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坚强同行》关心儿童 干预灾后儿童心理危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11:31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今天,笔者从湖南卫视抗震救灾特别节目《坚强同行》成都直播室了解到,对幸存者特别是幸存儿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让孩子们的心灵和身体一样尽快康复,成为医生们目前重要的工作。昨天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儿童外科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一起接受了灾后第一次心理干预救治。 周玉烨是汶川地震后的幸存者,现在住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儿童外科接受治疗,小玉烨激烈的情绪反应,常常令妈妈感到束手无策。今天晚上七点,医院要为住在这里的孩子们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玉烨的妈妈和其他孩子的家长一起提前坐在心理治疗室里,替孩子先上一堂心理辅导课。 心理专家在上课时告诉家长,对待孩子不要太多地说教劝慰,不要告诉他太多,大人们可以通过更多的躯体的接触,抚摸他抱抱他,是非常重要的。专家介绍,对急性灾难后幸存的儿童进行心理干预通常有两个步骤,首先是对家长进行集体抚慰,其次是对孩子进行小组团体抚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黄颐还告诉家长们,孩子们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家长们应该接受孩子的反应,并帮助孩子们走出灾难的阴影,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今天是这些幸存的孩子们灾后第一次接受心理干预治疗,心理专家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小名,并用彩色的画笔画出自己心中最美丽的画面。 四十分钟心理危机干预课程过后,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个游戏永远不要结束,成了他们共同的心愿。 各界观点:如何灾后重建: 今天,“全国哀悼日”进入第三天,人们逐渐从巨大的悲怆中,重新站立起来,大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更好的投入灾后重建的工作中去。节目组也从网络、报纸等渠道中,收集了一些观点、意见。 1 苏幼坡:先建“简易城” 《京华时报》今天援引了唐山灾后重建专家苏幼坡的观点说,四川的灾后重建,可以考虑先建设一座简易的城市。简易城市的出现,有助于给受灾群众一个过渡性安排,可以修复他们的心灵创伤。 2 天涯社区:四川灾后重建,应该大力发挥民间力量, 天涯网友恒威发表文章称,四川灾后重建,除了政府的主渠道外,还要发挥民间力量。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力量也积累很多,民间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爱心人士可以通过诸如同学会、车友会等组织,用团体救助的方式帮助灾区群众。 3 北京晚报:理性对待灾区孤儿领养 《北京晚报》提醒,爱心人士一定要理性对待灾区孤儿的收养。认领震地孤儿,不是一件短期的善举,不能头脑发热冲动而为,领养人不仅要有充沛的爱心和奉献愿望,更要有强大的责任心、有包容理解的恒心。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 4 舒明武:建“汶川大地震纪念公园” 一名叫舒明武的重庆网友建议说,应该建设一个汶川大地震纪念公园。这个纪念公园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能为重建中的汶川,提供一种强有力的自我造血机能。作为见证全球华人共同抗灾的载体, 汶川地震纪念公园可以吸引全球华人前来瞻仰。 《坚强同行》杂志评论抗震救灾 杂志素以评论取胜,今天节目从新出版的和即将出版的杂志中,收集到一些与汶川地震的报道有关的文章,看看他们都有哪些独特的视角。 《伟大的透明和国家的成人礼》,《新周刊》的封面标题总是发人深思。该期杂志集中了大量的评论。总的观点是,汶川地震,对中国人来说,是一次生命教育,也是一次灾难教育;是一次情感教育,也是一次传媒教育。从政府的应急反应到国际救援队的进入,从对传媒的透明到社会各界的支援,我们都可以说,这是一个国家的成人礼,是一个国家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联生活周刊》杂志社派了大量记者到达地震现场。因此当期以《汶川地震的举国大救援》为报道主题。一篇评论倒是值得深思:《从网上的海量信息到有价值拯救》。互联网在地震发生后,成功担当了信息传播渠道。但解决了信息传播的透明化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后,又怎样演变为真正有价值的拯救行动呢?这也许是此次关于互联网的最深的思考? 这期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是《震恸中国》,中页的评论则是《坚毅之外,请容纳脆弱的缅怀》。我们呼唤坚强,但我们也应该不惧悲伤。汶川地震的废墟,我们可以称之为汶墟,不为生造辞藻,只为为纯粹的哀伤,找到寄往的所在。挽救悲伤的,或许正是悲伤本身,我们应该相信,悲伤也有力量。 “天佑吾民”,这是汶川地动山摇之后,无数同胞的哀恸和心中的祈祷。《瞭望东方周刊》说,国家的进步,正成为了保佑国民的那片天。这一次,我们悲恸而不苦痛,哀伤而不绝望,关切而不惊慌,焦急而不失信心。这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地进步。这种进步,保证了我们不会在这巨大的灾难面前颓然倒下,而是愈发奋勇地向前。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