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浙江卫视《中国大使》之冀朝铸今晚播出(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14:55 新浪娱乐
冀朝铸 在美国长大,被周总理称为“洋娃娃”,最终成了一名给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翻译的高级翻译,一位担任过驻英国大使和联合国副秘书长的杰出外交官——二十六集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大使》之冀朝铸,首次全面披露这位中国驻英国大使四十四年的跌宕岁月和期间鲜为人知的外交事件。 浙江卫视今晚21:30播出,敬请关注。 中国大使之——冀朝铸 第一部分 1、这是一位老人提供的一张六十多年前他在美国的中学毕业照。在他的自画像里,左边是中国佛塔下的小和尚,右边则是美国高楼下的中国男孩。 采访: 我是生在中国 是一个中国公民 而且当时已经决定 绝对不加入美国籍 我一定要保持我中国籍 可是 我的思维是美国人的思维 我想问题 是用英文想 不是用中文想 那个时候 要毕业的时候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画一个自己的模样 我想来想去 可能是一半一半 2、这个男孩后来被周总理亲切的称为“洋娃娃”。就是这个在美国长大并接受教育的“洋娃娃”,最终成了一名党和国家领导人周边的高级翻译,一位担任过驻英国大使和联合国副秘书长的杰出外交官。他叫冀朝铸 采访 我跟他的交往里头啊 我觉得他很可依赖 采访 他很爱国 虽然是从美国回来的 但是 在对外谈判 对外斗争 立场很坚定 采访 作为一个大使 作为一个外交官 他是比较少见的 他在外交场合里头 他是比较直率的 有个好处 这样的话 他可以广交朋友 开展工作 3、1929年7月,冀朝铸出生在山西太原“上马街”的一个大户人家。兄妹7人中他是父母最小的儿子,所以在家中是最宠爱的小少爷。他在殷实的环境中度过了快乐的幼年时光。然而富裕的生活并没有使冀朝铸沾染上纨绔的陋习,这要得益于他生活中的两位大人,父亲冀贡泉,曾与鲁迅先生共事,交往很深,后任山西教育厅厅长等职,家教甚严;大哥冀朝鼎是周恩来亲自挑选的中共最初的地下工作者。 采访: 我父亲是山西省教育厅厅长 但是 他非常非常地仁慈 他觉得 这世界上 应该是一律平等的 贫富差距这么大啊 是很不对头的 富人欺侮穷人 是错误的 应该打倒 所以很快地就倾向于革命 我的大哥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周恩来同志 我的生活里面 当时有两位大人 我的爸 我的大哥 我就是靠他们 而且 他们都是自己奋斗出来的 我也要自己奋斗出来 4、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战争的阴影很快波及到了山西太原。纷飞的战火瞬间打破了冀家宁静的生活,那年冀朝铸九岁,他无忧无虑的心里也第一次隐约感到了灾难的降临。 采访: 因为我小的时候是一个阔少爷 而且是最小的 身体比较差的小男孩 全家都哄着我 在逃难的过程中 突然间发现 我爸的脾气很大了 因为他当时心情很不定 我的四哥闹着要什么好吃的 不但没有拿到好吃的 而且 挨了一个耳光子 我就觉得很吃惊 就觉得这一辈子情况会很不一样 不像我以前想象的 5、在大哥冀朝鼎的带领下,原本一家人是要去往延安,而路过武汉时冀朝鼎和冀贡泉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临时改变了决定,要冀家父子远赴美国做扩大反法西斯战线的工作,促进美国支持中国抗日。 6、于是一段历时40多天的万里跋涉开始了,一家人从中国经越南到新加坡,然后乘船横渡印度洋来到法国,再由法国经大西洋的风浪颠簸去往美国。1939年2月冀家老小终于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纽约。 采访: 后来到了美国以后 到我们住的家里面 一下子觉得 这个美国怎么这么穷呢 这么破的一个地方 然后就上楼 一爬爬六层楼 电梯都没有 门一打开 一大群蟑螂在爬 我说 美国真糟糕 这么穷的一个国家 后来很快就知道了 不是美国穷 是我们穷了 我们住在美国最穷的地方了 7、9岁的冀朝铸被送到一所可以为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提供奖学金的私立学校念书,当时的美国人对抗日的中国人民非常友好,冀朝铸很快交到了许多朋友,随着他对美国社会不断融入和努力学习,1948年他以享受全额奖学金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结识了一位影响他道路的人——浦山。浦山是当时中共在美国留学生中的领导人之一,在他的影响下冀朝铸对中国革命有了深入的了解。 