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被指过于沉闷 黄奕突破外表最成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17:54  新闻午报
《家》被指过于沉闷黄奕突破外表最成功(图)

黄奕在《家》中的突破外表最成功

  作为开年大戏,根据巴金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家》同时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地播出,目前播出已过半。记者昨天分别向正播出该剧的上海电视剧频道和浙江教育科技频道(杭州)查询,结果发现两地的收视率均处于中下水平。

  其实,纵观《家》的整部戏,演员阵容强大、制作水平精良,美中不足的是剧情过于沉闷。一部经典名著固然有其改编成电视剧的诸多理由,但若其剧情不能符合黄金档观众的收视习惯,只能说是“赢了口碑,输了收视”。

  故事篇

  剧情有点闷

  2007电视剧版《家》的改编历时5年才完成,并创下文艺类型影视剧拍摄成本纪录,去年年底其尚未开播前,就已经获得了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授予的本年度“优秀电视剧”的荣誉。无论从制作班底还是演员阵容来说,《家》的确无愧于这个称号,开播前电视台滚动播出的宣传片花也能给人一种非常唯美的感觉,这都是吸引观众去看这部剧的因素,因此《家》在电视剧频道开播的收视率一度冲上了5.8%%。

  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其收视率却一路下滑到4.5%%,最低只有3.8%%,这与电视剧频道之前播放的同是年代戏的《爱无悔》(爱无悔吧)几乎相差了5个百分点。电视剧频道有关负责人表示,造成《家》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还是其剧情不够吸引人,情节上缺乏足够的戏剧冲突,节奏缓慢,加上整个《家》的故事都充满一种压抑的气氛,令不少观众看后认为其“故事很闷,不是很吸引人”,而且“娱乐性差了点,太严肃了。”

  制作很精致

  作为剧情片的《家》也许并不吸引人,但作为一部诠释经典名著的文艺片,《家》在画面和音乐上的处理则获得不少好评,“很有原著精神”。

  执导《家》的导演汪俊之前拍过不少海岩(blog,海岩吧)剧,本来就以画面优美著称。观众评价称,《家》的画面虽以压抑的暗色调为主,但却显得很干净,很有层次,“机位缓缓地移动,侧拍、俯拍、仰拍,虽然变化多,但一点都没有感觉在单纯地追求绚丽。它只是迎合着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心情,不动声色地打动着你、牵引着你的目光和心情,这一点非常佩服导演。”

  此外,音乐也是该剧的一大亮点,舒缓时音乐如清风拂面,澎湃时音乐又仿佛在撞击观众的胸膛。有网友评论道:“这部电视剧之所以打动人,音乐绝对功不可没。随着剧情的展开和矛盾冲突的出现,音乐总是不露声色地渗进你的心里,左右着你的感觉,和画面和人物和剧情完美统一。”

  因此,从很多细节上都可以看出,《家》的主创人员创作态度严谨,无论是编导演、或是摄影、服装、配乐,都精益求精,绝不敷衍和糊弄观众,就冲这点对观众的尊重,在时下烂片泛滥的电视荧屏也不多见了。

  演员篇

  此次《家》采取全偶像阵容来诠释一部经典名著,演职人员都倍受考验。从观众反馈情况来看,黄磊(黄磊吧)黄奕(听歌,blog,黄奕吧)陆毅(听歌,blog,陆毅吧)李小冉(blog,李小冉吧)等人的精彩演绎纷纷深入人心。值得一提的是,在开拍前最不得电视台和导演认可的黄磊和黄奕,反而成了观众眼中最出彩的两名主角。

  黄磊角色内心最丰富

  《家》开拍前,选择黄磊扮演其核心人物大哥觉新,一些电视台并不认可,有人觉得黄磊已经过了创作最高峰,巴金的女儿也认为黄磊有些太胖了。

  然而在《家》中,观众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黄磊,他将高家长孙的那种犹豫、无奈、彷徨的性格命运演绎得淋漓尽致:他有哈姆雷特式的犹豫,其内心的矛盾和搏斗也是《家》的所有人物中最丰富和最激烈的。

  观众点评:“黄磊的表演很到位,他眼里的泪,低声啜泣,经常嗫嚅却不去表达、不去争辩的嘴唇,收胸低头的坐姿,这些细节都能让人感觉到这个人物内心对命运的屈服。瑞珏死后的那段嚎啕,以及最后一集看到觉慧要走的那些表演非常细腻打动人,让人同情、叹息。”

  黄奕突破外表最成功

  相比黄磊版觉新,陆毅版觉慧、李小冉版梅,黄奕版瑞珏则是从外表看上去最不像原著人物的人物。因为她蹦蹦跳跳的“小燕子”形象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即便后来她成功诠释了《长恨歌》(长恨歌吧)中性格复杂的王琦瑶,但最初选她来扮演端庄大气的瑞珏,还是得不到导演汪俊的认可。最后在制片人马中骏的力挺下,黄奕才得以保住了这个角色。

  也许正因此,黄奕对这个角色的诠释才更用心。不少观众认为,相比剧中的其他女演员,最不像瑞珏的黄奕,其实给人的印象最深刻。而从《长恨歌》到《秋海棠》(秋海棠吧)再到《家》,黄奕显然也希望自己能在戏路上有更大的突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我很想尝试不一样的角色。如果老是在原地踏步,演技就很难提高,自己也不会很快成长起来。”

  观众点评:“黄奕将瑞珏的贤惠端庄都表现了出来,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瑞珏的平凡而伟大,尤其是瑞珏对觉新的爱,是如此绵长深厚。她因爱存在,为爱坚强,她那么善良,但也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让人扼腕叹息。”

  记者手记

  我们应怎样向名著致敬?

  耗费五年、花费巨资、长达21集的《家》无论从演员阵容还是制作水准来说,都让人挑不出什么太大的毛病,然而其在收视率上的表现平平却不由引人深思,像《家》这样在特定年代下产生的具有深刻时代烙印的经典,在今天来看是否还有翻拍的必要?

  巴金的《家》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在那个气氛沉闷的年代率先喊出了反封建的口号,号召当时的年轻人努力冲破旧思想,但在今天看来,这个主题显然已经与时代错位。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导演汪俊已经对2007电视剧版《家》的主题作出了合理的更改,由反封建主题改为爱情主题,然而在情节上又不能偏离原著太远,由此造成了《家》的剧情显得过于沉闷、并不符合当下黄金档电视剧追求情节刺激的收视习惯。

  如此一来,《家》翻拍的意义何在?如果说是让年轻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品和作家,电视剧中让《家》成为经典的主题已经更改,还不如让年轻人去找原著来看。而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家》又缺乏吸引观众的戏剧元素。由此,《家》的重拍更多是在用优秀的演员、严谨的制作来向大师致敬。潘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