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资料:浙江卫视《中国大使》之耿飚节目介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17:36  新浪娱乐

  解说词:他是新中国第一个被派遣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他曾经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个国庆招待会时,瑞典皇家海军司令问他带过多少兵,他问答:“大概有十几万!” 瑞典司令马上立正敬礼说:“您统帅的军队人数比我们整个国家的军队还要多啊!”从此,中国大使是个将军的消息让北欧王国民众交口相传。他,就是将军大使耿飚。

  片头

  解说词:1950年初,一辆军用吉普从北京隆福寺一带驶向位于北京东城的新中国外交部。今天,这里的门牌号是北京外交部街31号。这里还曾是大清国的国宾馆和北洋政府的外交部。从驾驶座下来的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耿飚,这天,他正式到外交部报道。

  1950年,百废待新、百业待举。新中国外交也正面临新的开端。从1949年10月3日,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苏联算起,三个多月内,新中国同1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它们都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时光已经整整过去57年,耿飚大使也已于2000年6月因病辞世,与这段历史有关的亲历者已经寥寥无几。我们辗转找到了中央军委的孔祥琇。

  孔祥琇同期声:这个,这个是我,这个也是个军人,那是蔡秘书。

  (字幕)孔祥琇

  中校军衔。1986年开始帮助耿飚整理了53万字的《耿飚回忆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耿飚大传》第一撰稿人和研究耿飚的专家。

  解说词:在孔祥琇的办公室里,他翻出了二十年前采访耿飚的录音带,说让我们先听听耿老的声音,对这位将军大使有个直观的感受。

  孔祥琇同期声:听听耿飚同志什么声音,能不能放出来啊。

  耿飚原声:这是我们现在的台湾,从毛主席两个文件上面看到,“我写了《井冈山的斗争》”。

  解说词:大使苍劲的声音穿过时光,那些在硝烟弥漫和觥筹交错间的跌宕岁月,顷刻历历在目。

  解说词:耿飚,1909年8月26日生于湖南醴陵。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任红四军红四团团长。193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日战争中,曾任八路军三八五旅副旅长兼副政委、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解放战争中,任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调外交部,历任驻瑞典、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后又任驻缅甸、阿尔巴尼亚大使,中联部部长。1978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79年任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届副委员长。

  这是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它最直接的见证者便是在战争年代就与耿飚结成伉俪的赵兰香。遗憾的是60年沧桑风雨,老人的记忆也已经模糊了。孔祥琇决定试着帮我们打开赵兰香在丈夫去世后尘封了的记忆。他托口为了2009年即将出版的《耿飚大传》,找赵兰香求证几个问题。

  孔祥琇采访赵兰香同期声:现在呢传记到了什么程度呢,一些细节我们还搞不清楚。1950年耿飚同志和你从湖南回来,那么开始培训出国的一些礼仪,其中包括大使夫人要培训一下在国外的礼仪。怎么样吃西餐啊,怎么用刀叉,穿高跟鞋、涂口红、睡席梦思,这些情况你还记得不记得?

  赵兰香同期声:记得,这些记得。那时候都经过训练的。

  解说词:这是1950年,耿飚和赵兰香在准备去瑞典赴任之前试穿新衣的照片,爱好摄影的将军用当年在战场上缴获的德国相机自拍下了对他们来说或许还有些新奇的一刻。

  在新中国派出的首批15位大使中,有11位是将军。为了让他们更快进入角色,周恩来让外交部办公厅物色了前门外煤市街的新华饭店。在这里,睡弹簧床、吃西餐、穿西装旗袍成了将军大使和夫人们在出国前必修的功课。长年的征战生涯,对于新中国的这一代将军和夫人们来说,勤俭便捷的生活早已成为习惯。对他们来说,享受有时候意味着是种折磨。

