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成为古装剧行情的真正“拐点”,央视、湖南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以及各个地方台,均把历史剧作为各台的开年大戏,《大明王朝》(blog)《贞观之治》《贞观长歌》(blog)《越王勾践(blog)》等几部大制作,在同一时期激战荧屏,陈宝国(blog)、唐国强、陈道明等国内几位大腕男演员都过足了皇帝瘾。然而,这些开年大戏的收视率榜单却让人大跌眼镜——几乎没有一部剧交出满意答卷,开年大戏的出师不利,显示出古装历史剧“拐点”的来临。
观众审美疲劳是“熊市”诱因
“打开荧屏都是古装剧,满眼帝王将相,不管正剧还是戏说,都令观众有些审美疲劳。”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回忆2007年荧屏开年大戏争夺战时坦率地表示,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是历史剧走进“熊市”的主要原因。2007年,中国国际影视博览会影视节目交易市场的数据表明,当年历史剧的参展数量从2006年第二位骤降至第八位。古装剧的骤然“降温”,让一些正在立项的作品纷纷搁浅,一些公司为减少损失,甚至已开拍了也停拍。对此,拍了20多年历史剧的著名导演陈家林深有感触,从2007年起他一改往日风格,接拍3部现代戏,陈家林坦言,改戏路是被收视率和形势逼的,以前那种只关注宫廷生活的历史剧已进入“熊市”了,“2004年拍完《清宫风云》后,我一看形势不好,赶紧转型。帝王剧早就脸谱化了,虽说朝代和服装有别,但不外乎就那么些套路,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也很正常。”
真实草根生活焕发历史剧生机
古装历史剧怎么了?这是业内普遍感到困扰的问题。吃了帝王将相的亏,央视开始对古装历史剧的播出格外谨慎,早就进入备播的《秦始皇()》悄然被冷处理搁置起来,试探性地在黄金档推出了几年前就已拍摄完成的《乔家大院》,没想到,这部以民间传奇人物故事为蓝本的历史剧大受好评,收视率创下央视近几年都难得见到的奇迹。随后,央视又果断推出了平民题材《闯关东()》,同样大受欢迎。
《乔家大院》《闯关东》不仅观众满意,在各项评奖活动中也大获全胜,把“金鹰奖”“飞天奖”纷纷纳入囊中,刚落幕的金鹰节上,《闯关东》继《乔家大院》后,再度成为夺奖大赢家,最佳电视剧、最佳编剧、最佳男女演员等大奖无一落下。《乔家大院》主演陈建斌表示,“这部电视剧剧本非常好,人物非常有个性,我想,之所以老百姓喜欢,就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写普通人,有共鸣,而且,老百姓需要的是一种奋斗精神的激励。”《闯关东》编剧高满堂表示,《闯关东》的成功在于它描写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通过表现山东百姓迫于生计闯荡东北的历史传奇,完成了从小人物到大英雄()的塑造过程,充分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生、人性、人情以及民生、民俗、民心,“看多了帝王将相的历史剧,老百姓需要的是更真实的、更有贴近性的作品。”
本报记者 赵斌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