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红日》导演苏舟访谈 将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17:29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近日由苏丹导演,李幼斌,史兰芽和尤勇等人主演的经典剧翻拍作品《红日》正在紧张拍摄中。导演苏丹接受记者采访谈了这部拍摄中的大戏,以下为采访全文: 采访:李宇 受访:苏舟 记者:苏导你好。通过这几天的紧张拍摄,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看到了什么是大剧风范。现场的布景道具精致、逼真,演员们的表演自然、神似,整体气氛紧张、凝重,仿佛真回到了当年的战争现场。尤其感受到了你的高度凝聚力,在你的指挥下,每个环节都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整个拍摄像一部巨大的机器般轰隆隆地高速运转着。 苏舟:已波澜不惊,见多不怪了。 记者:因为拍的大戏太多了是吧? 苏舟:(笑) 记者:自从《激情燃烧的岁月》火爆荧屏以来,荧屏上兴起了一阵“军事题材”热,《历史的天空》、《亮剑》都有着很好的收视率,怎样使《红日》在众多的主旋律军事题材中成为一面最耀眼的旗帜?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苏舟:在开拍之前,我观摩了国内外大量的军事题材的影片,并根据《红日》思考它的艺术手段,我决定大量采用流动性的镜头,使画面流动起来,以期营造战争的紧张感。等到北京拍户外戏的时候,我还会运用将摄影机手提、肩扛的方式拍摄,来制造画面的晃动感,这是军事题材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它节奏鲜明,悬念感强;另外,还加大光影的反差以制造画面的粗旷感和时代特征。。。。。。 以上是技巧方面的问题。在思想方面,我发现国内的军事题材还停留在传统意义的表现角度上,那就是注重战争的结果,对一场战争讲究它的正义与非正义。《红日》除此外,更浓笔重彩地表现的是战争中的人,那个特殊境遇中的人性,人本,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面对死亡时的态度。正因为把着重点挪移到了人的身上,便可以分析出导致一场战争胜利或失败的原因。具体到这场孟良崮战役,除了当时大的政治环境外,是我军这个集体、这群人物的性格特征才导致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而国民党方面,也是因为那群人的性格变异才导致了失败的结果。 记者:揭示出这一点,才是耗巨资拍这部片子的真正意义? 苏舟:对。除了展示这一点之外,我还直面战争中真实的人性,直面战争的惨烈、置身其中的人的恐惧。我们原来的文艺作品,尤其是文革中的,总是爱粉饰人性,回避人性的多面性,人们从文艺作品中看到的是一种“失真”的人,而该剧中的旨在于揭示人处在生死边缘时的真实心理变化,深入挖掘出一个个生命个体在那个宏大背景下的意义。探索生命的价值是战争题材的宏大命题。因为一场战争,那么多人轻易地死去,但正是这些生命的代价,才扭转了中国的历史。 记者:军事题材与其它题材有什么不同? 苏舟:好看,情感浓烈,震撼力强。战争题材的本质是一个生与死的命题,因而它的情感就变得异常浓烈、多变,以及充满了不定性。比如《珍珠港》中3个人的情感纠葛,如果不是放在那场战争的大背景下,而是放在和平年代,那效果便会削弱很多了。像现实生活中的一对恋人分手了,也仅仅是情感上的疏离,彼此还在各自的生活里存在着,明天,后天?不定在哪个场合里还能见到。而战争题材里的男女,像该剧中的沈振新和黎青,每次分别说不定就是生离死别,从此两茫茫,因而老让人的心悬着、揪着。他们的情感便显得尤其浓烈。战争题材因其特殊环境下大的生死悬念,其情感的浓烈,造成了它的震撼性。 记者:在影视作品中,一再地感受到色彩的基调对一部剧的风格所起的关键作用,看到《亮剑》的第一眼时,便敏感到其冬天荒凉背景的选择、色调的运用,是为了突出人,反衬战争的惨烈。设想过,如果让《亮剑》里的人物行为纹丝不改,而仅仅将背景换掉,让故事发生在另外的季节里,那么将是另一种味道的《亮剑》了,效果不知要逊色多少倍了。苏导,对于《红日》的色调运用,你有哪些有意的追求? 苏舟:《亮剑》是一部虚构的作品,而《红日》里反映的孟良崮战役,是一场真实的战争,发生在五月份里的,所以不能任意变换故事发生的季节。至于战争的残酷,我们用饥饿、死亡等手段来渲染。一部戏的色彩决定了这部剧的氛围。比如伤感的戏,就不能用很鲜艳的色调,一对男女幽会的戏,就不能让光线太明亮。在《白银谷》中,我采用了象征财富的黑、白、金3种颜色作为那部戏的色彩基调。对于《红日》的色调运用,我想大量运用灰绿、军绿等绿色调,拍完后采用抽色的处理方式,用军绿色作为该剧的主色调,使人们一看到画面的颜色便意识到:哦,这是《红日》!从而对人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记者:拍完后的画面还可以抽色? 苏舟:可以。另外,我还会有意削弱色彩的饱和度,使之趋向黑白,以制造历史感。 记者:你觉得《红日》出彩点在哪里? 苏舟:剧本。