  孔祥琇采访:在军队里没有这个条件呀,他也不习惯。那么到红军时期睡门板,睡蒲草、睡稻草。延安时期睡窑洞。后来再经过两个时期吧,大部分是住在华北老乡家里,睡土炕。他不习惯睡钢丝床,他最不习惯就是睡钢丝床,大使夫人呢, 她最不习惯就是吃西餐。

  解说词:在接受培训的大使中,和耿飚一样睡不惯钢丝床的黄镇后来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晚上将被褥铺到地板上睡,早上起来放回床上才开门。他的这个睡法一直延续了多年。事实上,将军们对让他们离开部队接手外交工作有些不情愿。

  孔祥琇采访:他们说这应该秀才来干的一些事儿,像我们这种人不能干这个,好多畏难情绪啊。

  裴坚章采访:他说我们一不懂外文,二不懂外交,我们是这个是土包子,打仗可以,搞外交不行。

  孔祥琇采访:毛泽东说:“将军当大使好!”他又对旁边的周恩来说:“为什么?”他不问大使问周恩来,大家都面面相觑。

  裴坚章采访:主席说,就是你们不懂外文,让你去搞外交,就是你们一个也跑不了。

  孔祥琇采访:不会跑掉,这就是政治信任。

  解说词:而选择耿飚当大使则是周总理亲自定下的。

  孔祥琇采访:那时候有一个美军观察组,他们从四川来,从重庆来到延安,观察我们大后方部队的战斗啊、游击队的情况。有一个观察组要从延安到晋察冀去,那时候就是说叶剑英、周恩来,就把这个任务交给耿飚了。等于中美的外交关系等于那时就接触了。甚至于说就是一个纯粹的外交行动,因为耿飚是负责把这伙人接到晋察冀去,那么带了翻译、有护送任务,很完整的一个外交工作。

  解说词:1950年7月初,耿飚和赵兰香偕同使馆的外交官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行共二、三十人起程奔赴瑞典。途转莫斯科,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向西行驶的列车上,将军放眼窗外的贝加尔湖浮想连篇。30多年后,他再度回忆了他初次出国赴任的心情。在那一刻,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将与祖国和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小片头

  解说词:列车行驶了七天八夜。一到莫斯科,耿飚立刻派人通过我国驻苏联大使馆和瑞典外交部联系去瑞典事宜。得到的回答却大大出乎意料。

  孔祥琇采访:他到了莫斯科以后呢,我们驻莫斯科大使馆把他接待下来,然后就去和瑞典联系。结果一问呢?瑞典方面实行夏时制,整个皇宫和政府啊,都到一个海岛上度假去了,没有人办公。他们就只好滞留在莫斯科,然后才又从波罗的海坐船。

  解说词:耿飚一行乘坐的客轮又在海上行驶了七天八夜。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时,已经是9月10号了。耿飚突然意识到,9天以后,就是要按照中世纪礼仪向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递交国书的日子。

  1950年9月19日,耿飚得到了乘坐六乘王辇递交国书的最高礼遇。这是耿飚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93岁高龄的瑞典老国王古斯塔夫五世。不久,古斯塔夫五世辞世,王储阿尔道夫继位成为古斯塔夫六世国王。

  孔祥琇采访:这国王去世呢,耿飚同志正好在丹麦。得到消息以后呢,离出殡就还只有三天了。赶紧回到瑞典,写了吊唁的一个文件,等于唁电,送过去了。结果呢这个翻译呢,把这个翻译搞错了。是吧,比方说我们沉痛地获悉贵国国王阿尔道夫五世陛下不幸逝世,他把那个“沉痛地”翻译成“荣幸地获悉”了,翻译错了。这个翻译本身是我们请的一个瑞典当地人,耿飚(请人)把他改好了,又亲自把这个唁电送过去,很诚恳地表示我们的歉意,那这个就过去了, 但是这个情况给耿飚来说留下一个很深的思考。

