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胡军江珊等中戏八七班明星汇演《艺术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18:05  新浪娱乐
胡军江珊等中戏八七班明星汇演《艺术人生》

昔日同窗欢聚一堂

胡军江珊等中戏八七班明星汇演《艺术人生》

欢声笑语充满了演播室

胡军江珊等中戏八七班明星汇演《艺术人生》

胡军讲述上学期间趣事

胡军江珊等中戏八七班明星汇演《艺术人生》

陈小艺与江珊大笑

  青春啊,青春

  新浪娱乐讯 世间最无从抗拒的,大概就是似水流年了。岁月总是把最美、最让人眷恋的东西悄无声息地带走了,不管内心有怎样的留恋。好多事情回过头看的时候,尽管往昔的日子早已远扬,梦却依然芬芳…

  譬如流光中的青春美好,譬如阳光校园里诗意的想象…

  在《艺术人生》录制现场的背景板上是一张放(blog)大的照片,定格着1991年中央戏剧学院八七本科表演班毕业时的影照:徐帆胡军陈小艺何冰、龚丽君、王斑(blog)江珊(听歌)、李洪涛、韩青、孙星、刘红梅、王涛(blog)、何瑜、周小鹏、王宁(blog)、刘新、徐卫、朱洁。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看过去赫然是一个明星班的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八七本科班的来历,八七表演班是北京人艺和中戏联合办的班,双方派教师组成五人教学小组,阵容在今天看来依然豪华。

  十几年之后,八七表演班的师生们带着对一段岁月的怀念,带着离开校园后的人生故事,走进了《艺术人生》。节目一开始,一阵清脆的上课铃声骤然响起。这铃声犹如拉起的时间闸门,隐没的一切突然涌来,就象朱军说的:好像一下子,我们就回到了青青(blog)校园,回到了让人难以释怀的青春岁月。

  外号昵称

  在走进这个校门前,班上的这些同学的人生轨迹有可能走上另外的方向、另外的可能,而八七年的春天,成了他们人生的分水岭。

  当年的班长胡军、当时的团支部书记何冰被朱军请上来。让谁都没有想到的是,青春的回忆竟然是从各自的外号开始的。

  全班同学到现在都记得,一天中午教室午休,有人突然提议:平时叫胡军、江珊,不够亲切。我们是搞艺术的,戏剧学院,一定要有亲切的外号,外号还必需得有艺术气息。这个提议得到了一致的响应。于是就绞尽脑汁,相互起着现在改叫昵称的外号。每个人都说些跟艺术有关的名词,作为起外号的依据。

  那天中午,午休是没戏了,外号起来起去,一直起到大家没词了为止。至于说到谁是最用功的人、谁是最咋呼的人、谁是最出其不意的人,谁是最“神”的人、谁又最节省的人,在八七表演班那也是有公论的。

  听到这里,是不是很想知道胡军、何冰、江珊、徐帆、陈小艺这些人的外号、昵称是什么,就先不泄露了,真的不是卖关子,到时候,一看节目就清楚了。

  老师,您好

  开场的介绍是长了点,但很有趣。这时,朱军建议:八七表演班的同学,除了来不了的,能到的都到了。八七班再来一次合影。这样照好像缺点什么,原来是只有同学没老师,于是,当年的老师苏民、颜冈、徐月翠、班主任被请了上来。

  拍完照片,朱军说:先生们仔细看看这些学生,认真看,看看当年一张张青涩的脸,十几年以后有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苏民先生说:现在都长大了。中国有一个风俗,给孩子起外号、起名字要起能长得大的名字,叫着外号上来,特别符合中国农村的习惯,感觉很好。

  颜冈老师说到了欣慰:这个处于巨大变化的时代,人人都在变,同学们更是在变,长大了,成熟了。今天十六个人,都在戏剧影视表导演的行业当中做出成绩的,尽管我的头发白了、又掉了,但还是很欣慰。

  徐月翠老师说:有一个时期,一打开电视、一看报纸,八七班的同学一直在露面,我觉得特别高兴,我说真好,特别由衷地为那样的成就高兴。再说一句,非常想你们。

  老师们的拳拳之心、老师们的真情流露,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的情绪,引来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朱军又提到一个问题:像当年上课的时候一样,在场的同学认认真真看看先生们,他们变了吗?

