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赵宝刚谈《奋斗》:我和石康一直“拔河”(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01:20 北京晨报
“《奋斗》不算是标准的青春偶像剧,它能够引发社会话题,有现实意义。”导演赵宝刚如此评价正在地方台热播的《奋斗》。该剧被编剧石康(blog)定义为“反青春剧”,披着青春偶像的外壳,讲述的却是两代人伦理观念的冲突。刚一播出就引发了大讨论,一路升温,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青春、爱情、理想等“沉痛”话题。《奋斗》将于十月份在北京台播出。 奋斗可以是愉悦的 有网友提出,“剧名很严肃、很主旋律,想不到剧情是青春、靓丽的风格。”赵宝刚解释说,“以前说奋斗就是艰苦奋斗,现在奋斗完全可以是愉悦的而不是苦的。年轻人为爱情奋斗、为事业奋斗都是奋斗。按照传统意义,这部剧就该拍成俩人大学毕业了,加入支援大西北的队伍,在边远地区默默奉献,这就叫奋斗。我们的这部《奋斗》是从另一个视角表达的,既能够给观众带来愉悦,又能够引发年轻人的讨论。可谓商业卖点和导向性兼具。” 故事可以是不重要的 “现在电视剧还是讲究故事的完整性,但这部剧就是某一群人某一阶段的生活,夏琳和陆涛去法国后怎么着,观众可以尽情想像。好多人会觉得剧里没故事,但还是看完了,就是因为里面有一个一个的‘小翻’推着情节走。起初我看完前两集的剧本后很兴奋,但看到9集时就看不下去了,太不符合电视剧的规律。我和石康谁也说不动谁,于是我放了石康3个月的假,回来后我俩舌战15天,他给我讲文学、哲学,我也不能服输呀,给他讲戏剧结构。观众看到的成品是我俩‘拔河’的结果。”石康也很困惑,“很多专家认为剧就是高希希、康红雷拍的那种模式,他们管我这个叫伪戏剧。如今改成这样的确是赵宝刚的高明之处。我对作品的要求是一看就感觉到是石康写的,但这部剧可以说赵宝刚在我后背上顽强地写下了‘赵宝刚’三个字。我埋了很多雷,但很拙劣,东一个,西一个,还露着弦。赵宝刚巧妙地这扔把草,那掩把土,像小路似的。关键是原以为能炸一半就不错了,现在全炸了,这点太了不起了。”这次主角没敢用新人也是缘于赵宝刚没底儿,“剧本开始没底儿,再用新人的话就更没谱儿了。以前的戏都有一套架构和模子,把谁放在里面谁都能红。这个剧是个尝试,能代表电视剧的新趋势。” 演员可以是不合适的 赵宝刚并不避讳地表示这拨演员的表演距离他想要的感觉有差距,“整体的状态要差30%。他们的台词功力弱点,看似简单的戏实则很多演员都演不出那味儿,我都是头天晚上帮他们一句句抠词。周晓欧演得很自然,导他的戏完全不费事,观众会相信他就是剧中那个人而不会想到零点乐队(听歌)的主唱。这跟他是地道的北京人有很大关系。”赵宝刚心中的理想人选是,“陆涛就是孙红雷或王志文的路子,特‘各’;夏琳是二十二三岁的徐静蕾(听歌,blog),北京女孩儿谁都不服;向南是佟大为(blog),他可以尽情展现特有的慵懒气质,再给他配个古灵精怪的媳妇儿;华子(blog)是郭冬临那样。这阵容肯定绝了。但这个年龄段又是这种感觉的演员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晨报记者 冯遐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