  解说词:在1951年的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每天一早都会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声。此时,耿飚一人三使,担任了中国驻瑞典大使兼驻丹麦、芬兰公使。瑞典王室规定,大使晋见国王是不能带翻译的。耿飚和赵兰香很快发现不懂外语对工作的不便。

  孔祥琇采访:他自己也学,他从瑞典请的老师。赵兰香同志也学,也请了老师,他们使馆还有些女同志也会,教他们学外语。大概用了一年,反正很快日常用语就学会了,因为耿飚本来有点基础。尽管说的不太标准,他小时候跟毛泽覃同志学过一段时间外文。他年事很高以后,还记得那时候,布尔什维克他还能用英文写出来。他这个人也心灵手巧,很聪明的。

  解说词:50年代的斯德哥尔摩大街上,瑞典人惊奇地发现中国大使竟然自己驾车出行。这个传说中比瑞典元帅带兵还多的将军大使似乎没有太多的威仪,他在驾驶座中露出的明快笑容让他们倍感亲切。

  王明修采访:他会修表,他会开车还会修车。他到使馆去实际上有专车、有司机,他自己开车。自己开使馆也通不过啊,使馆说:“一个大使,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你自己开车,这影响不好吧?”他说那有什么不好啊,他就开了去了, 开了去结果反应非常好的。一些使团呢、驻在国(的官员)说:“中国大使自己开车。”

  耿焱采访:他自己考了驾照,自己驾车出去,先熟路,有很多工作自己很方便。因为他过去在军队就开车,对他来说也很容易。还有我觉得他热爱、喜欢开车,喜欢车,所以他始终对车这东西和对机械是一样的道理。

  解说词:耿焱在小时候有过跟随父母上任的经历。她至今觉得一生中最受用的品格是父亲教给她的。那是她小时候,在瑞典。

  耿焱采访:我父亲看到那地方是冰天雪地,一年呢冬季很长。那么他就跟我说呢:“你应该跟这些小孩子一样学滑雪,学滑冰。”我当时觉得很可怕,因为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他就给我买了冰鞋。他说今天呢给你一天时间,我去上班了,下班的时候呢希望你就学会了。我真的在地上连滚带爬的,但是在他下班的时候我学会了。我跟着他有一方面我们很幸福,但现在想起来有些事是很可怕的,因为他总是要求我做一些我不会的事情,而且如果我不做的话,他就会批评说你胆子太小,要锻炼你的意志。

  解说词:在瑞典使馆跟随父母一起生活的一年时光成了耿焱童年最美好温暖的记忆。在那个时候,按照规定,除了年纪特别小的孩子,大使的儿女们是不能随父母上任的,耿家的孩子很快不能留在父母身边了。父母亲每年夏天难得一次的回国假期成了他们翘首盼望的日子。在其他的日子里,大使和大使夫人给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只是每人每年一件的外国洋装。

  耿飚的大女儿耿莹是一位画家,现任中国自然与文化基金会会长。

  耿莹采访:妈妈从国外给我们每个人买了一套衣服,让我们穿着照相,那时候都是那种,现在叫的那种,我老叫它塑料的,就是现在那种尼龙。妈妈特地给我买了一件有绣花的衣服,拿去,照片拿去以后,妈妈写信过来说:“你穿反了。”,它那个扣子是在背后。

  耿焱采访:每年回来一次一个月,回来的时候高兴地不行,走的时候全部都掉眼泪走。所以有几次呢,我们睡觉她说不叫我们,因为如果我们送到机场,她说我走不了了。因为我就会嚎啕大哭,我哥哥也会哭,然后她说我就上不去飞机了,说实话是非常痛苦的。

  解说词:和亲人聚少离多、与自己热爱并曾经以为不会改变的军旅生涯分道扬镳,耿飚在20世纪50年代的异国夜晚思绪万千。在他赴任前的一个月,朝鲜战争爆发;在他向老国王古斯塔夫五世递交国书后的一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他先前所在的第十九兵团,也在老战友杨得志的率领下,加入了保家卫国的队伍。而国内军事战略的重大变动也牵动着外交工作的起伏,老兵开始在瑞典松软的沙发上如坐针毡。

