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制片详细解密红色经典剧《霓虹灯下新哨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15:59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红色经典作品的翻拍一直是这两年荧屏热点,红色经典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眼下正在成都传媒集团影视文艺频道晚间黄金档热播。昨晚,该剧总制片人、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副团长稽道青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霓虹灯下的哨兵》选择成都全国首播该剧,是因为成都观众层次较高,对红色经典剧非常喜爱。鲜为人知的是,此番翻拍这部电视剧的前线文工团,竟是当年引起全国轰动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排演方,“这可是我们团里的‘传家宝’!”

  改编初衷

  离时代近 更具现实意义

  曾经担任央视大戏《DA师》《上将许世友》等众多军旅题材作品总制片人、编剧的稽道青,对《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改编创作非常有信心:“那么多红色经典,但这部戏是第一家由原创方领衔改编、创作,编剧先后换了3个,剧本总共经历5次大改,不计其数的小改,可以说,是我们团在影视创作上投入心血最多的一次。”稽道青回忆,1962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曾引起当时许多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毛主席、周总理先后看过至少8次以上,特别是周总理还亲笔修改了话剧的台词50多处。如此精雕细琢,使得这部话剧具备极高的艺术品质,“毫不夸张地说,现在4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看过《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作品已深深刻在这一代观众的心中。”稽道青认为,《霓虹灯下的哨兵》是一部描写和平年代的红色经典,因为“离现在更近,所以也更具现实意义。”

  一波三折

  《林海雪原》惹非议拍摄搁浅

  稽道青向记者透露,观众们现在看到的剧本历经5年才定型。早在2003年,前线文工团就有了拍设计划。然而正准备开拍,一个意外的观众反馈却让他们暂停开机计划。“那时《林海雪原》刚播出,尽管收视率很高,但也引发了空前争议。如何拍好红色经典剧,让它既能体现原著精神,又与时俱进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稽道青表示,果断停下《霓虹灯下的哨兵》后,团里重新组织创作力量,对剧本反复研讨、修改,关键就是如何实现红色经典的创新。“好八连进入上海南京路后,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对民族资本家的改造,二是对潜伏在上海滩特务的清算,两大难题搅在一起,既复杂但也为创新剧本预留了广阔空间。”

  回应质疑

  和《一双绣花鞋》本质不同

  “我们认为,好八连的战士从农村到城市,自身也面临挑战,特别是在诱惑面前如何保持自我,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市场经济大潮下,在打开国门走向国际的道路上,我们也面临很多诱惑和冲击,保持自我就显得非常重要,对年轻人来说更是挑战。我相信年轻观众看了这部戏,一定会受到很多启发。”稽道青告诉记者,新拍红色经典,既要弘扬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呼唤主流传统价值观回归,但也不能仅局限于缅怀,所以改编的分寸尤为重要。

  对于有观众质疑《霓虹灯下的哨兵》部分剧情改动过大,比如春妮成了“反特卧底”,指导员爱上特务老K的女儿,而老K又恰恰是指导员的恩师等情节,稽道青表示,事实上,只要认真分析当年好八连身处的复杂环境,就可以理解这些改编的合理性,“我们绝对没有颠覆原著,更不想让观众把它当成‘反特剧’来看,虽然它有这样的元素,但和《一双绣花鞋》等还是有本质不同。”

  幕后故事

  孙海英比剧本还先定下

  稽道青向记者透露,《霓虹灯下的哨兵》在审片时获得专家学者一致盛赞。曾参与《亮剑》《军人机密》等审片工作的著名军旅题材剧专家李洋,看完《霓虹灯下的哨兵》后,毫不吝惜地称赞:“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红色经典改编作品!”其中不少人对鲁大成的扮演者孙海英尤为看好。“实际上,请孙海英比剧本还先确定下来,因为他扮演的石光荣太精彩了。接触孙海英本人后,发现无论他的长相还是气质,甚至说话的语态,都跟鲁大成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剧本还没敲定,我们就先定下一定要请孙海英演鲁大成!”

  稽道青透露,当初他们把剧本给孙海英时,孙海英手上已有多个剧本可选择,结果不到24个小时孙海英便回话说“接了!”,而且并没对剧组提任何新的要求,非常爽快。孙海英说“剧本太出色了,我就想演一个基层的部队战士,演完这部戏后,我就不再演军旅题材作品了。”没想到这番话后来却被误传为孙海英收山退出影视圈。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赵斌 采写

  专家点评

  新《哨兵》人物更加生活化

  昨晚,记者采访了著名军旅题材剧专家,参与了众多大戏审片工作的著名专家李洋,谈及《霓虹灯下的哨兵》,李洋表示:“看了这部片子,大家不会失望。”

  “说实话,我对红色经典翻拍一直持保留态度,一部《林海雪原》引来那么多议论,值得我们深思。莎士比亚讲‘有一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经典是不是‘哈姆雷特’?可不可以多样化创新演绎?经典如果了死了,还能叫经典吗?尊重经典的态度也许不该只是对经典顶礼膜拜。作为个人,我能够接受与时俱进的经典演绎,只要不是恶意动机,不是恶意篡改经典的真髓,为什么不可以来点新意?经典不是专门给老人家看的。”

  李洋告诉记者,剧不少人物比电影中的立体多了,更生活化了。当年话剧和电影是严肃的历史正剧,多了凛然正气和咄咄逼人的教育气息,少了些亲和力,而这是时代赋予的特色,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风采,也自然难免其局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