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浪娱乐讯 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2008影视产业发展论坛暨电视节目推介会于10月28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传媒管理司副司长任谦,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广传媒集团局长孙向东,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春良,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管理处处长索宇琴等出席会议,此外,来自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等全国四十多家省地市电视台代表、五十多家电视剧制作公司代表以及来自新浪等网络媒体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近年来我国电视剧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电视剧业已成为当前国内影响力最大,普及率最高,专业化市场化程度最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电视剧艺术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审美取向和情感格调对世界观、价值观无不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剧的繁荣发展是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北京的电视剧产业在投资创作发行等领域一直相当活跃,2007年,北京市电视剧的产量达到了74部,2015集,约占全国产量的1/7。当天上午,就电视剧制播双方关系、电视剧播出与收视、电视产业法律问题等相关议题,论坛也邀请到尹鸿(blog)教授、周鸿铎教授、李岚教授、索福瑞郑维东副总经理、李旭教授等专家学者进行发言。
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合作创造秩序,秩序提高效益。
尹鸿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是电视剧生产大国,去年统计全年生产225万分钟的电视剧,即每天生产40集电视剧,同时要生产将近7千分钟的电视节目,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但是,电视剧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几个方面:制播双方的效益都在降低;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和制作质量的提升不成正比;整个电视剧行业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尹鸿指出,从未来的发展来讲,解决电视剧产业的问题的最重要问题就是通过合作建立秩序。“我个人的判断我们现在电视剧行业是跟着需求在走。但是创意这个行业实际上需求是由供给创造的,是由供给的稀缺性创造的,其实自身没有一个自然的演变规律。实际上我们这个市场就在于,我们不能有效地去开发稀缺性,而只是在跟着需求在走,永远是在饱和和同质化状态。所以我们现在是需要一个广泛的合作,这个合作也可能是制作界和制作界的合作,更多的我一直是觉得是制作界和播出界的合作,通过合作来有效的控制资源和培养资源,通过合作来为未来提供一个发展规划。”
在尹鸿看来,个合作也应该是多方面、协同性、联合性的,“将来最应该的还是用资本方式进行的合作,品牌跟品牌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环节和环节之间的合作。”
周鸿铎(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加强影视剧制播的深层次合作。
周鸿铎首先指出了目前我国电视剧产业存在各种问题的原因:影视剧制作的成本过高;影视剧的品种太少;影视剧交易不公平。并指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目前我国影视剧的制度有关:电视台地位特殊,市场机制无法对播出活动进行了解;播出机构对市场机制的认知还不够完整;电视媒介人对电视媒介产业化经营还没有深层次的认知或者还没有真正的认知,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用过多的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活动;影视产品制作成本过高是造成我们产品价格提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影视产品制作者经营手段也比较单一;政府行为对影视产品的交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2008影视产业发展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