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护子短信太感人 主播文静读信动情落泪(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10:40  新浪娱乐
母亲护子短信太感人主播文静读信动情落泪(图)

文静

  央视女主播文静在观众眼里是一个可爱而诚实的人,前不久由于导播的疏忽把她打哈欠的状态播了出来,她没有回避,而是很快向全国观众道歉。

  日前,她在播报四川大地震时,当读到一位逝去母亲留给孩子的短信时,又不禁泪流满面。对此,文静依然没有回避,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常会在直播间隙做深呼吸来调整悲伤情绪。

  大哭一场才痛快

  5月18日清晨,文静在《朝闻天下》读报时,当她播报一位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的婴儿,并在手机里留下一条写着但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记住我爱你”的手机短信时,她不禁凝噎抽泣起来。面对这样的画面,观众也被文静感染了,大家坐在电视机前陪她一起流泪。

  说到当时的心情,文静表示,已经很多媒体记者和朋友跟自己谈论这个事情,“但无论提起多少次,我的心情都一样的难过。”她说,“其实每一个中国人在地震后的心情都是万分悲痛的,死了如此多的同胞,大家的眼泪基本上都没有干过,悲伤的情绪一直积压,那天那条短信的细节彻底撞击到了我内心深处。”

  “其实我是在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自己本来就是一个特别爱想像画面的人,当把孩子、母亲和死亡几个词汇综合到一起的时候,我一下哽咽住了,世上最伟大的母爱完全把我感动了。”

  文静说,后来她也看到网上的一些议论,让自己感到安慰的是,所有观众对自己都很理解,“真的要谢谢大家!”“可能你们还不知道,本来后面还有天气预报(听歌)的,可我临时示意导播把画面切换了,我走到摄像机后调整情绪时又哭了,如果不是要继续播报,我真想蹲在摄像机旁边放声大哭一场。”

  边直播边深呼吸

  虽然已经成为央视知名女主播,但谦虚的文静却认为至少在地震之前的工作中,自己还欠缺许多东西。她认为,经历这次时间跨度最长,工作强度最大的大型直播报道后,自己好像突然间变得成熟起来,比如“我平时是个语速很快、面对镜头会亢奋、棱角很突出的人,而这次我能做到深沉和平缓地面对镜头。每次坐在直播台,我都告诉自己,一定要真诚,我觉得我做到了。从那些幸存者和救援人员身上,我也学会了坚强”。

  “这次事情之后,要是再遇到类似动情的时候,你不会再情不自禁了吗?”听到记者的问题,文静说,“坚强并不是说就没有了常人的感情,其实地震报道中我时时处处都被感动着,情绪的波动也特别大,几乎在每一次播报地震新闻的时候都有情不自禁的情况发生,但我是在面对亿万观众,我会尽量考虑到不能让自己的脆弱传染给观众。因此,现在我经常会在直播中偷偷做深呼吸,我要让所有人看到,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能够坚强去面对的。大家团结在一起,一定会渡过难关。”

  最想好好睡一觉

  之前的“哈欠门”出来之后,曾有报道披露文静其实是个非常具有职业精神的人,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在自己的床边放了6个闹钟。

  “这次一定特别的累吧,计划什么时候好好休息吗?”

  文静坦言,这次的大型直播活动,让他们参与进来的每个主持人都非常疲惫了,甚至可以说快达到极限,“但我们的任务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还会继续关注前方、后方的一切相关消息的,因此,睡眠时间再少,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坚持到底。”

  文静承认,平时自己睡觉下去,要不是闹钟敲打确实很难起床,“这次情况不同呀,我们面临的是一场空前的灾难,每天都面对如此惨烈的信息和画面,即使能够挤点时间出来休息一会儿,可哪里还睡得着呢,因为一切都没有恢复平静之前,我们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睡觉下去,经常都是想着任务的。”因此,“这段时间即使不要闹钟,到了点自然就起床了,完全就是‘战争’状态。”

  文静说,等一些专题、深度节目相关报道做完之后,等重建工作走上正轨,等灾区人民都过上平静生活的时候,“我真想请假回到家里,放开了好好睡上一大觉。”

  文静天生爱“睡懒觉”

  文静的本名李文静,主持节目就把姓给去掉了,据说是因为电视播音语言的需要,她籍贯内蒙古,1974出生在山西大同,长在山西太原。

  2000年8月,已经在山西电视台工作了5年,结婚也已经3年的李文静又作了一个让别人吃惊的决定:放弃这种安稳的工作生活,报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没想到就考上了,李文静和董倩、王志他们一起成了《新闻调查》仅有的几个出镜记者之一。

  记者李文静在《新闻调查》栏目的表现逐渐得到栏目制片人的青睐,而这种青睐带来的变化就是记者李文静慢慢地变成了主持人文静,很快担任起《朝闻天下》的主播。

  记者从“李文静简历”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业余爱好,先说健康的:唱歌,跳舞,打球,听音乐,聊天;再说不怎么健康的:冲动,任性,小心眼,睡懒觉。”爱睡懒觉的人偏偏做上了早间节目,这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因此,当她不小心在节目中打哈欠我们就可以完全理解了。

  本报记者 李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