首先,里面的人物形象异常生动,除了沈振新和石东根的性格有些部分重合外,其他人物形象都一个是一个的,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另外,剧中的矛盾纠葛非常激烈、丰富,除了国共双方这两大阵营的矛盾冲突外,我方内部,国民党内部,又各有矛盾,它的矛盾设置是多方位的,因而戏非常好看。 记者:有了这么好的剧本基础,这么强大的演员阵容,再加上苏导你的高超驾御,这部剧的前景可想而知。 苏舟:届时看吧。 记者:苏导,能谈谈你的艺术道路和风格吗? 苏舟:我最初是学油画的。 记者:学油画的?原来苏导还是个画家。 苏舟:后来又上的电影学院。从选材上,我喜欢拍男性题材,比较粗旷、彪悍的那种。近来接拍的《张居正》、《狼烟》都是这种风格的。 记者: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叙事方式。 苏舟:是的。我喜欢粗线条的、酣畅淋漓的情感宣泄。而不喜欢那种女性化的、细腻委婉的表达。《省委书记》出来后,很多人都在猜想,导演肯定是个五大三粗、高大威猛、胡子拉茬的那种。 记者:实际上看起来却是文质彬彬、有着诗人气质的那种。内里却是波涛汹涌,大气磅礴。外柔内刚。 苏舟:(笑)外在和内心不统一的一个特例。我不习惯像有的导演那样,故意留着大胡子,穿得吊儿郎当的那样。 记者:苏导是纯粹靠作品来说话的,而无需外在形象上的扮酷与作秀,是真正有深度、有内涵的艺术家的境界。 苏舟:我毕业后拍的《黑风》是体现我美学追求的最早的作品,第一次拿了金鹰奖。《中国神火》因此囊括了3项大奖。 记者:《中国商人》在当时的中国曾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苏舟:《中国商人》是我艺术生涯的第一座高峰。 记者:别人经过一辈子的努力都可能得不到的荣誉,你却一出道便得到了,这其中是否有着天赋的成分? 苏舟:所以当时多少滋生了些骄傲心理吧。因为来得太容易,因而并没有懂得珍惜。当时觉得也没有耗费很多心力呀,就那么很轻易的一个过程,荣誉就哗哗地来了。总想改变自己,尝试不同的风格也是人的本性使然吧,结果后来走了一段下坡路,拍了些不满意的作品。《浦江叙事》中我开始追求唯美的叙事风格,在当时的电视界引起了大量人模仿、跟风。但评奖过程中几位专家却质疑:一个下岗题材的作品,怎么能拍得这么唯美哪?这给我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开始思索很多问题:诸如讲究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比如先要把故事说得精彩,真正让老百姓喜欢你的东西;要把自己的美学追求与题材真正地结合起来。。。。。。结果到了2000年,《中国神火》获奖十年后,《省委书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我再次拿回了“三大奖”。我重新找回了自己,思想和艺术风格开始真正地成熟,所拍作品全部让投拍方有了巨额回报,且收视率居高。像前不久播出的《国家干部》,收视率在9个省均居第一。可以这么说,我现在成为了一个真正成熟的导演。 记者:且在市场上炽手可热。听说纷纷找上门来请你执导的片子应接不暇? 苏舟:水到渠成的事情。《省委书记》后,很多片商找上门来,于是有了选择的余地,有了挑选的余地了,便更容易出精品,出的精品多了,就有更多的人来找。 记者:一种良性循环。 苏舟:是的。 记者:因为你近年来执导的片子几乎都是一些很大气的题材,像《省委书记》、《白银谷》、《国家干部》、《张居正》等,你因此在圈子里有了“大手笔”的称谓,这给人们造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只要是题材很重大的作品,就很容易地联想到你。 苏舟:随便媒体怎么说吧。我只是从容地拍好自己的每一部戏,尽一个导演的本分。 记者:一位导演的成熟表现在哪里? 苏舟:他的现场感。他的思想性,他原有的知识结构,会在现场有一种爆发力。 记者:能谈谈你的拍戏理念吗苏导? 苏舟:对自己的艺术观点来说,我是个非常固执的人。但对于观众,我又是宽容的。每部戏出来后,我都会打电话给投拍方,过问收视率的情况,然后根据收视率揣摸自己的戏应该向哪个方向扭转。收视率是硬道理啊,现在的市场这么残酷,竞争如此激烈。 记者:从上次会议上你对《红日》很多细微的胸有成竹、侃侃而谈,便感觉出你是一位学者型的导演。 苏舟:拍每部戏之前,我都充满了创作的激情。因为每部作品所涉猎的,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必须了解很多知识,这对自己也是一种丰富。比如这部《红日》,接拍前只是对孟良崮战役有个大体的了解,接手后,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华东野战军、对74师、对整个的解放战争,尤其对这场孟良崮战役,都有了一个全面而细致如微的了解。拍摄时很多细微处需要用到的,比如服装、道具什么的。再比如去年因拍《张居正》,我对明朝的历史有了详尽如微的了解。 记者:谢谢苏导忙里偷闲地接受我们的采访,不只读者,我个人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得到很多启发。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