  江珊先抢答:我觉得老师们都没变,真的。我们今天这样的坐法,跟在课堂上是一样的,老师们今天都没坐。很想念你们教我们的时光。

  徐帆跟着说道:这种时候,总是有一些感慨。刚才珊珊说老师们没有变,可是我觉得还是变了,但是精气神没有变,只是老师们头发有脱落了,有白了的,所以我觉得很辛苦,谢谢你们那四年给我们的培养,特别谢谢。徐帆的话,让人突然心中有了一些酸酸的滋味,感觉眼角有点潮的气息。岁月回忆就是这样。

  何冰这时接过话来:我来代表班里的同学说一句。同学们,我们又跟先生们见面了,我理解江珊的心情,她永远不希望我们的先生有变化,但是毕竟岁月无情,年华老去,我们的先生都变老了、白发补染。但是有不变,不变的是先生们在我们心中的位置。中国有句老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谢谢你们给我们开门,谢谢你们给了我们一生的根本。

  何冰的话在现场得到共鸣,又是热烈的掌声。

  初相遇

  回想当年,一个个有些兴奋,话都是争着说。

  谈到进校门的第一感觉,胡军说: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懵了,我记得,当时人非常多,北京考区一千多人,漂亮女孩、帅小伙特别多,就觉得自己有点不大靠谱,开始怀疑自己能否考上。而第一次从四川到北京就是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的陈小艺,说自己的感觉特好。胡军紧急跟进归纳:那是装出来的,当时都有点懵。

  胡军一开始是想报考电影学院的,没准备考戏剧学院,所以一试二试没有怵台,到了第三试的时候,榜单上的人越来越少,才开始紧张。

  何冰跟在考场认识的胡军不一样,特别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此,何冰印象很深。他后来在考完试等通知的期间,还和胡军彼此通过信。

  何瑜当时对舞台戏剧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喜欢,只想看看,带了一首诗朗诵就去参加考试了,甚至连舞都不会跳,就这样撞了进去。三试的时候,考形体李志伟老师对何瑜说,下面考形体,你准备什么,何瑜只会广播体操,就做了一遍广播体操。那时候兴交谊舞,李老师又问何瑜交谊舞会吗?何瑜说不太会拐弯。李老师就说给你请一个女考生上来陪你跳一曲,何瑜说好。结果上来的是陈小艺。

  那会儿的校园里,就像琼瑶(blog)小说写的那样,都是俊男美女,陈小艺一看班里的人发现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老师对他们说,没发现吗?要的不是比帅、比漂亮,讲的就是气质形象。

  于是,这一群按照一台戏的角色标准挑选的孩子们,这些气质形象不俗,欠漂亮和帅气的孩子们,就这样五关斩六将,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在憧憬与期待中度过了注定难忘的四年时光。多年后,别的表演班,很多人都改行下海,当年的八七表演班的每一位同学,齐刷刷的没有一个改行,仍然在演艺圈里努力着。

  当年的印象

  陈小艺刚从四川去学校的时候,很自卑。就是背台词什么的,都是靠查字典背会的。那时候,陈小艺因为四川人说话,重音不对,语言不过关,又怕露缺点,就少说话,习惯了就不爱说话,让别人觉得陈小艺是一个特别文静的人。大家哪里知道,陈小艺其实一点都不文静,只是不敢多说话罢了。

  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那时候韩青没有一点基础,吃不吃葡萄都不吐葡萄皮,比小艺还要自闭,刚来的时候,什么叫内心独白都不知道。一上学开课,压力特别大,心理负担自然就大。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人交流,就拒绝交流。一年以后,老师把韩青叫到办公室谈话,几位老师都在,韩青一进门就觉得情况不妙。孙老师说,我们觉得你好象不太适合干这行,要不然,趁着年轻再干点别的,学一门别的手艺。,当时18岁的韩青,不想就此背着铺盖卷回家,就对老师们说,再给一个机会吧。那个场景对韩青来说,可能是人生最难忘的一瞬间。

  苦练的财富

  入学以后,大家最头疼就是小品,根本不知道小品该怎么编、该怎么做。一年、两年,观察生活、编小品、演小品、观察生活,不停反复,可以说是苦、累、饿并快乐着。苦、累也许可以理解,饿就不明白了吧。那是因为每周必须交两个小品,经常把同学逼得没觉睡,熬夜编小品,半夜饿了,没有东西吃,就冲学校发的预防感冒的板蓝根喝。这样的状况整整维持了两年半,都快被逼疯了。最严重的时候,道具室里的机关枪都被借过来,往教室桌上一摆,对老师说,毙我们吧,小品是交不出来了。老师却没有被吓倒,小品还要按时交。

