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资料:电视剧《红日》历史背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3日22:44 新浪娱乐
《红日》——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家喻户晓的宏篇巨著。小说取材于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这场闻名中外惊天动地的惨烈战役,对交战双方有着存亡兴衰的转折意义。1947年5月13日到16日这三天时间里,72万人在孟良崮决一死战。成败瞬间定江山,战胜的一方从此由守转攻,摧枯拉朽无往不胜,两年后解放了全中国,战败的一 方从此一蹶不振,江河日下,两年后败退台湾。 战胜方的首领陈毅在打扫战场时豪情万丈赋诗一首,私下却感慨万千说了句:“我希望我的儿子一辈千万不要再打这样的仗了。”战胜方的另一首领粟裕一生身经百战,指挥淮海战役如烹小菜,却把孟良崮之战列为自己一生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仗,死后将自己的骨灰洒在孟良崮上。而战胜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在战后对粟裕说:消灭74师,当时有两个人没有想到,一个是蒋介石。粟裕问:那另一个呢?毛泽东仰天大笑道:另一个就是我毛泽东啊! 而战败方的最高统帅蒋介石则如丧考妣,连声哀叹:此乃平后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大事!从此天平开始倾斜了!他下令全线停止对解放区的进攻,对李天霞、汤恩伯等军事指挥官予以军法处置,为战死的主将张灵甫追授上将军衔并在南京建立“烈士墓”,并将美国援助给他的最先进的军舰命名为“灵甫号”,直至败退台湾建立军人祠,将张灵甫敬为“烈士”第一人,以铭记杀身成仁的阵亡将士。孟良崮战役结束的第二天上午,参战者之一吴强在村口看到从山上抬下来的张灵甫的尸体,躺在一块门板上,皮定均等出于对阵亡者的尊重,不惜重金购得一具上好棺木,并用一套解放军的衣服为张灵甫作了盛殓,十多位74师的将校军官不顾死活要求为张灵甫下葬,吴强突然有了强烈的创作灵感,决心要把这一战史写成小说。历经十余年潜心创作,1959年建国10周年大庆,中国迄今为止惟一的一部史诗式、全景式、纪实式描写现代革命战争的宏篇巨著《红日》作为献礼作品横空出世,与此同时问世的《红岩》、《红旗谱》、《创业史》被誉为“三红一创”,成为红色经典之中的传世之作。1961—1963年,《红日》被大导演汤晓丹拍成同名电影,著名演员杨在葆扮演的解放军连长石东根用战刀挑着敌人的钢盔,纵马扬鞭那一股子英雄气,数十年来成为军旅题材作家描写草莽英雄的共同基因,而那首《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电影主题歌则令几代人传唱至今。 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后一部尚未改编成电视剧的红色经典传世名著。 这是一部全景式展示解放战争改朝换代、气势恢宏的生死大决战。 这是一部史诗式描绘人民英雄气壮山河、舍生忘死的主旋律。 张灵甫——出身黄埔四期的常胜将军,北伐、抗战屡建奇功,他的王牌74师是全副美式装备,乃蒋介石五大主力中的头号御林军。曾几何时,他作为内战急先锋直下淮南、淮北,连克涟水、淮阴、临沂,从苏北一直打到鲁南,攻占我苏北和鲁南根据地,被蒋介石誉为“有10个74师,即可统一中国”。张灵甫因此傲视天下。可偏偏命运弄人,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最终却被他的手下败将给破灭了,孟良崮上演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生死大逆转,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传奇枭雄在正义之剑下被一举终结。 沈振新——陈粟大军中的铁血战将,靠大刀长矛等冷兵器起家,从士兵、班长、排长……一步一个台阶升至一军之长。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却只靠研读一本石印的《三国演义》指挥打仗。涟水被围,血战十三昼夜,败走麦城,一路又从苏北杀到鲁南,与张灵甫这个生死冤家打得难解难分,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钢铁在血与火中炼成,这不仅是战场上两个男人的搏杀,而是一方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子弟兵,另一方却代表着腐朽没落的统治者,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正义之师自然最终获得了胜利。 孟良崮——国共双方两大阵营的搏杀,像历史的交汇点,风云际会于这个小小的山头。英雄孟良崮最终只能属于真正的英雄。历史作出了抉择。从此,两大阵营的力量此消彼长,人民解放战争也由此揭开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宏大序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经过了无数的英勇牺牲,终于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