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集电视剧《李小龙传奇》在央视一套仅播出几集便引起各方热议。以仲呈祥、李准为代表的专家团特为该剧举办研讨会,极高地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同时,一些网友成立了挑错小组,对该剧每集的穿帮镜头进行汇总,集合成一部视频集锦供网民观看。对此行为,制片人俞胜利看得很开,他认为只有关注、爱看才会导致这一行为的发生。他坚称瑕不掩瑜,任何作品都会有遗憾之处。
网友列举“三宗罪”
《李小龙传奇》篇幅长达50集,然而刚开播4集,网上的热议帖就纷至沓来,大家的意见集中在三点:一是陈国坤扮演的“中学生时代李小龙有点老”。虽然剧中的李小龙穿着中学生的校服,脸上时常闪动着天真的神情,但观众依然无法相信他是个中学生。导演应该让一个年轻点的演员来扮演少年李小龙。二是穿帮镜头太多。前两集中穿帮镜头尤其多,比如说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剧中却出现了黑人穿着阿森纳的队服,胸前还印着该队2002年赞助商的LOGO;香港是使用繁体字的,剧中有些香港场景却出现了简体字;很现代的踏板摩托车也不停出现;剧中频频出现空调室外机的影子及中国邮政的广告。第三则在于电视剧与史实有出入。观众指出历史上李小龙是17岁获得拳击冠军,18岁获得恰恰舞冠军,剧中却颠倒了,这个情节背离史实。
主创吸取穿帮教训
对于上述“三宗罪”,导演李文岐和制片人俞胜利都做出了解释。李文岐说:“我们这部戏的人物不是从20岁到70岁这么大跨度,一共才十几年,如果由两个演员演,会有一种突兀感。”李文岐认为陈国坤的外形和气质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上下都够得着。俞胜利则表示该剧展现李小龙少年习武、美国打拼、闯入电影界三个阶段,少年时代交代一点儿就可以了,笔墨不需太多。最有价值的是后两个阶段,选一个小演员没必要。他说:“找出一个陈国坤就伤我们脑子了,再找一个18岁形神兼具的小小龙出来,真比登天还难。于是我们就用了个‘自欺欺人’的法子——把李小龙看做我们生活中那种少年老成、老年少兴的类型,这样就说得过去了。”
对于颠倒武术冠军和舞蹈冠军顺序,俞胜利称是有意为之,是根据艺术需要,为了增加戏剧冲突。他没想到“龙迷”如此专业,对每个年代发生的事情都了如指掌。至于穿帮镜头多,俞胜利自认无法避免,尤其年代戏更是难上加难。“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有70多处穿帮镜头,而50集电视剧等于25部电影,我们很难做到万无一失。现在的民宅外景根本找不到没有空调机的地方,我们为赶进度只能先拍下来,后期再用电脑技术擦掉。但是,由于素材太多,工作人员忽略了小的细节,造成了遗憾。前天我去新戏《冷箭》剧组开会时,就把这件事传达给主创们,让他们吸取《李小龙传奇》的教训,注意细节的处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绝对马虎不得。”俞胜利认为纠错汇总的做法,从侧面证明观众爱看这部戏。
该剧定位非武打戏
《李小龙传奇》原计划在央视八套首播,后被调到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这对一部功夫剧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俞胜利透露,各级领导起初对李小龙的概念有些模糊,认为他只是个打打杀杀的武星,电视剧观赏性比较强罢了。审看完毕,领导们却感觉很震撼,认为它的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应该安排在一套播出。“我在拍摄初期就不想把它定位为武打戏,主要笔墨放在了李小龙的命运上,展现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用励志来提升文化含量。”俞胜利自豪地说。他还透露,目前《李小龙传奇》的最高收视率已经突破了8%,在云南、南京、无锡等省市的收视成绩也创下了当地的历史纪录,在全国各大高校的普及率非常高。俞胜利认为,前10集仅仅是铺垫,全剧的精彩和高潮部分是从第12集闯荡美国开创截拳道开始,所以他对收视率达到12%很有信心。
-专家评价
仲呈祥(文艺评论家):剧中李小龙的理想、信仰和他对武术的挚爱、他的超功利都令人感动,这点在当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李小龙对两性情感的度把握得非常高明,做到了艺德双佳。该剧提升了审美情趣,对功夫片有着示范性。
朱虹(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法规司司长):该剧是一部观赏性很强的作品。它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用倒叙的叙事结构,首先讲了李小龙的死,几种死法留下了悬念和观赏期待。每隔两三集就有一次比武,全美冠军大赛、加州比武大赛等,不仅比武术动作,还比思想和武德,每次比武都能形成剧情高潮。而且剧情设计都是在预料之外、情理之中,这是该剧能抓住观众的关键。
彭吉象(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今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李小龙传奇》的推出,意味着推出的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而是推出了我们中国的声音,它会在海外产生较大影响。最后有个建议,如果用一点数字技术,这部电视剧的观赏效果会更好。”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