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士兵突击》收益约20% 无缘各地排行榜前10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02:56 南方都市报
2007年《士兵突击》(blog)成最热电视剧,备受网友追捧,全国媒体均大力报道。然而2008年的今天,制片方却并不能扬眉吐气地坐享剧火了带来的精神与经济的双重收益。因为《士兵突击》本身卖片就没能赚到什么钱,雪上加霜的是至今还被各电视台拖欠了一半的钱款。这部最火的电视剧没能收到与其价值相符的收益。而原班人马打造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却受到了不同待遇,刚刚进入拍摄阶段各大卫视已经排队购片了。是什么导致了这两个片子截然不同的命运呢?又是谁挡了《士兵突击》的财路呢?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齐帅蔡丽怡 [诉苦方《士兵突击》] 卖片难收钱更难 苦难经历1:卖片卖了1年多 2006年,《士兵突击》还处于卖片阶段的时候,制片人张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购片的那套规律都套不上《士兵突击》,电视台不知道观众会有什么反应。主要对这个题材的认知不够。当时绝大多数电视台不看好这个片子,有的在审查阶段就被否定了。给我的理由也是各种各样,有的给出的原因说这个片子形式大于内容。”为此,卖这个片子制片人费尽口舌,解释说明,到最后虽然全国各台大概都购进了该片,但卖片过程长达1年多,许多台都是先观望其他台播出效果然后再买进的。 苦难经历2: 收益只有20% 《士兵突击》这部风光在外的电视剧实际收益并不比一个投入低、拍摄周期短的家庭伦理戏更高。制片人吴毅、张谦均称该剧只是收回成本,没赚到什么。《士兵突击》投入1200万,吴毅称其收益大概在20%:“一个片子如果收益不到20%那基本是赔的,因为还有很多运营成本,20%也就是平手”。张谦透露,一个投资只有600万-700万的家庭伦理剧常常能一集卖到70万-80万,20集就能卖到1400万-1600万,收益高达50%以上。而家庭伦理苦情剧正是各地电视剧排行榜上排位靠前的宠儿。 苦难经历3: 片款被拖欠 “主要问题是片款被拖欠,其实这也不是《士兵突击》一个剧的问题,很多剧都会被拖的,有时候一拖就是几年。还是希望大家都遵守规则吧。”吴毅对此表示很无奈,“人家都以为做电视剧很赚钱,其实很难,现在所有电视剧制作公司盈利的大概只有15%,内地每年产14000集电视剧,播出的才7000集,这意味着一半的剧是血本无归。制作公司经济风险很大,因为演员、导演、编剧的酬劳都是提前定好的,个体不承担风险,风险都压在公司身上。” [背后黑手] 收视率是最大障碍? 收视人群:主流收视不高 《士兵突击》价值与收益不成正比的情况让许多制作公司感到困惑、迷茫。慈文公司老总马中骏在SMG(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2008电视剧制播年会的讨论会上忍不住提出《士兵突击》这样的剧我们到底敢不敢做的问题。 “我也想做《士兵突击》这样的剧,但是我了解这个剧收视在主流的观众群里,无论在地面还是在上星或者二播都是不高的,我问过各台的朋友,如果再出现《士兵突击》这样的剧的话,你们会不会买?同志们很令我沮丧地告诉我,不会买。” 据悉,《士兵突击》早在2006年12月26日就在陕西电视台一个覆盖省内的频道首播,首轮获得了2.4的收视率,2007年虽然在全国各地几番播出,但其收视率并未进入各地收视榜年度前10名。而在网上发贴的网友说他“是通过DVD碟片看的这部电视剧”。可以说《士兵突击》最初的人气是靠网络而不是靠电视台聚集的。 广告商: 只看收视率 某电视台购片部负责人如此解释:“广告商不看你口碑如何,他们只看收视率,大部分电视剧没有点(收视率点数)就谈不上影响力。所以对预期收视率不高的电视剧,电视台很难花大价钱购进,即使质量非常好。”而当时SMG购进《士兵突击》时对其收视率并不太看好,只是出于爱护之心买下了这个风格特殊的剧。 结论:《士兵突击》好口碑显然敌不过收视率这个硬指标对市场的影响力。《士兵突击》、《奋斗》(blog)、《金婚》三部去年受到高评价的剧,只有《金婚》获取了高收视,其他两部收视率平平。在SMG制播年会上出示的收视率资料显示,《士兵突击》、《奋斗》根本无缘进入各地年度排行榜前10名。 ■相关案例 《我的团长我的团》有钱赚 《士兵突击》的遭遇显然让人连带关注原班人马正在打造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否也会有同样困境。制片人吴毅称对这个剧的经济效益相当有信心。记者得知,《我的团长我的团》根本不用大力推销,已经有数家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卫视在排队争购这个剧了。但其原因并非只是“《士兵突击》火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受益”。SMG购片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愿意用更高价钱买进这个剧是因为抗战题材在各地还是有收视保障的,况且该剧不像《士兵突击》是清一色男人戏,加入了感情线,电视台更有把握这个戏会更贴近主流观众群。
【士兵突击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