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交通警察》编剧郭中束谈创作 真实是感动之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14:18 新浪娱乐
《交通警察》编剧郭中束 初识郭中束老师,他远远没有我想象中的傲慢。我怎么也没有想到面前这位泥土气息扑面的中年男人就是曾创作了十八部影视剧作品,四次获得过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五次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的著名编剧。他朴实而不张扬,沉稳而不怠慢,他甚至有些不善言谈,更愿意给别人的谈话留更多的空间。这就使得与他的谈话就如同邂逅冬日午后温暖的阳光,那种光华不是夺目的,却在沉稳中透着犀利。 郭中束是一位多产的编剧,难以置信他在不到二十年的光阴中创作了近二十部影视剧作品,其中大部分为长篇电视连续剧。他以每年一部戏的速度笔耕不辍,至今,已经有十余部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而每部戏的播出都会引起不同寻常的反响,他当之无愧是一位出色的主旋律电视剧编剧。如果说一个人一次的成功出于偶然,那么一个人长久的成功就应该看成是他人格的魅力了。我确信,他是一个心里盛开着鲜花的人,他用善良高歌生命的旋律,用作品诠释着对生活的感恩之情。 天地男儿“义”当头 我和郭中束的相识缘于电视剧《交通警察》,在该剧筹拍之初,我们走进了一个剧组,他是编剧,而我则身在其中参与策划。当时,我们在谈到这部戏人物创作的时候,他说他一直在寻找现代社会人们身上的“侠义精神”,小则对个人,大则对国家,人不能没有义气,这股“侠义精神”是指向人对外界、对他人,对社会、对法律的一种尊重。后来,果然这部电视剧中主人公交警支队长张立伟就是一个义字当头的典型。他尊重法律,尊重生命,在面对不公正社会现象的时候挺身而出。同时,他又呵护下属,爱护百姓,在危机时刻本着一颗善良的心奔波呼喊。他对待出租车司机徐有志前后态度的转变,他对老干警陈玉米的同情与尊敬,他对交警副支队长马国良迂回惩治的工作方式,他对市长夫人的不卑不亢,他对待工作百折不挠的执著,都折射出一种震人心魄的侠肝义胆。他嫉恶如仇,遇到不公正现象一查到底;他内心善良,遇到弱势群体热情相助。郭中束说,他之所以设定了这样一个人物,不仅仅是满足了自己内心对于善良的一种向往,同时他打心眼里认为“中国老百姓内心是积极的、向善的,社会主义教育让他们形成了正义的观赏需求,中国老百姓看中国片的时候希望看到好人。现代侠义精神正好满足了老百姓的这种观影需求”。他认为,以往人们讲侠义精神是指忠孝,而现在,更应该提倡的是一种尊重——人们对正义和人道主义的一种尊重。基于此,他还设置了让自身难保的李文墨捡到的孩子这场戏,于是有了老洪彻夜不眠地照料孩子、记者吴小丁给孩子买奶粉、张立伟为了孩子的身世奔走调查等种种细节。因为有了这个捡来的孩子,人性的亮色被放大了。他对侠义精神的信奉不仅仅表现在这一部戏中,诸如《走过柳源》、《绝不放过你》、《一级恐惧》、《西部太阳》、《八兄弟》等一系列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他对人性的一种关注,对生命的一种热爱,他以一颗善良的心拥抱笔下的每一个人物,赋予他们以生命的力量。 郭中束老师之所以有这样的创作态度不是偶然的,生活中的他就是如此。与他合作的人没有说他不好的,无论是莫逆之交的雷献禾,还是有着共同艺术理想的杨亚洲,还是个性十足的制片人赵醒夫在谈到这个朋友的时候都是赞许有余。记得,今年夏天,我与《交通警察》的制片人还有一些朋友相约去拜会并采访他,当时他正在忙于杨亚洲的新作剧本修改,时间紧迫。但是,郭老师在知道了我们的来意后,二话没说,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与我们相约赶赴吉林市。就在美丽的松花湖畔,在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总经理毕述林的陪同下,进行了一次愉快的长谈。他不仅执著于自己的创作,而且也关注当下整个国内电视剧创作的现状,他对于一些娱乐味道过重的创作表示理解,但他更看重艺术作品对受众心灵的呵护,他期待每一个看剧的人能从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人性中美丽的一面,从而获得力量。他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良知情、正义感的剧作家,也许正是由于内心这份对生命、生活的尊重才会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具有一种穿透生命的力度。 转弯处,生活让我们泪流满面 郭中束是一位热爱生活而且不乏浪漫的编剧,在谈到他小儿子的时候,他眼中满是喜悦。他说这个孩子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说这话时他的神情足以令人动容。他说,孩子的架子鼓打得很棒,7岁就已经是业余九级了。而且有意思的是,在他的书房里,孩子的奖状都是朝着书架外面摆,一目了然,而他自己的奖状却很随意地插放着。由此可见,生活中的他不喜欢停顿在荣誉面前得意忘形,而更注重内心的充溢,喜欢与家人分享幸福。 他对生活的这种态度影响到他的创作,与目前急功近利的创作风气相比,他倒是更愿意沉浸在生活中,触摸不同生命的情感历程,找寻感人的生活片段。在创作电视剧《交通警察》之初,仅体验生活就用去了他半年多的时间。他说这部戏给他的压力很大,这次创作跟以往的创作不同,以往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次是制片人先有了创作交警题材电视剧的想法,然后请他和导演一起去深入基层体验生活。他们去了上海、南京、北京、等国内的大中城市,深入走访了二、三十位交警。在南京,他采访了《老赵说交通》的老赵,这就是电视剧中老洪的原型;在上海,他观摩了城市交通管理;在北京,更多地参观了交通的硬件设施;在长春、吉林两市,他从上到下广泛接触交警,由一开始的陌生到熟悉,最后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亮之处。