采访: 在哈佛大学的附近 在哈佛街 哈佛广场吧 有一种饭馆 岐视中国人 歧视黑人 歧视亚裔 他就和进步的人 美国人 就跑去罢工 举一个牌子 罢工的抗议牌 拿在那儿 就在门口走 就在那儿示威抗议吧 外国人不是抗议用这种办法嘛 而且有的时候还得到了一定的成功 他就很积极 很正义感 他对很多事情不满意的话 在学校里他就大喊大嚷 打倒蒋介石什么的 也突然叫出来了 等等 8、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中共外围组织进步学生读书会的成员经常在这里进行交流,冀朝铸也从这里了解到了许多祖国目前的情况。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军队侵略朝鲜,与此同时美国第七舰队进入了台湾海峡,中美之间已成剑拔弩张之势,中国大地很可能又一次陷入战争的阴云中。对年轻的冀朝铸来说,一面是自己生活了12年的美国,一面是安全受到威胁的祖国,需要他做出选择的时候到了。 9、命运往往是无常的,冀朝铸也许不会想到,在他今后长达44年的外交生涯中,近有一半的时间是和美国打交道。这一次的离开恰恰是下一次的开始。 第二部分 采访: 念完第二年级了 我要求回去 当时那个教务长就说 冀先生啊 你看我们美国对你多好啊 哈佛对你多好啊 全奖学金都给你了 你不用任何发愁了 采访 他们没有像我们报效祖国的概念 他就和他们解释 我本来的目的 就是要报效祖国 要为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 建设新中国 就是爱国 采访 我妈的话呢 她千方百计想把我留下 说我同意你回国 应该回国 但是不要现在回国 你不愿意等到得到博士以后回 学士得到以后回也更好一些 而且哈佛大学给你全部奖学金了 有一天晚上我在校园里面散步 我听着远处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 我从比较小就热爱西方古典音乐 特别喜欢贝多芬的 就听见那个声音越来越低 弹到最低几乎听不见的时候 突然间听见“当”的一声 全体乐队起来了 采访 这么一振奋精神 我也振奋起精神来了 下定决心了 回国 马上就回国 采访 我从纽约坐火车 到西海岸的时候 我始终趴在窗户上看 认为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美国了 然后到了洛杉矶 上了船了 我坐在船的甲板上 一直看着 最后 美国一点都看不见了 我说 好了 美国永别了 10、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致使美军节节败退,一直退到“三八线”,于是不得不同意中朝美三方在开城板门店进行和平会谈。 采访: 就在开城 我们就在一起工作了四年 在谁的领导下 除了大的领导以外 具体的领导就是我老伴 他当时是秘书处的处长 冀朝铸他报名了 他也要去抗美援朝 而且这里可能也有关系 我老伴当初都知道冀朝铸的情况 在选人里面把他也选进去了。 11、就这样,1952年4月冀朝铸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炽热之心穿越重重炮火奔赴板门店,和平谈判需要英语人才,在美国生长了12年的冀朝铸正好有了用武之地,而朝鲜战场的艰苦条件,也给了曾经生活在优越环境里的年轻人真正的考验。 采访: 我们最深的印象 第一次见的 就是个大高个 还有一个 就是他的中文不大好 因为在美国生长的嘛 中文 有些词他都说不上来 举个例子 有个中午 快下雨了 有蜻蜓在飞 我就问了 这叫什么 他讲不出来 他说龙飞 怎么龙飞呢 因为在英文里 蜻蜓 是dragonfly dragon是龙 fly是飞 fly也可以是苍蝇 如果说翻译成是龙蝇还好一些 他就说一个龙飞 原中国驻马耳他 葡萄牙大使 过家鼎 采访: 他听人家美国人的发音 他都听得懂 我们 有些话来不及听 听不懂 也来不及记 他能够听得懂 而且记下来 回来校对的时候 他记得比较全 凭记忆的 12、由于英语交流能力过人,冀朝铸很快成了和谈代表团英文速记的佼佼者,在谈判桌上,冀朝铸意外的发现自己美国的同学在对方阵营中,然而时过境迁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采访; 有几个跳蚤爬到我的身体里去了 对桌坐着一个又是我一个中学的同学 突然间 跳蚤从我袖口里面跳出来了 大家都看这个跳蚤 大家不敢说 更不敢笑 谈判桌是正摆在停战线的线上 谁都不许过去 跳蚤自由自在就跳过去了 谁都不敢动 那是种十分滑稽可笑的情况 是在非常严峻的情况下的 又非常滑稽可笑的场面 13、许多年以后,冀朝铸的那位美国同学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他在板门店也发现了自己的同学冀朝铸,虽然没说一句话,但他们都见证了那段中美关系充满坎坷的历史 采访: 停战谈判 最后签字 