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话剧《牛郎织女》为“中国情人节”正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13:34  新浪娱乐

  下月七号是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更愿意把这天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关于七夕背后的故事,却很少有人能弄清楚,很多人将牛郎、织女与董永、七仙女的《天仙配》这两个爱情传说相互混淆,张冠李戴。由北京大都阳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和北京二十一世纪影音公司共同斥资4000万,“跳水王子”田亮与台湾偶像女星安以轩领衔主演牛郎与织女,金牌女编剧何冀平编剧,香港著名导演鞠觉亮执导,国内顶级美术指导霍廷霄组成的实力主创,并聚集了秦汉、宋佳、午马、孙兴、马恩然、修宗迪、陶慧敏、颜世魁、马书良、杨渝渝等一批新老演员的大型古装神话电视剧《牛郎织女》将告诉你“中国情人节”的真正由来。

  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诗经??小雅??大东》中有段关于织女、牵牛星宿的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到了汉代逐渐形成故事的基本框架:爱情、天河阻隔、七夕相会。其中爱情主题的注入是关键,它使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个星座(或者说两位星神)具有了人性,从而为后来这则神话被演绎成为更加丰富动人的神话传说故事奠定了基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最后定型是在唐宋元明清时代,并最终完全变成了民间传说,牵牛由天上的星神变成了人间父母双亡的放牛郎,与天上的织女相恋,一段感动天地的“人神恋”从此上演。这段姻缘最终被王母划下的天河阻隔,只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于是就形成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万鹏认为,经常被混淆的董永和七仙女的“天仙配”故事比牛郎织女的传说成形要晚,之所以被混淆,原因有二:其一,两者的故事内容极其相似,都是天上的神仙与人间的男子相恋,最终被拆散的爱情悲剧。其二,传说中七仙女的身份就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第七位公主,而织女的身份就有好几种说法,或说织女是天上织布造霞的仙女,或说织女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外孙女,总之,织女身份的不确定性也是造成这两个神话传说互相替代的原因之一。

  此次的《牛郎织女》是在民间流传已久的牛郎织女故事基础上进行加工改编,又插入了多条叙事线,细腻真实地描写了人神恋的纯真美好、神神恋的至死不渝、人人恋的痴情守望。金牌才女编剧何冀平和香港名导鞠觉亮将“东方经典神话”与“时代情感演绎”完美结合,架构出尘界与天界两个空间,借助神话和魔幻的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示出一部歌颂纯真爱情,人性美好的故事。全剧美学思想的核心乃一个“情”字,追求“有情之天下”。剧中牛郎与织女的爱情在一种“非正常”交往下产生——神仙与凡人相爱,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中流露出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

  除了拥有一个传承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经典爱情传说故事之外,画面唯美、音乐震撼、3D特效、配音生动等,这些后期精良的制作也是此剧所追求的。制作方为了能营造出一流的视觉效果再现神话世界,在电脑动画特技上进行大投入,引进了众多最新顶级的先进数码设备,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电脑3D动画特技,以一种全新的创意理念和视野,给观众带来一种前所未有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场面之宏大、气势之磅礴,把观众带入一个梦幻般的神话世界。(文/姚遥)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牛郎织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