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万件文物珍品,原本都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半个世纪前的一次文物大迁徙,让这些文物与北京的故宫天各一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次大迁徙?近半个世纪中这些文物身处何方?现在如何?由纪录片《故宫》原班人马拍摄的姊妹篇《台北故宫》将从1月12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为观众讲述大家不知道的另一半故宫。
遗憾没跟文物零距离
中国有两个故宫博物院,一座在北京,另一座在台北。原来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为躲避日本侵略的战火,故宫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贵文物迁出,其中65万件文物几经辗转,1948年迁往台湾。1965年,台北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林怀民的云门舞集有很多创作灵感来源于台北故宫;周杰伦的《青花瓷》也从这座博物院中获取灵感。它收藏的文物珍品90%以上来源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几年前,导演周兵完成纪录片《故宫》的拍摄后,先后四次走访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为那里是故宫不可分割的 “另一半”。经过两年的拍摄,他在2009年初给我们带来了《台北故宫》。“这是拍摄《故宫》时得到的启示,促使我们完成了《台北故宫》的拍摄。”周兵说。
有了拍摄《故宫》的经验,这次的拍摄照理说应该不会那么难。事实上却刚好相反。周兵透露说:“拍摄北京故宫时,由于博物院工作人员的大力帮忙,我们有机会深入故宫里那些不为人们熟悉的宫殿,走访了80%以上的宫殿,还开启了很多观众未曾见过的奇珍异宝。但是拍摄《台北故宫》时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最后也没有亲自进入台北故宫里面拍摄。只能凭借台北很多专家学者提供的大量文图、影像资料和大量的外围采访才能完成。在采访当年押送文物迁徙的人物前,我们心里挺没底,因为已经过去60年了,当年的那些专家是否还健在?非常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当年亲自负责押运文物的三名专家。”
幸运当年押宝人亲述历史
60年前,60多万件珍宝漂洋过海。在中国台湾的基隆海港、台中山村北沟、台北外双溪,都曾留下这些珍宝的足迹。数量如此庞大的一批文物,辗转了这么多地方,都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在周兵的拍摄过程中,这个迁徙历程的故事似乎比文物本身更具有吸引力。虽然没有亲自走进台北故宫拍摄,但是摄制组找到了亲历那段历史的人,他们的讲述本来就是历史。
周兵导演告诉记者:“当年跟随文物赴台的专家并没有政治上的选择,他们的考虑很简单,打起仗来子弹不长眼,万一文物被毁了怎么办?打完仗,我们再把文物运回来不就可以了。所有去的人,都觉得几个月之后就回来了。所有随船走的人,甚至有的连家属都没有带,门一锁,上船就走了。即使到了台湾,专家也会告诉家人不要买贵的结实的家具,因为很快就能回去。但却没想到,一去就再也没回来。1949年,故宫博物院图书专家梁廷炜护送文渊阁《四库全书》来到台湾,梁廷炜的儿子梁匡忠则留在了北京故宫。此后两代人至死都没有再见到面。”
在剧组提供的资料中还讲述了当年专家如何看护文物的故事:当年任台北故宫副院长的庄严举家迁台。文物到了台湾之后在台中雾峰乡一个叫北沟的地方存放了15年。那里条件艰苦,庄严的太太申若侠也是台北故宫的研究人员,那时家里穷,还需要靠她养鸡卖鸡蛋来补贴生活。在那里,文物大部分存放在一个山洞里面。
台湾音乐人小虫也首次为纪录片制作片头曲,并将主题定为“爱延续”。
小虫找到了台湾原生态歌手纪晓君,她是台湾的原住民,一直拒绝唱流行歌曲。录歌时她已经怀孕,在录影棚里宝宝一直踢她。晓君特别抱歉说,自己唱不了,因为没法用丹田气,而且身体也很不舒服。最后让她尝试清唱这首歌曲给宝宝听,结果宝宝果然不闹了,很安静地让晓君唱完了这首歌。这部纪录片共分为12集,1月12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22:36连续播出。
竞报记者李特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