签字的时候 我和冀朝铸也去了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 因为人数很有限 参加签字仪式的人数很有限 我们去的人也不多 我们两个人就去了 当时 准备和美国人签完字 他(美国人)就讲话 但是那次十分钟就结束了 两个人一坐 南日和哈里森往那一坐 十八本签字本子签字之后 互相都不看一眼 也不握手 什么表示都没有 站起来就走了 这个签字仪式就结束了 这批人在具体谈判过程中 就慢慢的锻炼 培养 开始做记录 慢慢的做翻译 这批人再回到北京 回到外交部以后 成为了早期外交部的比较好的外交工作者 15、1953年7月,持续了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终于结束,冀朝铸因为出色地完成了打字、速记任务,荣立三等功。更重要的是,他优异的表现从此进入了一个人的视野,那就是周恩来。 第三部分 16、在朝鲜战争停战协定里规定,停战后交战各方将共同召开日内瓦会议,讨论政治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新中国代表团在备受瞩目下以全新的面貌第一次亮相于国际政治舞台。冀朝铸被周总理挑选入代表团担任速记工作,真正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 17、18、在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精湛的外交技巧结交了许多朋友。而美国企图把中国代表视为根本不存在,有当事者回忆,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竟然拒绝同周恩来握手。 采访: 尼克松第一次到中国来 要表示 他要改变杜勒斯过去对总理的侮辱 所以他下来之前 他的脚还没完全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 他的手就伸出来了 一下来就紧紧地跟周总理握手 我那个时候是翻译 19、多年以后尼克松的女儿送给了冀朝铸一张珍贵的照片。她在照片上写道:冀朝铸在这个历史的瞬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能够亲眼见证非常重要的中美关系,从敌对到逐步解冻的过程,对一个年轻的外交官来说是幸运的。这样的亲身经历是冀朝铸今后外交生涯中可贵的财富。 20、由于冀朝铸有着出色的英语能力,周总理开始试用他给自己做翻译,面对要求严格的周总理冀朝铸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采访: 我应该翻译的一句话 我漏了 没翻 结果另外一个翻译 稿子念出来了 我就以为可以混过去了 不用翻了 周总理很严厉地跟我说 小冀你没有说实话 不仅如此过了几天在外交部 他作为外长的时候就专门点名 虽然没有点名我 我当然知道是指我 从今以后 我下定决心 任何情况 决不向组织再说半句假话 采访 他在努力学习中文 他的翻译有一个好处 就是对原文的理解很深 外国人讲话他都听得懂 英文不管是什么腔什么调 印度的非洲的英文 他都能听懂 他讲中文呢 当然他中文的文字不好 但是他的口语还比较清楚 声音洪亮 文字很简单 用简朴的文字 总理能够听得很懂 通顺易懂 21、从日内瓦会议到斯诺来访,近十年的磨砺使得冀朝铸的翻译水平不断提高,他已从一个在美国生长的洋娃娃成长为周恩来身边出现次数最多的高级翻译。 采访: 我初步估算了一个 我给周总理当速记工作 大概有三百多场次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 是冀朝铸同志当翻译 22、1963年12月,冀朝铸全程随同周总理访问了亚非欧十四国,后来在给这次历时70天的出访做总结报告时,周总理专门表扬了他在这次访问中的作用。 采访: 周总理对我特别好 不是说宠着我的好 而是非常非常严厉 但是呢 又真正像一个父亲一样 比如说 我忙着翻译 没法吃饭 总理用他那受伤的手 摇摇晃晃 夹一块肉放到我的碗里 那个时候 他坚持翻译要坐在他的桌子上 过去不坐在他的桌子上 现在也不坐桌子上 就那个时候 采访 我觉得首先不能笼而统之的叫做翻译生涯 如果说我是一个普通的翻译 恐怕对我后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无非就是我的英文和中文 有所进步 但是我是给周恩来总理当翻译的 这样就使得我有这样一个难得 特殊的机会 来直接地了解我们国家 17年中的政策的演变 这对我来说 帮助太大了 24、冀朝铸在给周总理担任翻译的同时,还经常担任其他领导人的翻译工作,尤其是给毛主席翻译他引经据典的词句时,他感到有相当的困难。 