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易中天重返《百家讲坛》 品诸子引争议(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5日10:49  竞报
易中天重返《百家讲坛》品诸子引争议(图)

易中天重返《百家讲坛》

  上周末,易中天重返《百家讲坛》,虽然还是那独特的口音和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但这一次不再“品三国”了,而是改讲在学界颇多争议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先秦是中国古代文明最灿烂的一段,学术界对诸子百家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多分歧,于丹当年解读《论语》曾经火极一时,一般的学者把一个方向研究透彻已实属不易,这次易中天再讲诸子百家,他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成为很多人的一个疑问。

  上电视不代表成夫子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文化评论家李少君认为,“《百家讲坛》本身就是一个带启蒙性、普及性、大众化的讲坛,不能以专业的水平来评价。”他将其比喻为“现代说书”,“我觉得易中天自己也会觉得讲得比在大学里给研究生、博士生讲通俗容易多了。所以易中天讲什么都能理解。再说,作为老师,他讲得确实不错,口才很好,是最受欢迎的讲坛学者吧。”在李少君看来,在《百家讲坛》给电视观众讲课,根本与做学问研究是两码事,虽然易中天既讲了三国又讲了先秦诸子,但这不能证明他在这两方面都是专家,因为面面俱到地成为各个阶段历史的大师“有一定难度”,“毕竟大师如陈寅恪等也只是着重研究某些历史阶段。上上《百家讲坛》可以使人出名,但若因此说就成了大师,显然是两回事。”

  重复很正常

  虽然《百家讲坛》所讲的内容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做学问,但是李少君并没有否定电视讲座这种形式的作用,“学术也不要太神秘化,以为只能在书斋里做做。至于说学术的成分有多少,我觉得不能泛泛讨论,毕竟,最尖端的学术可能只有几个人懂,比如甲骨文、相对论之类。我认为学术走入大众的生活和心理也有必要,所以我还是很赞成电视讲座的形式,这样的形式总体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对于普及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很有必要。”

  对于于丹和易中天都在百家讲坛讲孔子,内容是否有差异的问题,李少君则认为并不矛盾,“对于电视来说,有观众就说明有需要,就还没有饱和,学术重复是正常的,学术重复和学术创新不矛盾,一个是基础工作,一个是尖端工作,都需要。观众愿意看,就说明对他们还是有知识普及的意义。我们倒不必操心。观众不愿意看了,电视台马上就会将节目下马。”

  -各方观点

  作家张贤亮

  易中天把历史用大众非常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给大众。

  学者孔庆东

  易中天此次出山,依旧救不了《百家讲坛》。

  网友

  易中天此次是罗列各家的观点,然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他高明之处,但是我觉得从学术角度来说,我并不觉得他谈的有多好。

  网友三山

  易老师讲孔子感觉出手不凡,期待下集,我认为易老师教会了我们读书的方法,怎么分析,这个最重要。

  -评论

  更像一个历史老师

  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首期节目“实话孔子——夫子何人”中可以发现,易中天与于丹所讲的内容侧重点上有所差异,于丹无论是《论语》心得还是感悟,都将重点落在《论语》所倡导的给人的精神启示上,而易中天则主要通过孔子的人生和弟子们的言行来阐述儒家的思想。不过,无论是哪个角度,无论是“品三国”还是“诸子百家”,易中天所起到的作用都更像是一个历史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而非一个专门从事“三国”或是“先秦”的专家。

  像诸子百家这样庞杂的内容,杨伯骏、林语堂、李零等学者都是很好的观点引用对象,易中天也确实做足了功课。所以说,易中天此前的准备,更像是一个将要站在讲坛上的老师在备课,就像数学老师,他既可以讲线性代数也可以讲立体几何,而一个历史老师,可能会对先秦、三国全都通晓,但绝不是所有年代的专家。

  竞报记者王宇南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易中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