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横店专电 前日下午5时,记者驱车路过横店大智街时,见大约几百名青年男女正聚在一起,我起初没太在意,还以为是人才市场。过后转念一想,是否是“横漂”?
当我掉头回来,走下车时,一双双渴求的目光扑面而来。原来,这里是横店演员公会设置的一个报名点,“横漂”们正在排队报名,争取次日的拍戏机会。几百个人一个紧挨着一个,汗水湿透了衣襟。男的排在左面,女的排在右面。
他们开始把我当成了剧组人员。当我说明来意,一位面容英俊的小伙子神情忧郁:“你一登报,我们就更没饭吃了,更多的人看了会来横店。”
但更多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希望。来自河南、40多岁的“横漂”范富友激动地说:“你们记者能不能帮我们呼吁一下,请剧组的导演来这里挑选演员。”他指着几位模样挺帅的小伙子说:“他们一点也不比王宝强( 听歌 blog)差!”
来自西安的小伙子祝捷说,他每天提前四个小时就来排队报名了,但还不知道有没有戏上,这要看各个剧组提供的群众演员名额,多的时候需要几百个人,少的时候也就十几个人,不提前排队就没机会了。
我邀请几位帅哥出来拍个照相,他们犹豫着还不肯出来,怕被人抢去了站位。
在报名现场,“横漂”们怀揣着梦想,心态各异,纷纷向记者诉说着他们的苦衷。
甘肃“横漂”马海云:“我充满着梦想来,以为这里是演戏的天堂,但来到这里很失望。这里剧组是不少,但想拍戏的人更多。我在这里已快两个月了,都说在这里闯荡三个月为极限,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
江西“横漂”汪长晴:“我是抱着饿死的最坏打算来这里的。还不错,我来这里一个月已经拍了十几个戏了,基本都是演演群众,每天30元钱;也演过几个小特约,就是有一两句台词的,每天80元钱。确实生活挺难的,但只要有回家的路费就行了。”
安徽“横漂”张彬:“我今年25岁了,来这里已经两年了。成龙( 听歌 blog)是我的偶像,也是支撑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我想在这里再坚持两年,如果实在混不出来,我再选择其他路走。”
当天黑下来时,报名结束了。“横漂”们一阵兴奋,他们竟把记者的到来当成了福星,因为当天总共315位排队的报名者全都如愿报上了名——次日张纪中( blog)在横店的《兵圣》要拍摄一个大场面,需要几百个群众演员。
然而次日我得到的消息是,《兵圣》拍摄群众场面的戏取消,因为下大雨,何时拍摄等待通知。这样,这群“横漂”下午还得来排队报名,等待下一个拍戏机会。
本报记者 丰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