采访: 我给他当翻译 也给毛主席当翻译 毛主席的话 谈论之中 经常引用一些中国历史 引用的多数来自《资治通鉴》 所以给毛主席当翻译 他就要求看《资治通鉴》 实在抱歉 我看是全看完了 但是看懂 恐怕三分之一也不到, 25、随着时间的推移,冀朝铸也渐渐迈向翻译事业的顶峰,在1970年国庆节的庆典上,毛主席邀请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作为翻译的冀朝铸看到了中国向美国发出的友好信号。 第四部分 26、1971年7月9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取道巴基斯坦来到中国,冀朝铸陪同叶剑英元帅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军用机场迎接了基辛格一行。随着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中美双方同时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尼克松即将于1972年5月前应邀访问中国。仅仅过了7个月,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正式访问中国。当尼克松和周恩来的手友好地握在一起时,互相敌对了二十余年的中美关系也在慢慢的冰雪消融。在尼克松访华的8天时间里,冀朝铸全程参与了翻译工作,他也许没有想到在时隔20多年后,自己和美国又有了深刻的联系,没想到能够见证《上海公报》的诞生. 采访: 当初 因为我们这些新翻译 外交部的领导对我们的水平还不是很放心 所以也派一些老同志去保驾 我记得有一次 挪威的外长去访问 我为他做翻译 就是冀朝铸在那保驾 完了以后 他对我们说一说 哪些地方翻得不够准确 或者什么地方需要注意 怎么改进啊 给我们言传身教 还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也给我们很大的影响 就是非常严谨 作风非常严谨 工作态度非常认真 一丝不苟 真正做到了信 达 雅的结合, 27、尼克松的成功访华是中美建交的基础,1973年2月,周总理亲自挑选了冀朝铸等作为首批外交官赴驻美联络处工作,当时代表团的地址选在了“五月花”旅馆。 采访: 刚到美国要找房子 只好找美国人给我们提议了 他们就提议了个 “五月花” 我们觉得很好玩 也很不错 就接受下来了 为什么呢 因为五月花嘛 第一批到美国的英国移民 坐了叫五月花的船 所以旅馆叫做“五月花” 第一批到美国去的中国外交官 28、与20多年前来美国不同,冀朝铸的这次美国之行有了个响亮的身份: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官。 采访: 当时是这样的 使馆里面规定就是说 重要的文件 英文的定稿 由冀朝铸来定稿 我们对他当然是很敬重的 他的外文确实是非常好 口译非常地道 美国人也是非常欣赏的 所以那个时候有他在使馆里头 由他来为英文定稿 对我们来说 是受到很大帮助的 29、1979年元旦,中美双方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随后邓小平副总理首次访问了美国。冀朝铸自1973年赴美之后,作为邓小平的翻译又一次来到了美国。那一年他已年过半百。 30、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领导人的第一次访美,邓小平在美国的活动格外引人注目。由于翻译冀朝铸在美国长大,是哈佛大学的学生,美国的新闻界也就对他很感兴趣。邓小平成功访美后,外交部随即任命了冀朝铸为美大司副司长。 31、仅仅过了两年,1982年3月,冀朝铸的脚步第三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这一次他被任命为驻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协助大使开展工作。主要是对美国国会、美国国务院、以及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展开工作。 采访: 要做反华议员的工作嘛 那么反华议员的工作可不好做啊 要了解它 而且让人家也能够接受你 所以一些反华议员的工作 冀朝铸同志去做 就是他对美国前总统布什 对基辛格关系都很熟悉 经常有些重要情况 他去摸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秘书长 江承宗 采访 我记得刚去 他就带着我走访了 好多个美国的参议员 众议员 当时中美之间有一个《和平利用核能的协定》 1985年我们就跟参议员谈 众议员谈 我就跟着冀朝铸干这个事 做了以后 果然还有效 双方辩论的很厉害 赞成的 反对的 但由于 我们做过工作 美国众议院的外事委员会的主任 当时他大声疾呼 他说 中国 这个协定是好 最后是美国国会当时是同意 通过这个 《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协定》 33、从一个九岁的孩子到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从一个初到美国住在贫民窟的小难民到一位享誉美国政界的中国高级外交官,冀朝铸有大半的人生都与这个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目睹了两国相互对峙的过去,亲历了两国关系解冻的过程,也走过了两国交往中坎坷的路途。