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毅:我会掏心掏肺把老年诸葛演出来
拍“出师表”这场戏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老年诸葛亮的造型和青年、中年时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少了年轻时的飘逸洒脱,更多的是一种沧桑和悲凉。所以这个时期我要展现的诸葛亮是更加深沉、严厉、不苟言笑,甚至是孤独的。我会努力把那八个字活生生地演出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不是说说就完了的,一定是要痛彻心扉、掏心掏肺、呕心沥血才能体会,才能表现得出来。
于和伟:我想告诉观众刘备老了之后到底怎么了
老年的刘备我觉得思想是有变化的。早先他在请诸葛亮出山之前,屡战屡败,流离失所,是诸葛亮为他扭转了局面,可以说他一直都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但他晚年为什么又不用诸葛亮了,为什么一意孤行的去打东吴?难道仅仅是为了报兄弟之仇?当然这是占主要部分,但不能完全排除他还有其他的想法。
实际上刘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违背诸葛亮的?是从打下益州之后,是在庞统死以后。庞统在落凤坡以身殉国,用自己的死,来完成报效主公的遗愿。他知道只有自己死掉,刘备才能有口实去攻打益州,拿下刘璋。我觉得这样描写凤雏就特别有分量,就那么一点,用生命中那么极短的一个时间段,来完成了最辉煌的作为。这一处也是我们剧本独创的一个点,庞统之死大家都知道,但庞统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死的,希望大家来看看我们的演绎。
那么庞统死以后,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大家都在欢庆的时候,刘备却一个人坐在大堂里,祭拜庞统。这时诸葛亮过来跟刘备说,准备在益州实行宽松的新政,但刘备的态度是:驳回。我要严,而不再是宽。那么这一次,是刘备开始违背诸葛亮的意志了,也许他开始想一个问题,就是我如何为了守大义而舍小仁,或者说是守大仁、去小义。我觉得这是刘备由中年到老年的一个特别大的变化。
那么再讲到关羽死后刘备伐吴的这件事。
桃园三结义,千古传诵,在老百姓中间大家都很推崇这个忠义的。他们当年在桃园,三兄弟一个一个头磕在地上,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话不是虚的。而在关羽死后,刘备要复仇,要伐吴,诸葛亮晓以利害反对,他先是听从了的,接着张飞跑来大哭了一场,刘备很心痛,对张飞说你放心,这个事情我早晚一定是要做的,但他仍然克制着没有下达伐吴的命令。紧接着张飞回去,当天晚上就大醉,被杀死了,这一下终于让刘备爆发了,实际上情绪的转折点就是在这里。二弟、三弟的死让他真正变成了一个复仇者,一个剑客,一个承受着心灵创伤的兄长,有点儿“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那个劲了。
直到最后陆迅在彝陵火烧连营,大火起来之后,他才觉得自己错了。自己没有听诸葛亮的劝告,甚至对诸葛亮隐隐有些不满,这一点点错误,实际上筑成了他一生的失败。所以说他是一个悲情英雄。再到白帝城托孤,那场戏我还没有拍,但我可能会再加一些东西。刘备心底一直是有一个桃园的,那种桃花盛开的状态。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内心还是美好的。
其实关于老年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我认为还有一些比较深层的因素。一方面是刘备晚年的内心变化,唯我独尊的东西确实开始有了。另外在对待荆州的态度上,刘备越来越认定的是必取荆州的战略,包括他借复仇的名义伐吴也可以看做是“醉翁之意在荆州”的一次举动。但诸葛亮从隆中对开始就为他制订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这就意味着据守西川,然后就像诸葛亮晚年所做的那样,一次次从祁山绕道去攻打曹魏的大后方,以此图存。这样一东一西两条战略路线显然是冲突的。但是这种战略理解上的分歧是比较隐性的,不太容易在剧情中表现,容易表现的还是刘关张三兄弟的感情,以及三兄弟和诸葛亮在感情上的隔阂这个老问题。所以我基本上还是会把刘备伐吴的原因落脚到兄弟情谊上去。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