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香港电视业与内地合作互动 聚变产生新能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8:03 竞报
本报记者郭慕华报道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内地文化界流行一个很有时代印迹的概念词——“香港制造”。1997年香港回归,大批香港电视人涌入内地,其中“香港制造”的明星在内地随处可见,然而这时的内地电视界反而渐渐淡忘了“香港制造”这个概念,在香港回归后10年间,内地电视剧与港剧创作者间不断扩大的合作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内地电视业对港剧的需求和借鉴,到港剧创作者积极拓展内地观众市场、汲取内地资金与文化。内地与香港电视界的合作,从技术人员交流,到演员交流、到管理机制的交流,而合作领域也渐渐从电视剧拓展到综艺节目,甚至发展到新闻节目的合作。 内地与香港电视界的合作正悄然从20年前的“香港制造”,变化到回归10年的“聚合产生能量”。 上个世纪80年代—1997年:“香港制造”成就“香港渴求”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香港制造”的电视剧进入中国内地,《霍元甲》(blog)在央视黄金档播出时万人空巷。之后港剧长驱直入内地,以播放港剧和港片为主的录像厅更是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内地处处开花,城市、集镇和乡村的录像厅外接的喇叭里,《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歌此起彼伏,港星画报在内地风靡一时。80年代初的“香港制造”现象直接造成1997年香港回归后,内地电视人对与港剧创作者合作的极大渴求,也直接成就1997年香港回归后,港剧创作者以更轻松的姿态相对成熟地占领内地市场。 而内地电视剧创作者也开始积极地汲取香港在影视剧方面的优势,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早期的这种状况。在张纪中(blog)拍《水浒传》时,曾经流传了“三顾袁和平”的佳话。 1995年刚拍过《三国演义》的张纪中紧接着接拍《水浒传》,张纪中想到了与香港导演合作,“此前内地电视剧只请港剧技术层面人参与,也并非以主创身份介入,而港剧与内地电视人合作,也只限于技工,比如请内地舞狮人员等。”但是当时找谁成了问题,张纪中正好看到香港片《醉拳》,于是就想到袁和平。 后来张纪中听说袁和平在杭州取景拍电影,就去了3次,终于用诚意感动了袁和平加入《水浒传》。 1997年—至今:从垄断到合作 TVB电视剧曾一度垄断内地荧屏,但现今香港电视剧创作者与内地电视创作更多的不是竞争,而是寻求合作。本月内地与香港电视人合作的电视剧《岁月风云》也登陆央视。 曾经在香港TVB电视台工作多年,也是《创世纪》导演之一的麦贯之表示,“香港有大规模制作电视剧能力的电视台只有TVB一家,但是因为台内竞争十分激烈,一共有十几个监制,互相都在比收视率。” 目前很多TVB的演员、导演、编剧都到内地发展,比如陈宝华、罗嘉良等,并非TVB留不住人才,麦贯之表示,“有人说香港演员拍一年戏还不如在内地拍一部戏,演员的片酬我不知道,但是TVB幕后工作人员的工钱确实是很少的。” 而就TVB电视剧来说,新人渐渐不被内地观众熟知,近年来也不断加入内地演员,以使TVB剧可以在内地有一定市场。如《大唐双龙传》就加入内地演员李倩(blog),而另一个TVB与内地合拍的越王勾践的故事《争霸传奇》除了TVB演员郭羡妮、马德钟外,内地小生陈坤更是绝对的主角。即使没有起用内地演员,TVB最近几年展现内地生活题材的电视剧也多了起来,这些都说明TVB从昔日的垄断到今日的主动迎合内地市场。 内地香港娱乐互动系列之三 电视篇 聚变产生能量 近年香港综艺节目创作人也渐渐进入内地电视台,内地与香港电视业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回归10年,除看到曾志伟、肥肥等主持人在内地综艺节目和广告中渐渐活跃外,内地与香港综艺节目合作巅峰莫过于今年初北京电视台与TVB联手的春节晚会。 对于内地观众而言,这次合作让他们看到香港TVB原装打造的几个主打节目,还看到TVB顶级明星黎明、梁咏琪(blog)、曾志伟等。但对于北京电视台和TVB而言,这次合作让他们都感受到能量激增。北京电视台春晚导演张小南解析,“北京电视台通过这次合作扩大资源,也学习了香港综艺节目制作精神。” TVB派出的导演陈家扬在合作后告诉张小南,TVB节目通过北京卫视播出后,有内地20多家省级电视台找到他们,希望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合作。这个市场庞大得让他们一时消化不了。而另外在与北京电视台的合作中TVB也学到综艺节目制作经验,“原来港人对内地综艺节目没有概念,认为娱乐节目就是歌会,有唱歌跳舞,没有小品、相声,第一次操作种类齐全的综艺节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