比如,在吉林市采访的时候,他了解到在交警支队分房的事情上,有十七位干警申请靠“冷山”的新房,仅仅因为每平米可以便宜200元钱。这件事情深深地震撼了郭中束,他说这种场面与人们平时接触到的一些交警形象大相径庭,其实,交警们的生活并不宽裕。在采访中,他从支队领导的口述中结识了剧中陈玉米的原型,那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岗龄的老交警,据领导介绍,由于日晒,当时这位交警的警服已经由绿色变成红色,并且最终由于长年汽车尾气的污染,他患上了矽肺病。这些事例触动了郭中束的内心,他改变一开始对这部戏的印象,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部行业剧,更为准确地说是一部触及人性、歌颂生命、弘扬正义的电视剧。有了这样的创作理念,所有的人物在他面前渐渐明朗,具有了灵性。剧中,交警支队长张立伟、事故科科长刘文礼、女子中队形象岗、支队长热线等元素都是有生活原型的。郭中束反复强调,感谢生活的赠与,感谢生活本身的动人之处,同时也感谢《交通警察》的制作团队。《交通警察》这支制作队伍是一支充满激情对艺术满怀理想的团队,仅仅为了剧本修改就召开了五次会议。郭老师谦虚地说,制片人、导演和演员都根据剧中的角色提出很多建议,有很多东西让人眼前一亮。他格外提到了表演艺术家程煜,指出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自身的表演,而且在于他对其他人物提出了很多想法。比如,张立伟和身边的几个人物之间关系的处理,各有特色。他与老洪之间是老大哥的关系,既有爱护又有帮助;他跟马国良之间是平级,一方面他坚持原则,另一方面,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又讲究策略;他跟刘文礼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职位的界限,升华为两个敬业的人互相的尊重;他跟陈玉米之间是晚辈与老前辈的关系,充满了对老同志的爱护。张立伟这个人物在程煜的演绎之下,具有了独特的生命力。再比如,程煜提出让老洪与马国良谈“导弹”这个细节,让这两个“对立面”拥有同一个兴趣爱好,这就把生活戏剧化了。 在编剧郭中束看来,好的电视剧不仅仅是编剧的功劳,它更应该被看成是集体智慧的成功。每一次的感动都在生活的转弯处,那些不期而遇地遭遇往往令人感动,以致泪流满面。感谢生活,这是每一个热爱生活人们的真切心愿。 真实是诉说善与美的能力 生活中的真、善、美时时撞击他的心灵,他在生活中体悟人生不同况味。在谈到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时,他认为,主旋律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精神,就是积极弘扬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在所有的元素中,真实是剧作的根本,离开真实,主旋律创作就变成了虚假的口号,越真实就越深刻。从《走过柳源》开始,他一直在创作主旋律作品。但是,在谈到主旋律创作的时候,他也有很多困惑,他说“原来有种尴尬,原来一心要追求主旋律,但是你的追求有时候不被人接受。一些作品会遇到艺术以外的干扰。比如,《一级恐惧》受到政策上的异议。《西部太阳》我认为是很好的工业题材的主旋律作品,但在要播出的时候,石化总公司有意见不让播出。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这些东西,调整差距,调整到《交通警察》这部剧的时候感觉同步了。但无论怎么调整,真实都是要摆在第一位的。做主旋律创作,不能把‘真’作为‘善美’的定语,如果失去了真,创作就会摇摆不定。真实不是照搬生活,也是需要选择的,这种选择要符合创作的需要,要让人心头一动,感动人。” 在谈到雷献禾这个以主旋律电视剧著称的导演的时候,他一脸的笑意。从他的第一部电视剧《还乡》开始,到后来的《雪乡》、《戒酒记》、《绝不放过你》、《预谋》、《交通警察》两人一共配合了6部戏。他说,雷献禾是他合作最多的导演,两人是莫逆之交,即使很久不见面,但是依然会经常想起。“我现在写什么剧本都会征求他的意见,他拍戏也会问我。他给我的感觉是,是一个有很深艺术功底又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导演。他在做剧本的时候,非常认真,现场工作也很扎实,每时每刻都在现场,属于拼命的导演。”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欣赏就这样自然地流露,真诚也就在这一瞬间流淌。这就是郭中束,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他在谈到与导演杨亚洲的合作时说“他是一个很浪漫的导演”,两人一开始的合作起源于《小镇》,在十年后再次携手合作了《八兄弟》。在郭中束老师的家中,我们一同分享了《八兄弟》的片段,观影的过程中,他不断地讲述当时创作时的场景,眼中流露出眷恋的神情,似乎所有的故事都仿佛发生在昨天,这也许就是一位艺术家对生命历程的眷顾吧,真真假假之中,他创造着生活的另一种真实。 当我提及一部作品的时代性时,他谈到“时代性跟主旋律一样不该被偏狭地理解,只要是积极向上的,追求真、善、美的作品都是具有时代性的作品。时代性更是一种精神,不是局部的细节。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时代性是靠剧中的人物展现的,在思想和道德观念上都具有时代精神。中国作家不仅要熟悉我们的时代,还要了解国家的政策,还要了解中国观众的心理。我们的创作就像是在皮球里舞蹈,既要争取最大的表演空间,又要注意别把球跳破了。” 与郭老师的交流是一次愉快的思想之旅,在他褪去华丽,略显朴实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一位中国文人的良知。他的眼中虽然看到的不都是生活中光彩夺目的一面,但是,他以他独特地理解方式试图发现生活中能够感动人的瞬间,发现那些能够照亮人们心灵之门的亮光,他在现实与虚拟之间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艺术向前行进的秩序。(赵晖/文)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