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西口》引争议 同期收视率高过闯关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7日10:26  青年时报
《走西口》引争议同期收视率高过闯关东(图)

《走西口》剧照

  时报讯 作为央视的开年大戏,52集的《走西口》1月2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到昨晚不过才到第10集,却引起了观众的不少争议,无论台词、剧情、演员甚至是服装造型上都有人跳出来质疑,一时间网上口水四起。没想到该剧制片人廉振华接到记者电话后的第一反应,竟是高兴:“有人开骂,就说明有人关注。告诉你一件事,《走西口》的收视率还真不差,昨天晚上(5日)有7.84,去年同期闯关东(《走西口》引争议同期收视率高过闯关东(图))》播出时才5.02。”这一比,整整高了两个百分点。不过,是否能赚收视率又赚口碑,还有40多集没播,还真不好说。

  关于台词>>>

  只改变“我”的发音,是“故意为之”

  《走西口》讲述的是山西晋商的故事,所以有一些西北腔无可厚非。但让人受不了的是,全剧台词都采用普通话,唯独把“我”都发成了“额”,单单一个字的山西发音在普通话台词当中分外刺耳。甚至还有不少网友联名抗议要求制作方更改发音:“强烈建议将未播出的剧集纠正成统一的普通话,不然这戏没法看了。”

  对此,廉振华说,这确实是“故意为之”。“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我们想凸显晋商所处的地域特点,但要是你让整句整句的话都带着山西口音,估计更多人要跳起来说看不懂。为了照顾到电视剧的受众面,所以权衡之下,就改了一个‘我’的发音,其他的全按普通话来。”廉振华特别说明,这是所有主创碰过头,专门调查研究的结果,可谓是颇费苦心。“等看到后面,或许大家都会习惯的。”

  关于演员>>>

  《走西口》是群戏,每个人都是主角

  因为《闯关东》去年大火,所以难免今年很多人都要把《走西口》拿来与它比较。有人质疑《走西口》大气有余,吸引力不足。其中很大的一点,在于演员阵容不够强大,特别是全剧没有一个像李幼斌那样能挑大梁的腕儿。

  “说句实话,《走西口》在筹备之初,就没想过要用一个大腕演员。因为这是一个群戏,不需要像《闯关东》那样把戏都压在一个一家之主身上。”廉振华透露,不仅是苗圃(《走西口》引争议同期收视率高过闯关东(图) 听歌 blog)杜淳两位主演的戏份很多,杜志国、富大龙和侯天来的出现集数也在40集左右,剧中的角色都还没“齐整”。“节奏的问题我们在调整,在央视还没给出意见前,我们已经主动在前10集砍掉了1集的内容,但如果调得太快了,又怕观众看不明白。总之,我相信越到后面大家会越爱看,苗圃今晚(6日)才有戏呢!大伙儿别太心急了。”

  至于剧中演员穿得太体面的问题,廉振华说,现如今田家还没没落,以后走西口的时候,演员们的打扮就会“平常”起来。

  关于剧情>>>

  硬伤是演员后期配音口误,像《乔家大院》没错

  在剧情上,同样也有人指出有“硬伤”——剧中人把“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改成了“民主、民权、民生”,还给了新的解释:“什么是‘民主’?就是‘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国家’。”

  廉振华说编剧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要知道我们的编剧是辽宁大学历史系75岁的老教授,绝对不会篡改史实。我觉得很有可能是演员后期配音上出现了问题,接着连字幕也打错了。”

  另外一点,是有人说《走西口》和前两年大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故事类似,没有新意。“要把《走西口》说成是《乔家大院》续集,这没说错。我们原本打的口号就是‘有着《乔家大院》的底蕴和闯关东的精神’。田家虽然是虚构的,可和乔家一样,都是成功晋商的代表。不同的是,田家其实说的是大家族富过三代之后,走向末路又重新崛起的故事,就是乔家大院前身的奋斗史。但不能把它拍成古装戏,只能让故事前后倒着来!”难怪,会有熟悉晋商历史的人质疑“走西口”的时间。它原本指的是从明中到清末,晋商到西口外发展商业贸易的历史现象,《走西口》却让时间倒退了那么几百年。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更多关于 走西口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