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首部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将登陆央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03:50  重庆晚报

  大型纪录片《森林之歌》将于12月1日在央视一套开播,这部模仿BBC《地球脉动》等国外自然类纪录片的作品,历时3年,并在林业部、财政部的1000万投资支持下成为了中国第一部自然类商业纪录片。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森林之歌》摄制组更是抛出了“用猴子讲哈姆雷特的故事”,“用老虎讲李尔王”的新奇观点,让人们对这部即将播出的大作充满期待。

  但与此同时,摄制人员披露的某些拍摄细节也被部分网友诟病。昨日,该纪录片自然篇的总导演、央视《见证》栏目的著名制片人陈晓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对网友的质疑作出了真诚的回应。

  为每人买了80万保险

  据了解,目前经过剪辑的《森林之歌》共有11集,每集52分钟,其中自然篇9集。尽管节目的总时长加起来仅有500多分钟,但陈晓卿透露,他们总共拍摄了一千多天,累积素材也达到了3万分钟,因此实际上,本次播放的内容还不及拍摄内容的六十分之一。

  为了与动物近距离接触,摄制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当起了“特技”演员,上树、乘坐三角翼模拟鸟眼,在沙漠里搭起5米高的脚手架拍鸟巢……陈晓卿告诉记者,摄制组为每一位成员购买了高达80万元的保险,有趣味的是,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来自动物的威胁并不大,“外国的资深制片人曾教我们如何对付凶猛动物,但他们太不了解,中国的大型凶猛动物现在变得比《武林外传》里的李大嘴还低调,等个狗熊老虎什么的,动辄就是十天半个月,连拍金丝猴都得雇十几个人上山往一块儿赶。”

  至于“用猴子讲哈姆雷特的故事”,“用老虎讲李尔王”,其实就是更多地把动物的行为拟人化理解,比如猴群中的权位争夺,整个过程就如一部人类的《王子复仇记》。

  坦言工作中有失误

  之前在接受采访时,摄制组曾透露,由于摄制组的干扰,一对正在孵化的黑鹳被吓跑了,留下四个嗷嗷待哺的小鸟。为了吸引大鸟回来,摄制组甚至还抱走了其中的两只放在老乡家中。这一细节也迅速引起了部分网友的不满,认为“明明知道黑鹳珍稀还这样去干扰它们繁殖,这样的自然纪录片画面再唯美,也是非自然的。”

  对于网友的批评,陈晓卿非常诚恳地表示:“这次中国第一次野生动植物纪录片的大规模拍摄,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工作上的失误我们也很遗憾,但大家倡导环保的出发点应该是真诚的。至于这部片子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观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记者 巫天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