  一天,江珊、何冰、韩青和搭档在排练场,真的编不出来。当时老师规定,学生必须先想、先编,有一个构思,想得差不多,再来跟老师谈,老师觉得这个构思可以,再回来继续排练,然后第二天课堂上见。就这么一个程序,那天无数次被打回来,江珊跟何冰俩人彻底绝望了,韩青也被打了回来。那时候已经一点多了,问题是早晨六点半还必须干干净净的出现在形体教室。两个组就闷坏的商量好,两点钟江珊组敲一次门,三点钟韩青组敲一次门,来回折腾不休。快到四点半,颜冈老师终于不开门了,说明天排练场见。其实,颜冈老师那天一夜没睡。

  两年的甄别期几位老师没有十点之前回过家。

  一张娃娃(听歌)脸的王涛,在一年级时做小品,找的是反差巨大的老头(blog)角色来演。那时王涛的心态还是一个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对人生一无所知。演的老头简直就跟宣传队里的表演一样。最后,王涛演老头把严老师演急了,训斥王涛说,永远都是演老头,能不能不演老头,演你自己。最惨的时候,一年级结束,王涛排在倒数第几名,直接到了甄别的边缘。经历了无数的失败之后,王涛才最终明白过来。二年级下半学期回来以后,踏踏实实做了几个小品,王涛终于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让江珊演一个小品什么的没问题,江珊最怕的就是让她编小品。所以江珊每次都去求倒霉的何冰。何冰开始特别热情,后来就对江珊有点咬牙切齿了。经常是颜冈老师说:江珊演得不错,休息一会儿。何冰你用点功好不好。弄得何冰没地讲理。这样的例子还不是一回两回。江珊在节目的现场说起何冰:大学一年级,我特别对不起他。

  经过了那样一段煎熬的坚持,十五年以后的今天,韩青认为那段时光就是一种财富。而对八七班集体特殊的感情一直在韩青心里涌动。到后来,每一次聚会,都是韩青在组织,特别希望能见到班上的这些人。在《艺术人生》的舞台上,韩青说特别感谢能够有这样一次机会,特别想跟大家说一声谢谢。

  在老师们的严厉管教下,八七班毕业后,每个人都闯出了一片自己的新天地。刘新、加娜当了导演,胡军、何冰、陈小艺、徐帆、江珊、韩青、李洪涛等一大批人,都成了观众耳熟能详的明星。

  为了告别的聚会

  这是一个星光璀璨的班级,毕业之后,大家都忙着在各地拍戏,十多年之间也有小规模的聚会,但象这样聚齐的情况几乎没有。

  当编导给班级每个人沟通的时候,得到的是积极的响应,在外地拍戏的陈小艺、胡军就是在电话中完成预采的。大家都对这次班级聚会抱着极其突出的热情,觉得少来了谁都会是一份遗憾。

  这次聚会是八七表演班最全的一次聚会。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却有一个人没有赶到现场,那就是身在海外的徐卫,为弥补这一遗憾,编导在节目中设置了海外电话连线的环节,徐卫几乎整个节目都在电话机旁等着,后来由于时间关系,那个环节没有来得及,但是徐卫表示不管怎么说这个难得的聚会总算没有拉下。王斑事前很早就来到现场,还在化妆间里和同学们一起练歌,由于节目推迟了开始时间,王斑为了不耽误人艺当晚《北京人》的演出,只能怅然若失的离开了录制现场。

  为了参加《艺术人生》这期节目,许多同学都是从各地专程赶来北京的。例如何冰就是从山东开车过来的,路上走了七、八个小时。例如韩青是从东北来到现场的。

  岁月的疑问

  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大学的真实生活带给八七表演班同学们的不只是新鲜、还有着种种的不适应和巨大的压力。

  青春、趣味、年轻、壮志,当时的情感、当时的情境,多年以后,再回首时总有说不出来的心痛与甜蜜。想起来甜蜜而洋溢的青春,就在心痛的追忆中,成了往事。而那些往事又会在不经意之间,浮现在记忆的面前,让多年以后的心悄然发现隐藏在个中的回味。

  在最难忘的人生瞬间之后韩青又遭遇了什么?是什么让江珊大哭一场后准备退学?初入校门的他们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如何迈出关于成长的第一步?什么样的经历给了他们后来舞台与银幕上的灿烂绽放?十八年前的台词汇报课上的他们有着怎样的表现?在毕业大戏完美上演之前的四年,他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校园生活?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7本科班毕业15周年汇报演出正在进行中,《艺术人生》将穿越时空独家影像呈现包括男生聚会的短片、汇报表演在内的当年珍贵的片段。

  敬请关注中央电视台3套综艺频道八月十日、十七日周五22:20连续播出的主题策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下),《艺术人生》精彩奉献。在节目当中,类似资料都是首次独家披露的。三树/文 李少林/摄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