当1985年冀朝铸离开美国的时候,中美之间的关系正在蕴育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五部分 34、冀朝铸在出任驻斐济、兼任驻瓦努阿图和基里巴斯三个太平洋岛国的两年大使后,即将迎来他外交事业的有一个高峰。 35、英国,一个优雅的国度,它与那段屈辱的中国近代史有着深刻的关联,而它又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之一。座落在伦敦波特兰大街上的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和这个古老的国家一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历史和故事。1896年10月,孙中山先生就被晚清政府关在这里两个星期之久,后经英国朋友解救才幸免于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驻英大使馆就设在这幢孙中山蒙难过的小楼里。 36、1987年新任驻英国大使冀朝铸乘坐着英国政府专门为他配备的马车,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了国书,他将迎来一段新的旅程。 采访: 过去 在美国的时候虽然不是大使 但是高级外交官 如何打开外交局面 第一要素是要尽量地找最高的领导 再一个 要知道这些最高领导他们的爱好 他们关心的是哪些问题 要非常地熟练 37、随着中英关系的不断发展,在冀大使的努力下,1989年大使官邸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她就是首相撒切尔夫人。 采访; 如果跟首相搞好关系的话 中英关系也就更容易搞好了 大使的主要任务 就是要搞好两国之间的关系 促进两国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 能够把一位首相请到自己的官邸 这样信任感就自然而然更加加强了 38、39、撒切尔夫人做客中国大使官邸这样的举动,无疑大大推进了中英关系健康的发展,在冀朝铸担任驻英国大使这三年时间里,有许多英国政要先后被邀请到这里,冀大使充分发挥了他积累了30多年的外交才华。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曾经从对外影响力、分析能力、工作作风等五个方面分析过在伦敦的各国使馆。中国和美国使馆并列第一位。在经济方面,冀大使任职期间,英国超过了意大利和法国,一跃成为中国在西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率高达两成左右,冀大使无疑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三年的时光是短暂的,对于已是六十岁高龄的老外交官来说又是宝贵的,冀朝铸将自己为祖国外交事业效力的最后时光留在了这里,留下了一段圆满的回忆。 40、1991年,经中国政府推荐,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任命冀朝铸为联合国副秘书长,主管联合国技术合作发展部。已是满头白发的冀朝铸又将为全世界继续发挥他的能量。 采访: 中国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所以必须有一个副秘书长 这个副秘书长搞什么工作 有关国家 是有权力提出建议的 中国这个副秘书长是不是也搞一搞 专门关照世界各个发展中国家的 发展情况 这样的话对全世界穷国家是可以起到好的作用 所以我就搞了五年这个工作 41、五年来,冀朝铸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发展中国家技术项目合作的发展,当时卢旺达在内战后行政机构和基础设施遭到极大破坏,冀朝铸主管的部门立即为其聘请了专家,协助他们重建家园,同时帮助培训政府官员,制定重建计划。然而足迹遍布了五大洲的冀朝铸根在东方,根在中国。 42、44年过去了,冀朝铸结束了曾经风起云涌的外交生涯,他和他所经历的那些令人难忘的片段,像一张张珍贵的相片飘洒在不断延展的时空中。飘进了新中国外交事业永恒的记忆里。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