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视将播出《台北故宫》 讲述珍宝过海幕后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7日17:41  新民晚报
央视将播出《台北故宫》讲述珍宝过海幕后故事

台北故宫一景

央视将播出《台北故宫》讲述珍宝过海幕后故事

珐琅彩杏柳春燕瓶

  60年前,60多万件珍宝漂洋过海,在中国台湾的基隆海港、台中山村北沟、台北外双溪,都曾留下这些珍宝的足迹。1月12日起,央视1套每周一到周六晚将播出12集大型纪录片《台北故宫》,首次披露文物迁台的过程。日前,记者在北京专访了《台北故宫》的制片人周澜和分集导演陈怡,听他们讲述600多天的幕后故事。

  寻找资料和线索

  当年究竟运过去多少文物?“刚开始,最多的是查询资料,因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大多在台湾,有些已经离世。而大陆这边的资料,多是散落在很多文献中的片断式回忆文章。”周澜回忆,有些人的名字是通过文字记录才找到的。摄制组第一次正式去台湾是2007年9月,受访者都很热心,积极提供手稿、日记、照片等有价值的史料,还介绍了不少亲历者的子女。

  让周澜感动的是当年的亲历者、年近90岁高龄的昌彼得老先生,他曾参与第二批迁台文物的押运,当时负责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籍的装运,后来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去年接受采访时,他的身体状况很不好,但依旧爽快答应。“老先生说,这是为了中华文化传承。是我们一辈人所特有的一种使命感。”

  首批箱子712个

  1948年12月22日,第一批文物从南京经水路出发,经历4天的风浪,抵达基隆。当时,装有文物的箱子共有712个,它们是来自五个机构的顶级国宝,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的皇家收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安阳殷墟出土文物、中央图书馆的宋元古籍以及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大批珍贵文物。此外,60箱重要的外交档案和国际条约文本也随船前往,其中就有那份著名的《南京条约》。

  这些文物中包括了曾参加过“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的珍品:中国彩瓷烧制史上最美丽的作品——乾隆年间珐琅彩瓷中的极品、珐琅彩山水楼阁碗;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东汉玉辟邪;散发着几千年前神秘气息的良渚文化的玉琮;长6米多,被后世称为中国山水画长卷“第一神品”的《富春山居图》。如今,这些无价的瑰宝全部都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南京下关到基隆

  第二批迁台文物有3502箱,是迁台文物中最多的一批。其中最著名的是文渊阁《四库全书》,它于乾隆四十七年入藏紫禁城文渊阁,是当时七部《四库全书》中缮写最为完整、制作最为精良的一部。这批文物里还包括曾收藏在紫禁城里的宋元瓷器、世界上仅有的汝窑无纹水仙盆、宋高宗最珍爱的汝瓷之一——奉华纸槌瓶、宋代五大名窑的珍品——定窑婴儿枕,除珍贵的宋元瓷器外,存于南京的全部青铜器也登上了“海沪号”到了台湾。1948年12月22日到1949年2月22日,短短64天里,南京下关到基隆港这条水道上,总共有6个机构的5522箱顶级国宝被运到了台湾。

  藏宝库房山洞在

  当年,这些珍贵的文物到台湾后,并没马上转运到台北,而从基隆到了杨梅,在杨梅一个仓库里放着,放了几天又到了台中糖厂,台中糖厂放了不到一年,再转到台中,在北沟这个小山村里存放了15年后才运往台北故宫。令人遗憾的是,亲历当年文物迁台的专家健在的不多了。摄制组重点研究人物之一的梁廷炜先生已经去世。摄制组采访过他的儿子梁旷忠、孙子梁金生……

  风格注重人性化

  “2005年,纪录片《故宫》曾向观众揭秘紫禁城600年的历史。而此次《台北故宫》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周澜说,我们比较注重人性化的东西,更加贴近观众,解说词也比较口语化,用尽量柔和亲切的声音解说。《台北故宫》的片头歌旋律也很好听,歌中唱道“水的美,鱼知道,风的柔,山知道”,折射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含蓄与隽永之美。

  驻京记者 王瑜明

  (本报北京今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