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家讲坛》收视率日薄西山 暂时未见新兴奋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06:28  沈阳晚报

《百家讲坛》收视率日薄西山暂时未见新兴奋点

  曾经当红的4位主讲人也难挽收视率下滑的现状

  创立于2001年的央视《百家讲坛》,转瞬已整整7年。七年之痒,在易中天、于丹等学术明星的火爆之后,目前的《百家讲坛》已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同时,其娱乐化庸俗化的倾向也一再被学界和观众所诟病。

  先是有阎崇年挨打,于丹被威胁的事情。而从央视内部传出消息,《百家讲坛》收视率下跌幅度惊人:刚刚过去的9、10月份,其收视率已经被挤出央视科教频道的十名之外。有学者称:任何主讲人都挽救不了《百家讲坛》,这个影响巨大的节目在进入多事之秋的同时,也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收视率日薄西山

  从汉代人物到品三国,再到此次的“诸子百家”,易中天沿着一条上溯的路线品读中国历史。但有点意外的是,媒体对他此次复出“救市”话题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诸子百家本身的关注。

  针对“救市”之说,易中天的回应是:“这个题材不是救市,诸子百家对于观众来说是陌生的,而且不那么有趣,甚至有一点沉重,靠它来拉动收视率是不可能的。”他认为,“诸子百家”选题的思想含量、文化含量、学术含量都超过“品三国”,但观众是否喜欢他,他心里没谱。

  有关《百家讲坛》走入窘境的声音,早在此次“救市”说之前的今年年初,就已经见诸报端。2月,上海《青年报》题为《主持人匮乏“百家讲坛”遭遇瓶颈》的一篇报道,以担忧心态揭示了节目的生存窘状。报道称,虽然《百家讲坛》一直在酝酿变革,比如由讲历史故事发展到讲“红旗渠的故事”,还拟请评书家单田芳来讲林则徐,但一番努力下来,效果并不太明显。

  据称,年初《百家讲坛》虽然仍可保持央视十套收视前三名,原来的头把交椅可能难保。而当年纪连海讲《历史上的和珅》时创下的0.69%的收视率纪录,再没有出现过。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央视科教频道的节目编导称,今年《百家讲坛》的成绩确实变化很大,跌幅之大令人吃惊。“现在科教频道的24档节目中,《百家讲坛》在9、10月份的收视排名已经跌倒了十名开外,最低的时候已经是第18位,已经处于中下游水平。”

  来自观众的审美疲劳,也显而易见。一位原来喜欢《百家讲坛》的观众称,现在的节目到底好不好看,她没法评论,“因为这段时间根本就没看,”而在“百家讲坛吧”,网友各种批评性的言论随处可见。

  暂时未见新的兴奋点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百家讲坛》已经彻底对外封口,对包括收视率等外界关注的问题,不做任何评论。制片人万卫也表示“领导有规定,不好说”。

  《百家讲坛》的衰微气象,从今年主讲人的火爆程度也可见一斑。2005年《百家讲坛》推出刘心武与纪连海,2006年易中天和于丹更是异常火爆,到了2007年,栏目大力推荐王立群、蒙曼等,声势明显弱了很多。到了2008年,后继无人的栏目只能让刘心武、易中天等老面孔轮番上阵,重新出山。

  即使老面孔,也不一定靠得住。易中天透露,自己现在最大的想法,是想退出《百家讲坛》,但录制《百家讲坛》已经成为“任务”。“我现在已经快退休的人了,我凭什么要这么累?已经够了,我想过一点没有计划的生活。”

  在年初,万卫也曾表示:“如果再找不到有特色的主讲人,栏目前景就不容乐观了。”但直到年底,《百家讲坛》派往全国各地海选的各个小组也没有发现让他们兴奋的主讲人。

  与此同时,之前《百家讲坛》系列图书市场上“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状态,也堕入低谷。在北京某书局,本月初的销售排行榜上,前十位已经难觅《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的踪影,成绩最好的是阎崇年的《康熙大帝》,排在第19位,其他的书店情况也类似。新晋主讲人推出的《蒙曼说唐》《马未都说家具》等系列图书,销售成绩并没给人惊喜。

  根据央视的规定,收视率过低,节目就有可能被取消。不过有专家表示,《百家讲坛》本来就应该是个高端的文化节目,不能因为收视率低了就撤。作为一档学术性文化节目,《百家讲坛》的常态应该就是低收视率的。只不过当易中天、于丹这些明星人物出现的时候,《百家讲坛》才真正火爆起来。现在它又归于平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现象。(张守刚)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