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独家对话导演孙周 男主角定位是都市版许三多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2日11:28 新浪娱乐
![]() ![]() 孙周 新浪娱乐讯 导演孙周说不满意出来的镜头感,说资金有限,很多他想达到的东西没有做到完美,已经花了很多钱有点对不起制片人。聊到23年后重新操刀完成的电视剧作品,他话不多更期待观众的评价。 剧本很好 剔除老套 我第一次做这么长篇的东西,有点吃不准,所以经常要问身边做这些的朋友。作家顾伟丽的剧本写的很好,但当时第一印象觉得稍微有点老,我也知道她努力往时下年轻人喜欢上靠,但还是会不自觉地带出很多属于她那个年代的东西,比如《致橡树》这首诗,最开始我们觉得是不是跟30岁以下的年轻人把距离拉开了?后来看完剧本我发现这首诗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底蕴的东西,这种东西不敢动也不能动,这就是这个戏的特点。 基调很青春,很情感,糅杂很多 宣传材料说该剧主打爱情,但我觉得不是单单做爱情的,也许当初作家希望写一个生死恋的故事,不由自主地带着很多那个年代的记忆。正因为这样,才显得更纯净一点。但绝对不是简单几笔写几个恋爱中的男女,我要的是一种命运感,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极致是个很难形容的词 我把这种感觉做得比较多,包括吴秀波演的康凯这个人物寄托很多我个人的感受,我直觉老百姓会喜欢这个人物。最后是一种价值观的确立,现在社会那麽浮躁,当大家不约而同地奔钱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些东西会失落掉,那个是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挣钱吃饭之外是不是还包容很多别的事情? 戏里面的三类人我要找到共同的东西 这个戏分属了三种人,一个是保姆,浦蒲(blog)扮演的萧晓牧这样,但最后成功的。一个是康凯这样的,大学毕业,青春萌动,立志做一番事业的。还有功成名就,拥有财富,又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孙淳扮演的丛原这样的。这三类人原本拉得非开,原作里对孙淳演的这个人物是多多少少有点贬义,但我觉得这三个类型的人物是不是都有善良,悲悯之心?都有善恶的标准呢?在这里做一些安排,我希望去找共同的东西,能让所有的人变得很松弛的东西。 吴秀波的定位就是城市许三多 一开始我给吴秀波定的调子是这样,他老不自信,问我导演有这样的人吗?我说你就演吧!那会还没有许三多呢,吴秀波饰演的康凯就是城市版的许三多。总的来说作为导演,我想要把善良的东西放大来看。 年代感在这部戏中表现不强 年代跨度我觉得是现在电视剧制作中的弱势,是我一直要去回避的。我是说视角部分,非常强的话成本太大了,基本上手机,广告牌尽可能滤掉。 选演员是第一眼的感觉 我见到浦蒲觉得身上有质朴的一面,尽管她是上海人,我要找两个空间的感觉,乡下人,城市人,这对人物改变蛮大的。我还需要专业点的,我们没有成本去训练演员。几种因素促成了我用她,当时也试了几个一线,我不喜欢,觉得演不了这个人物。我很喜欢这一组演员,最起码接受我这个观念,用心只做这一部戏,绝对禁止串戏什么的,大家一起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步调一致,这个我觉得很重要。 我期待给观众带来松弛的感觉 我曾经说过如果是两口子看到最后有这样的感觉“钱也不需要很多,如果两个人一起努力,其实生活很幸福的。”不需要大家痛哭流涕什么的,现在生存很紧张的,有点小的共鸣,松弛一下就够了。 文/刘杨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