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马大姐导演娄迺鸣《艺术人生》导演喜剧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03:46  新浪娱乐
马大姐导演娄迺鸣《艺术人生》导演喜剧人生

马大姐导演娄迺鸣做客《艺术人生》

马大姐导演娄迺鸣《艺术人生》导演喜剧人生

马大姐导演娄迺鸣做客《艺术人生》

马大姐导演娄迺鸣《艺术人生》导演喜剧人生

马大姐导演娄迺鸣做客《艺术人生》

马大姐导演娄迺鸣《艺术人生》导演喜剧人生

马大姐导演娄迺鸣做客《艺术人生》

  语言诙谐,口若悬河。回望生死之间,盘点悲欢得失。她说,相比人生的大痛,每一天都应该快乐。一个无缘舞台的的演员,一个比丈夫小七岁的妻子,一个对爱女快乐教育的妈妈,一个造就众多笑星的喜剧导演,一个用笑声超越生命悲苦的女人。著名喜剧导演娄迺鸣走进《艺术人生》,精彩讲述,导演喜剧的人生。

  特别爱笑

  我们都说笑比哭好,笑是人生的一种基调。同时我觉得,笑其实也是一个人自我展现的能力,一种人生的态度。朱军的一个开场白,立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语境之中。

  今天来到《艺术人生》现场的嘉宾,不是爱笑,就是哀哭。

  她真的很难说,她是一个特别爱笑的女人,她的笑,有着特别的特点,不但人在哪笑声就到哪,有时候,不乏大声的笑,都能穿透好几个楼层,弥漫开去。她还是一个特别爱哭的女人。不同的表现,只是面对的对象不同。

  上台来就接朱军得话茬,说了一句:“我只当我丈夫哭,你怎么知道的。”满场观众的掌声、笑声,直接让观众对著名喜剧导演娄迺鸣的性格多少有了些了解。

  大声喝彩

  一个人在人的生命当中,尤其是在生活当中经历那么多、磨砺经受了那么长,依然保持那种笑起来让整个室内都充满光亮的态度。确实就象朱军评价的那样:非常难得。

  为什么能这么难得的保持如此好的心态,她说自己是一个特别喜欢为美的东西大声喝彩的人。言下之意,没有什么困难的,只要自己愿意。

  其实,大声喝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不说喝彩喝的对不对,能大声为好的美的始终保持喝彩的敏锐和勇气,也是一种类似修炼的成果了。

  性情女人

  人常说娄迺鸣是一个性情女人,种种传说,今天才算领教了一二。她说话时的幽默,就不谈了,光是带点夸张的表情,加上口若悬河的急智口才,就让听的人自然有了一种津津有味的感觉。

  她似乎是有个强大的气场,传达出来的是无畏的天真和无比的快乐,别人怎么看,她似乎一概不管,只是展现自己愿意展现的喜怒哀乐。现在很多人总是这样那样的顾忌,这样那样的转弯曲折,象娄迺鸣这样的人已经很少有了。

  她不但会笑、能笑、爱笑,而且会导演话剧、会主持节目、会导小品,还导演了一部喜闻乐见的《闲人马大姐》。曾经有人在情景喜剧的拍摄现场,平日里喜欢笑的娄乃鸣,更是变本加厉的神采飞扬。但是在不开口的时候,却有着一种非常陌生的威严。

  知名度

  娄迺鸣的知名度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话剧导演,一个是情景喜剧导演,一个就是小品导演。

  娄迺鸣对戏剧的兴趣,可以说是从小耳熏目染。父亲是许慧生先生的琴师,当时在戏曲界很有名。因为这个缘故,娄导三岁时就泡戏园,经常站在台口看演出。便利的条件,世家的影响,让她自幼痴迷舞台的感觉。

  一部百集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将她的名字和名字底下的才华,展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

  再就是小品导演导演的小品了。连续12年在年夜饭桌上观看的春晚小品,给了她一个施展自我的新舞台。尤其是《黄世仁与杨白劳》导演从幕后到台前,戏中戏,将话剧效果穿插于小品内外。

  小品的效果

  1994年到2006年,前后12年间,娄迺鸣一直担任着春晚小品导演。先后捧红的小品演员,虽然说不上是不胜枚举,也该是不在少数的。

  在《艺术人生》现场,娄迺鸣说:其实,春晚忙前忙后,只是责任和喜欢,每当春节晚会连排或彩排的时候,有色彩、有光、有声音、有颜色,还有许多的朋友。音乐一起,淡淡喷烟,她就特别满足、特别舒服。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身心俱舒吧。