  赵秀松采访:你看我在的十九兵团已经是到朝鲜参战去了,我作为一个老兵,我也去不了,怎么办。他在那边他照样来做一些工作。还叫瑞典的一个医学博士,安德烈女士,你到朝鲜亲自跑一趟,因为美国在那个地方实行了细菌战不是,朝鲜人在那个地方深受其害。所以安德烈最后就随联合国的一个调查委员会,然后最后写出来调查报告,在瑞典报纸一公布,世界知道了真相。

  解说词:1951年冬,耿飚收到了一封外交部公函,内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信。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在公函中传达了周总理的指示,要求耿飚协助李四光的女儿李林从英国回国。原来李四光和夫人于1949年秋冬之交离开英国,辗转回国,当时,他们的女儿李林正在剑桥大学攻读金属物理学博士学位。如今,李林已经学成,急于回国将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祖国的科研和建设。考虑再三,耿飚决定给李林写信,要求她不要声张,装作到北欧旅行,先取道瑞典。

  为了避人耳目,耿飚亲自驱车到距离斯德哥尔摩100多公里的乡村,将信件投递到一个路边邮筒里。李林接信后,来到斯德哥尔摩,受到了使馆人员的热情接待,耿飚和赵兰香还陪同她观看了歌剧《茶花女》。几天后,耿飚又送她途经芬兰转道莫斯科回国。李林回国后,果然不负所望,在物理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出色的成绩。

  在担任驻瑞典大使兼任驻丹麦、芬兰公使的任期内,耿飚还把瑞典的钢铁制造、丹麦的风力发电以及芬兰的植树造林等多项优势技术写成调查报告,报回国内,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先进经验的参考。

  (插入片花二)

  解说词:1956年,耿飚接到了外交部的一纸通知:让他接替首任驻巴基斯坦大使韩念龙的职务,而韩念龙则和耿飚对调。由于瑞典和巴基斯坦气候一冷一热,这次对调后来被外交部戏称为“冷处理和热处理”。

  孔祥琇采访:毛泽东、周恩来都找他谈话,第一个毛泽东说:“一个国家搞建设,不依靠外国援助,但是没有外国援助也不行。现在我们光靠南大门不行,南大门指的是香港,因为香港是我们往外去的唯一通道。说还要打开一个西大门,西边这个大门,那就是巴基斯坦。

  解说词:1951年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巴基斯坦,原为英国的殖民地,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8月,实行分治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继挣脱殖民枷锁,成为独立国家。耿飚成为第二任驻巴基斯坦大使后,有一次东巴地区遭受严重水灾,巴基斯坦外交部便向耿飚提出急需向中国购买6万吨大米的要求,希望中国给以优惠价格。耿飚向国内汇报了此事,周总理批示:在同意卖给巴方6万吨大米的同时,另外赠送大米4000吨。

  在签字仪式上,巴基斯坦外交部长主动向耿飚提出,美国援助巴基斯坦的面粉,口袋上都印上了“美国援助“的字样,中国援助的大米,也可以在米袋上印上“中国援助”字样。耿飚回答:我们只在米袋上印上“中国”,说明这些大米产自中国就可以了,不必再表明“援助“字样。

  两字之差,体现了中国人民帮助东巴人民克服困难的真诚愿望,巴方官员再三对中国使馆人员表示:中国不利用援助来抓宣传资本,是对巴基斯坦的真正支持。

  1956年底,周总理和贺龙副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欧亚11国。代表团对巴基斯坦的访问历时10天。耿飚陪同代表团从拉合尔飞往达卡时,因为飞机误点,原定在下午2点到的飞机到6点半才抵达达卡机场。飞机降落后,大家出乎意料地看到机场上黑压压的欢迎人群。达卡的官员告诉耿飚,这些从周边地区自发前来的群众多达10万,一直等待了7、8个小时,为了看一看中国总理和中国大使。

