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央视导演郭霁红畅聊人生 首谈“美国惊魂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17:21 金羊网-羊城晚报
郭霁红写真 水仙花·郭霁红(blog,郭霁红吧) 颜色:米黄色 花语:温柔优雅的感染力 从2004年上海的“浦江月·中华情”、2005年武汉黄鹤楼脚下的“江城月·中华情”,到去年厦门的“海峡月·中华情”,再到今年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举行的“山 庄月·中华情”,每一年的中秋晚会(中秋晚会吧)都在不断地给人惊喜。人们越来越惊诧于它的大气纯美和深情雅致。作为一档和《同一首歌》(blog,同一首歌吧)定位相似的大型华语演唱会,在《同一首歌》滞步不前的今天,不断让人耳目一新的《中华情》被人评论为“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它的操刀者,正是被人们称为“美女导演”的郭霁红———现任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高级编辑、《中华情》节目总导演兼制片人。 1 80万元做出500万元效果 “谢天谢地,我没有疯掉。”郭霁红说这话是在2005年作为总导演,第一次完成秋晚这个浩大工程后的真实想法。“春节晚会(春节晚会吧)是在中央电视台的大演播室里举办,所有的录制设备都是事先安装好,而中秋晚会的直播现场却完全在露天环境里,直播窗口开在外地,电视转播和灯光音响等设备全都需要临时安装,多条电缆线路就在千万观众脚下,但凡有一点考虑不周,后果不堪设想……谁能想象开播十几个小时之前我还披头散发,像个发怒的狮子一样全场咆哮?” 郭霁红称,对自己的事业“总是有着异乎寻常的激情”。央视国际频道开播5周年之际,台里将《跨越星空》庆祝晚会导演的任务交给了她。“当时台里只给了80万元经费,但我就是使劲想,在艺术上做文章,最后完成了一台具有500万元效果的晚会。那时我母亲见我总是早出晚归、十天半月见不到人,就不解地问我:‘你是不是能力不够呀?别人怎么都不像你这么忙?’” 2 打杂岁月苦练基本功 1988年,郭霁红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毕业,凭着优秀的“硬件”成为班里唯一被央视选中的毕业生。毕业后的郭霁红没有像她的同学那样,在地方台拿起指挥棒“进入状况”,而是做了助理导演。“我很多同学刚毕业半年就做起30多万元的大晚会了,我毕业两三年了还处于助理导演的打杂状态,那会儿觉得特没面子。” 这样的日子过了四五年,刚毕业时的雄心壮志被打磨得没了棱角。“那时我遇到一个老导演,他说电视是一项实践积累的工作,需要一种灵性、一种感悟,更需要耐性和韧劲。”郭霁红顿悟了,她慢慢沉下心来苦练基本功,从摄像到编辑,从文字到策划,郭霁红像海绵吸水一样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电视编导技术。 1993年3月,中央电视台在厦门举办云集了周华健(听歌,周华健吧)、张信哲(听歌,blog,张信哲吧)、毛宁等众多歌星的“海峡之春演唱会”,郭霁红出任总导演,这次如履薄冰的执导成为她事业的一个全新起点。 郭霁红的导演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她首次谈起自己执导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意外———1995年年底,郭霁红被台里指派为“第一届海外华人春节晚会”总导演。在曾经颁发过奥斯卡(奥斯卡吧)奖和格莱美奖的洛杉矶帕萨迪娜歌剧院里,3000个 座位座无虚席,海外华人欢聚一堂共庆中华新年。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工作人员拿了所有的素材回驻地赶编一条新闻时,他们发现看了30分钟后录像带竟然没有任何图像!大家得出的结论是:向美国方面租借来的录像设备老化导致了这场事故。郭霁红马上意识到事态严重,当即告知领事馆并向国内领导汇报……领导指示,5天之后必须保证在央视如期播出。一场不同寻常的补救重拍行动开始了———重新通知所有演员,上百个打向世界各地的电话在这夜响起。考虑到外交影响,郭霁红对演员方面的解释是“因没排练,画面混乱,所以必须再来一遍”。她回忆说:“深夜3点,我们打破剧院老板的美梦,询问他这两天剧院是否已租出,我们又火速前往北美电视台恳求借用新闻素材,以减轻补拍的压力。那种紧张活像搞地下工作一样。”一切事情安排妥当,已是第二天的黄昏。第三天,一场没有任何观众的晚会悄悄地开始了。 想起这件事,郭霁红仍心有余悸:“那是我工作以来最艰苦、最紧张的一回。” 4 事业第一 家庭第二 郭霁红有一个幸福的家,丈夫事业有成,对她百般疼爱。尽管事业上有了点成就,但她回到家仍是个拿着蛋酥卷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的小女人。谈到怎样协调家庭与事业的关系,郭霁红显得很无奈:“说实话,只有在一个节目做完了,什么节目都没有接的情况下,才是感情放在第一位。只要接了晚会,那真是没空去想。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协调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只能说家庭闹矛盾了赶紧过来灭火,熄火后还得赶紧回去忙工作……”她说:“我先生事业比较成功,家庭经济上没有问题,他也劝过我回家做轻松安乐的全职太太。可我做不到。我觉得哪怕再苦再累,工作是快乐的,而且能给我带来成就感和充实感,心理上的那种满足,是给你任何金钱和财富都比不了的。为了喜欢的事业即使有所损失,也是值得的。” 对于“《中华情》将要取代《同一首歌》”的传言,郭霁红的回应则是淡淡的:“《同一首歌》和《中华情》,两个栏目不存在竞争,现在各有各的隶属关系、各有各的制作和播出渠道,各有自己鲜明的定位和理念。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郭霁红事业爱情双丰收 【她绝招】 做节目 不忘“魂” 说到做节目的心得,郭霁红说:“我一直记得老师的教诲。记得一次作业写一篇散文并进行配乐录制,我写的文章情感细腻,辞藻比较华丽,后来导师对我说,辞藻的堆砌是很空洞的,你可以用 华丽的辞藻,但应该服务于你表达的思想。好的散文应该归纳出一些哲理的东西,看完后让人有一种收获和感悟,文章应该有一个‘魂’。所以直到今天,我在做文艺晚会时总不会忘记这个‘魂’字。” 本报记者 肖执缨 实习生 吴奕 通讯员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