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娱乐讯 36集电视剧《幸福里九号》目前正在BTV-4热播,据北京台方面透露,该据单集最高收视超过7个点,目前是北京地区的收视冠军。扮演主人公的青年演员李宗翰以一贯的“民国小生”首度“转型”为一个80年代的平民“杨卫民”。李宗翰说出演这个角色,是想从“于连”中跳出来回归生活本源。
很享受演杨卫民的过程
问:在《幸福里九号》开拍前,你同时接到了几部大戏的邀约,但你最终选择了《幸福里九号》。是这部戏的哪些因素促使你最终做了这个选择?
李:那时候我刚做完《红与黑》的全国巡演。我萌发了回归生活本原的念头。正巧这个剧本就在恰当的时候摆在了我的面前。《幸福里九号》讲述的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故事。我是在那个年代长大的,这让我回忆起很多当年的人和事,让我回到了那个不用过多修饰的年代。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问:《幸福里九号》男一号卫民哪些方面吸引了你?你如何评价这个人物?
李:首先他是一个好人。他身上有东方男人所独有的真挚、善良和含蓄。他对于爱情的执着和不张扬(blog)的个性跟我本人非常相似。我把演卫民这个角色作为献给改革开放的礼物。那个年代,大家都经历过从10平米的小屋到搬入新房的过程,所以我演起来也特别亲切。
问:《幸福里九号》讲的是当代人的情感纠葛和恩怨,这些与民国戏有什么样的不同?
李: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民国大戏讲究的是套路式的。这不是说演技的套路,而是剧本特定的环境所导致的。而现代戏讲究的是随意性。剧本仅仅是有个故事大纲,每场戏靠演员进入角色后现场发挥。这对演员的要求更高,更加难以去诠释。所以我在把握“卫民”这个角色的时候,我尽量吃透这个人物。只要感受进去了,那你说的话,做的动作就都像“卫民”了。
问:《幸福里九号》完全不同于你擅长的民国戏,感觉对自己有挑战吗?
李:其实在拍摄过程中相当辛苦。“卫民”的戏份很重,我必须使尽浑身解数。有场戏我们是在零下39度的严寒下拍摄的,但这些辛苦与运动员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是演员,而不是偶像
问:你刚才提到了“好人”这个说法。有一种说法是:你因为在《梧桐雨》和《绣娘兰馨()》中接连演大反派,让观众“恨之入骨”,所以要多演一些好人。是这样吗?
李:确实观众对于我所演的角色比较看重。他们希望的李宗翰是正面的,阳光的和健康的。之前我虽然竭力塑造反派形象也同样有值得怜悯之处,但现在看来观众的接受度并不高。碰巧卫民这个角色我个人非常喜欢,他又正好是个好人。
问:与王小康的第一次合作,你们之间开始有没有互相不太适应?
李:是第一次合作。王导演对我的工作很满意,正在邀约我演下一部戏。其实一开始王导也是有所担心,怕我走不出“民国小生”的形象。但第一天开拍,我的表现就打消了王导的疑虑。王导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宗翰,你让我非常感动。”感动是指我对于这个人物的付出,台词的掌握以及人物再创作的能力。
问:在剧组里大家都叫你“李编剧”?
李:呵呵,我有点文学愤青的情结。在读书的时候,喜欢用文字来作为倾诉的手段。特别是演了《红与黑》之后,我更加重视台词的准确性和可看性。在《幸福里九号》里,我想要呈现给大家的是“特生活”的状态,于是我就需要“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即“生活”又不“水”是我琢磨这部戏台词的标准。
问:于连、卫民都完全不同于你以往的民国小生。你是有意识进行戏路的转变吗?
李:不是,我其实是挺随遇而安的人。我没有过多的规划。只是碰巧遇上了自己喜欢的剧本。现在拍出来了,大家都说我“转型”了。
问:对于自己的演艺生涯现在有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
李:没有非常具体的规划。明年我还将接演话剧,可能也是名著类的。一切都要看机遇。我相信用实力说话。我特别不喜欢别人叫我“帅哥”或“偶像”。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拿得出像样艺术作品的演员。是演员,而不是偶像。这对我很重要。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