  孔祥琇采访:我们有自己的这个大使馆,周总理去过,耿飚在那栽过竹子,叫做楠竹,就象征周总理那个高风亮节。现在已经成了一片竹林了,你们要是再去看, 已经成了一片竹林了。

  解说词:到了80多岁,耿飚还时时回忆起那个场景,他曾说:“当时我国正处于国际反华势力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之中,正因为这样,毛主席才指示我要努力打开巴基斯坦这扇从西面通向世界的大门。”象征周总理高风亮节和中巴友谊的楠竹后来成为耿飚一生中最多的画作。

  1960年1月,耿飚离开巴基斯坦回国。从1950年出使瑞典算起,他也已经在国外当了九年的大使了。回国之后,中央并没有按照耿飚自己的意愿放他回部队,而是任命他为外交部副部长。

  这一年,已经是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二年了。面对生活资源匮乏和饥馑的严酷现实,中央人民政府将每个国民的口粮定量减到最低限度。当时有很多人因为食品不足和营养不良出现了浮肿。

  王明修采访:那时候外交部特别是1960、1961年这两年,非常困难的。所以耿飚同志看到这种情况啊,就想怎么办,这么下去不行的。外交怎么办呢?工作怎么办呢?

  孔祥琇采访:就和总务司商量呢,就搞了三个队,一个是垦荒队,到北大荒去种粮食;一个是捕鱼队,到天津那里、渤海那里去打鱼;还有打猎队。

  解说词:1963年夏,耿飚出使缅甸。四年后的一天,大使夫人赵兰香突然被单独急召回国。不久,耿飚和第一批驻缅使馆的工作人员也奉命乘专机回国述职。从仰光起飞的飞机没有按照惯例在昆明机场停滞就直接飞往北京。一到机场,耿飚没有见到亲人们迎接的身影,却被几个毛头小子直接塞进了不知去向的车子。

  孔祥琇采访:开了一辆大客车,把一飞机人都塞进去,直接拉外交部去了,开始了耿飚参加文化大革命的蹉跎岁月就从那开始了。

  解说词:1968年下半年,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和周恩来的再三督促下,耿飚和黄镇等一批大使才得以解放出来。一年以后, “九大”闭幕后的第十二天,周总理突然召见了刚刚当选为大会委员的耿飚。

  林中采访:现在差不多了,该向外派遣大使们回去了。咱们商量中央的意见,你先得到阿尔巴尼亚。

  解说词:在今天40岁以上的中国人中间,很多人至今记得当年锣鼓喧天的呐喊:中国-阿尔巴尼亚、北京-地拉那、毛泽东-恩维尔·霍查。这个位于南欧巴尔干半岛的小国当年和中国的关系是同志加兄弟。

  林中采访:因为当时唯一的小兄弟呀,是不是啊?那话互相说到最高峰了。无法再提高了,是不是?主席说是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的明灯。

  解说词:林中去地拉那担任驻阿政务参赞很有传奇色彩。有一天,林中还在“五七干校”参加劳动。

  林中采访:林冲,林冲,我绑这个梆子机呢。

  孔祥琇采访:后来生产队那个人跑到地里面来说,林中啊,叫你回外交部,急死了那边。

  林中采访:我说我叫林中,我不叫林冲。

  孔祥琇采访:就是你,脸都没洗,一身灰土,破衣服。

  林中采访:叫我去了。

  解说词:在六、七十年代,被称为“山鹰之国”的阿尔巴尼亚有很多来自东方的黄色面孔。1954年起,中国开始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援助。在中国自己遭受政治封锁、存在经济危机的岁月里,万里迢迢给“情同手足的兄弟国家”送去大批援助物资,但这种大规模的援助,存在着相当的浪费现象。