  她导演的小品融入生活的新鲜元素,增添了很多戏剧舞台的效果,不仅有出乎意料的包袱,还有出人意外的文化意味。

  每每在演出现场,娄迺鸣往往就是一个包袱点。当小品抖笑料的一瞬间还没等全场有什么动静,娄迺鸣先笑开了,带动了身边人紧跟着她笑,接着就影响了全场人哈哈哈哈开始乐。

  生活的经历

  娄迺鸣15岁时,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史以来第一次违背母亲的意愿,从北京南下,进入广州话剧院。扮演过《边疆新苗》、《年轻一代》、《苹果树下》中的老太太。

  后来,娄迺鸣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1984年的时候,她进了全总话剧团,不久升为话剧团副团长,没过多久话剧团变成影视中心,又成了影视中心的主任。这样一个挂名的领导,始终活跃在舞台上,演过《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还当过许多春晚小品总导演,又做过早期《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干过不少话剧的导演。先后换过不少场景,好象角色不是演、就是导。几乎没有什么定位偏差。

  娄导,在平日里是随和而开朗的,总是忙碌着自己的事。这样一个快乐、无忧的人,在七年前却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磨难。

  一次民选,不经意之间,娄迺鸣就成为总团副团长。对这样一个拍戏的导演而言,领导管理是一种太艰难的工作。感觉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精密仪器的零件,而管理要做的是把许多零件调成一整架仪器。她觉得难度之大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娄迺鸣为此痛哭过,恨自己怎么就把事情想得那么简单。

  一次,戏曲学院小师妹去看她,只见娄迺鸣一直在忙碌,不可开交的样子,午餐的时候,几次端饭盒都没能吃到嘴里。小师妹说:师姐,你过得不是女人的生活。当时娄迺鸣心里想:这才是女人的生活。后来,当娄迺鸣回想小师妹曾经说过的话,才意识到自己当时枉自承担了一些根本不能承受的沉重。

  工作上的压力,同时遭遇的极为复杂的人事关系,给娄迺鸣造成长期的郁闷、压抑,她的身体每况愈下。1999年12月底,娄迺鸣被确诊为癌症。

  相濡以沫

  这时,蔡明(blog)出现在《艺术人生》的演播现场,与朱军、娄迺鸣说起当时娄导住院时的情景。在蔡明的组织下,来了很多圈里的人,办了一个亲属团,各有分工,有负责开车的,有负责读诗的,有负责买东西的,有负责集资的,还有负责讲笑话的。每天吃什么,女儿上学怎么安排,点滴细节,无微不至。蔡明揭密道,有人看病人没有特别经验,一般都是买鲜花。其实,花真没什么用,咱们实在一点,花真没什么用,大夫不让在屋里搁着,蔡明就说:花粉影响呼吸道,别买花了,就给她买甲鱼。结果一推门进娄迺鸣病房的洗手间,满地跑的都是甲鱼。护士长就通知她,你们家王八跑出来。

  因为做化疗头发掉的多。当时蔡明都想好了,娄迺鸣头发全掉了,她就把头发剃光,跟娄导一样。结果娄导头发很坚强,也没掉多少。这事才没有成为号外。

  娄迺鸣坐在台上,说到怎么上手术台,怎么麻药,怎么面对绝望的内心挣扎。而今,七年过去了,她依然故我,谈笑风生。真算的上是,历尽劫波笑语在,相视一笑从容来。

  快乐教育

  娄乃鸣对女儿的教育与一般的妈妈不同,按照女儿的说法:我们俩是朋友和姐们,特铁的那种。

  从女儿一个月大,娄导就开始给她讲书。从小薄本图画开始讲,寄宿每周末回来讲,一直到后来大段大段的莎士比亚剧本的念白。上初中了,功课那么忙,女儿格格还希望听妈妈讲。女儿在班里,成绩一般,有时甚至还不好,但是娄导心里总相信孩子有一天自己悟到,自己悟到才能有期待,自己才可以帮她。

  朱军跟着说:在孕育的时候,尽可能提供一片比较有营养的土壤,给她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娄导闻声连连称是。很动情的说:“我还有一个渴望,不管孩子长到多大,一定要说心里话,言路一定畅通。不管长到多大,都特别知心。哪怕她长大爱上什么小男生,或者有什么小心思,她都告诉我知道,这作为妈妈来说是最美好的。”

  教育孩子时,一没招,娄导就回忆自己的妈妈当初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希望自己能有一些更普通、更平常的方法,和孩子保持在她飞走之前的一段美好交流。

  

人生感悟

  当被朱军问到感悟的时候,娄迺鸣的回答还是那样闪着希望的光亮: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每一个奇迹里面都蕴藏着宇宙所有智慧。一定要珍惜,一定要特别精心地爱着。不要因为特别小的事情绝望,一定要特别高兴地爱奇迹一样的生命。也许十岁二十岁不明显,二十岁三十岁也不明显,也许,到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你的生命突然有一次复活,可能会做出特别惊天动地的事情。

  文/姜川 摄影/李少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