此同时,今年新设立的“十大创新电视人”的大奖,也获隆重加冕。首届中国电视节目榜推荐委员会的推委也出席了发布会。

  一年一届的“《新周刊》中国电视节目榜” ,如同一场期待已久的电视大选,在中国传媒界和电视界多年来享有盛誉。对中国观众来说,这是一份站在观众立场的电视节目质量报告和精品指南;对中国电视人来说,这是一次来自民间、传媒和专家的集体认同以及承前启后的盛典。

  这是《新周刊》发布的第8个“中国电视节目榜”,随之发送的还有第7个“中国电视节目榜 榜外榜”,第6份《中国电视红皮书》,这种“两榜一书”的评选格局,正是这项被称为“中国最公正、最权威、最具民间立场和创意力”的电视评选活动的特色所在。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现《新周刊》一直以来所标举的“观众立场”、“传媒眼光”和“专家意见”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体现上述特点,今年电视节目榜评选,首次成立了由中国一流的电视学者、文化名流以及传媒主编所组成的13人推荐委员会,

  奖项:中国电视节目榜的进化史

  作为中国电视评论的第一品牌,中国电视节目榜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2000年开始,中国电视节目榜由单纯的报道变身为大型公众评选,并落地为颁奖晚会,同时增设体现传媒视角的“榜外榜”;2001年增设“卫星榜”评选和“新锐电视人”评选;2002增设“中国电视黑名单”和“2002年中国电视节目秀”环节;2003年则在一如既往地对部分评选条目作出调整的基础上,增设“中国电视权力榜”;而2004年,《新周刊》电视节目榜又因为“15年来最有价值电视节目和电视人”的评选,一锤定音,为中国电视的阶段性发展,做出了权威评判。而这些,都为2006年十大创新电视人的评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很显然,在激烈的媒体竞争格局中,能生存得好的不是传统电视人,而是创新型电视人。创新者生存,在这个力倡自主创新的国家,将成为一条铁律。正是基于这一背景,2006年度电视节目榜增加了一个重要榜项——“2006中国十大创新电视人”评选,而作为中国电视界首次当选的十大创新电视人,当选者在过去一年在电视改革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行为和成绩,毫无疑问将对中国电视的未来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7年来对评选榜类和榜项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根据本年度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特点,2005中国电视节目榜在具体的榜项设置上作出了部分调整,主要包括:增设“年度电视频道”、“年度美食节目”等等,在榜外榜中设置“最佳电视解说”和“最具纯真气质电视剧”等项目,与此同时,删去了一些大而化之无法体现中国电视年度特点的榜项,如“年度财经节目”、“年度法制节目”等。尽管这种调整未必是最到位的,但敏锐把握中国电视节目的真实状态,见证并成为中国电视发展的年度晴雨表,是她不变的方向。

  电视人与电视节目:创新者生存

  今天的电视业比以前更加需要创新力,因为竞争不止来自同行,更来自新媒体的挑战。比尔·盖茨发出了“互联网5年后取代电视”的预言,这危言对电视业而言也可以是另一种产品延伸的机会。当互联网时间和手机时间抢去电视时间,电视也可以把互联网变成互联网电视时间、手机电视时间。

  遥控器继续选择,鼠标和手机按键也获得选择权。2006年度,中国电视在网络及手机、游戏等多种新媒体的夹击下,渐失以往高调革命的强劲势头,但也逼发出中国电视困境突围的潜能,电视创新成为趋势。无论是频道资源的整合、还是节目形态的创新,或者品牌营销的强力拓展,都在频繁的变阵和近乎残酷的竞争中呈现出新旧更迭的态势。

  延续去年令人稍感欣慰变化的是,中国电视长期以来“一个西瓜(CCTV)、两个苹果(凤凰卫视和湖南卫视)、一地芝麻(各地方电视台和卫星频道)”的旧有格局在进一步发生变化,本土卫星频道开始成熟,境外新丁落地开花。日益强劲的新闻资讯化消费习惯开始趋向成熟,并在各种新媒体的崛起背景下呈现新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渐次开放的新闻资源正在诱使各路诸侯兵刃相见、血拼厮杀,而娱乐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则继续在一众电视宿将和新贵们的大展拳脚中,强势介入日常生活,蔚为奇观。

  与历届中国电视节目榜一样,今年中国电视评判依然遵循“影响力”、“创新性”和“好感度”这三大标准,2006年度最受观众欢迎的“年度电视频道”、“年度电视节目”和“年度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三个大奖,在这三个标准的遴选下脱颖而出。即使是曾经在“《新周刊》2006年度新锐榜”评选中光荣上榜的新锐电视节目,也将在这三个更为全面、更为公众化的标准下接受重新考量。

  谁是2006年度最受追捧的电视频道?谁是2006年度最值得褒奖的电视节目?在2007年春风三月,中国电视节目榜为2006年度的中国电视业画龙点睛,对中国电视节目论功行赏。

  附:《新周刊》的电视观

  《新周刊》自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电视表现出了极大关注,其早期对中国电视人、电视活动的报道以及对电视话题的调查,都引起了杂志读者和电视观众的广泛兴趣。自1998年起,更是挟其“新锐”强劲势头,连续推出《弱智的中国电视》、《春节联欢晚会:16年之痒》和《砸烂电视》等专题报道,在读者、观众和电视界产生强烈反响,作为一份传统纸媒,《新周刊》也因此确立了其在电视评论方面的批判者形象和权威地位。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电视的发展和深层变革,《新周刊》就电视发展趋势于1999年率先提出“只有节目没有台”的革命性观念,并首次推出《只有节目没有台:1999中国电视节目榜》大型专题报道。作为中国传媒界史上第一个电视节目榜,该报道将传媒、专家和电视观众等多重视角集于一体,对中国电视发展的现状和总体趋势进行了一次深入报道。

  这是一个重要转机,由此开始的一年一度的“中国电视节目榜”评选活动,已经网聚了越来越多“眼球”的力量、奠定了“遥控器”这一电视最高权力拥有者的至尊地位,《新周刊》因此将其对电视的关注,从批判性评论推进到建设性、全局性的高度,在走过了一条从“发言”到“见证”再到“推动”的电视之路的同时,也将“中国电视节目榜”炼成《新周刊》最有价值的独创品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