  耿飚决定给当时外交部主管欧洲事务的副部长乔冠华写信,信里指出:我国对阿的援助客观效果并不好。他大胆提出了对援阿规模、内容和方法重新考虑、通盘调整的重大建议。

  乔冠华把耿飚的信立即转报中央。毛泽东看了说:“耿飚敢说真话,是个好大使!” 耿飚所提关于改变援助阿尔巴尼亚政策的意见,最终被中央采纳实施。

  中国对阿的援助作了通盘调整,中国援外的一些既定策略也随之改变。

  1970年1月17日,耿飚在驻阿尔巴尼亚使馆打扫卫生时,一个人用椅子爬到高处修理窗帘。第四次反“围剿”中被子弹洞穿膝盖的旧伤突然发作……(用声音代表。他摔下椅子,左腿骨折。)

  周恩来指示耿飚回国到上海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耿飚回到北京,调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担任部长一职。

  1970年12月,耿飚夫妇离开地拉那回国。从此,将军结束了他的大使生涯。

  (字幕)耿飚在中联部依然秉持清廉正直、雷厉风行的作风,解放了受“文革”冤错的大批干部群众,使中联部的工作又重新开展起来。1978年至1983年的五年间,耿飚先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军委秘书长、国防部长、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88年7月,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解说词:1989年4月18日,耿飚将办公室从人大搬回家里,开始了离休生活。他在闲暇时重拾年轻时代的爱好:修表、篆刻、下棋,和重孙女玩耍。他仿佛就是我们身边慈祥的邻家老人。

  1991年,82岁的耿飚精心策划了一个金婚纪念旅行,他准备带着妻子和儿女回到阔别多年的陇东去看一看。甘肃庆阳是赵兰香的老家,也是耿飚在担任八路军129师385旅副旅长时和赵兰香相识、相恋和共同战斗过十年的地方,那里的父老乡亲让他牵肠挂肚。

  2000年6月,耿飚因病于北京辞世,享年91岁。2001年5月,赵兰香在耿飚去世一周年的时候在《世纪》双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忆我的丈夫耿飚》的文章。在老人深情的回忆里,她的丈夫是一个忠诚的军人形象。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无论对她还是对国家人民,他永远忠诚。正因如此,她才不假思索地想好了他的墓志铭。那只有简单的四个字——耿飚将军。

  王明修采访:只有他才敢说真话

  耿莹采访:想的从来没想过自己

  林中采访:敢做 敢当

  裴坚章:非常耿直 很正派

  耿焱采访:所以到最后我就明白,“革命”两个字,就是对人民、对国家的激情。

  解说词:丈夫去世后,赵兰香变得沉默。我们这时才知道正是因为思念,她才刻意避免谈及往事。她开始日以继夜地整理丈夫的遗物,想替他完成一件他生前还来不及实现的愿望。可是耿飚一生清廉,家里没有几件值钱的东西。赵兰香犯愁了。这时,她突然想到了一幅画。

  2006年的北京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幅清代著名花鸟画家沈铨的《百鸟图》被估价20万人民币。

  耿焱采访:拍卖师呢,当时就介绍了说,这副画是耿飚夫人赵兰香提供的,这个全场就很受感染,这个价钱就一路上去,220万。拍卖锤子下来的时候,出乎我意料的,在座的群众就鼓掌了。

  解说词:《百鸟图》最终卖了220万,加上耿飚生前收藏的其他一些书画的拍卖所得,赵兰香带着350万巨款回到了庆阳。不久以后,在她和耿飚当年结过婚的窑洞边上,盖起了一座宽敞明亮的希望小学。

  在热闹的开学仪式上,我们看到了昔日的大使夫人终身不忘的习惯性礼仪。86岁的赵兰香说,这是她为丈夫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丈夫最希望做的一件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