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节开幕办论坛 亲历灾区记者谈感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12:52  每日新报
上海电视节开幕办论坛亲历灾区记者谈感受(图)

记者李小萌

  第十四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我们在现场 媒体的责任》日前举行,由于“5·12”汶川大地震,本届上海电视节取消了开幕欢迎酒会、影视节目市场开馆、明星演出等仪式和活动,增加了与抗震救灾有关的环节。开幕论坛《我们在现场 媒体的责任》邀请了曾赴灾区现场采访的记者,从不同角度深入阐发面对灾难和挑战时,媒体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论坛邀请刚刚从四川地震灾区采访回来的5名电视记者——鄂文松(四川电视台记者)、徐茜(陕西卫视记者)、李小萌(上海电视节开幕办论坛亲历灾区记者谈感受(图) blog)(央视记者)、王勇(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记者)、刘珊(甘肃电视台记者),他们用声情并茂的演讲和在震区拍摄到的视频图片,深深震撼了现场的每一个观众。

  论坛开场前,所有人默哀一分钟,向汶川大地震的遇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5名受邀记者先后走上讲台,来自四川电视台的鄂文松是最早进入灾区的记者之一,她回忆说:“当时我和摄像记者一同跟随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机深入灾区,但在返航的途中,直升机出现故障,在空中盘旋,甚至斜着飞行,情况十分危急,令我永生难忘。”陕西台的徐茜回忆说:“在最危险的那一刻我想到了家人,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住在帐篷里,但既然选择了记者这个工作,在最危险的时刻就应该在现场。”央视记者李小萌哭着讲述了在震区的感受,“也有很多人问我当时为什么会哭?但我更希望大家记住的是这个老人在灾难发生之后,想要回家的坚定和执著;记住他很平淡地说——死了的人没有办法,我们活着的人要好好活;请记住他们面对灾难时的平静、勇气。在困境当中很多人相遇擦肩而过,彼此成为背影,但是也有很多人成了亲人。”

  李小萌用3个故事讲述了自己的感受,她说在灾区看到一位青年为了让刚被救出的女友保持清醒,便不断地和她交谈,在废墟中讨论着结婚的方式。李小萌说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活着,“活着就是希望,我觉得媒体除了报道灾情以外,更多应该是传递生命的信念。”最后,李小萌对自己还坚守在前线的同事表示深深的敬意,“我理解为什么地震发生之后,数以千计的新闻记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灾区第一线,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时候,准确的、及时的、公开透明的信息让救援更有效,可以让人心更加凝聚。”

  在历届电视节上,这样的开幕活动还是第一次,本届电视节组委会主席、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在致词中说,本届上海电视节有两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一是今年是中国电视事业诞生50周年,二是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在这一时刻举办的上海电视节开幕活动,研讨媒体的责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本组文/摄

  新报上海电 记者 张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