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兰晓龙披露《团长》创作历程 陵园扛白酒找灵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02:37  扬子晚报

  《士兵突击》原班人马打造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江苏卫视播出后,收视率不断攀升。而《我的团长我的团》小说则先于电视剧,由新星出版社推出,令翘首等待的众“团迷”先睹为快。小说作者、著名编剧兰晓龙昨日向记者披露了小说创作的幕后故事,“我的团”是他扛着一箱白酒泡烈士陵园浇出的故事。

  关于写作——

  扛一箱白酒“浇”出故事

  “写了《士兵突击》以后,想让弟兄们一块儿做一些事,还是原来这些兄弟们一起完成。但我肯定不想做《士兵突击》的续集,而要做一个不一样的东西。”谈起创作动因,兰晓龙说:“我想写一个主旋律的东西,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需要的,远征军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误解过,他们就是那个战场的主力,我想借这部作品向所有的中国军人致敬。”小说第一次触及了在中缅边境抗战的中国远征军这个较为敏感的话题,但情节全属虚构,虚构到几乎没有现实中真实出现过的人物,除了云南和缅甸这几个地方,其他地名全是假的,“我说虚构不是说我自己挖空心思闭门造车,我看了两架子的资料,然后把资料丢掉,在那基础上再加工。”

  故事发生在云南省西部重镇腾冲。1944年5月,为了完成打通中缅公路的战略计划,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以六个师的兵力向占据腾冲的侵华日军发起反攻,经历大小战斗80余次,于9月14日收复腾冲城,全歼守城日军6000余人,远征军亦阵亡将士8000余人。为纪念捐躯英烈,腾冲人民在叠水河畔小团坡修建了国殇墓园。在云南的时候,兰晓龙到过国殇墓园很多次,那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刚开始我是带花去,后来每次都扛着一箱白酒,我算过,一箱酒正好围着山浇一圈,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下面这个人的故事。”但是,有时看到有意思的名字和兵种,比如“一等枪手”、“三等马车夫”等,兰晓龙会拿着酒杯跟墓碑碰一下。

  关于角色——

  兰晓龙出演唯一坏人

  有人评价说兰晓龙写的是“硬汉文学”,但他否认说:“真正的硬汉派是侦探小说。我觉得我写的人物不硬朗,实际上都很软。”他举例说,小说里写了四个女人,两个比较重要的,相对来说是角色的,然后是孟烦了的妈妈,还有一个团长的姘头,冒头大概半分钟的时间,但是给大家的印象非常深刻。记者问是否是他想像出来的?兰晓龙笑着承认:“好玩啊,而且那个时代肯定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在这个人身上没有高尚和卑鄙的界限,应该更多的是卑微。”电视剧播出后,有人对他说,不看书根本看不懂剧,兰晓龙也表示遗憾,至少有15万字没有拍进剧里。

  采访中记者还获悉,兰晓龙把自己的很多朋友都写进《我的团长我的团》里,角色“不辣”是他高中时的好朋友,而康丫竟然是导演康洪雷。兰晓龙笑称,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好玩”。而兰晓龙和一些朋友也在电视剧中扮演了角色,比如编剧史航扮演了一个和尚,之前从未演过戏的兰晓龙在戏中也出演了一个小角色,记者问他演的是谁?他坚持不说,让大家自己去看:“我演唯一坏人。”

  关于道具——

  从博物馆考证1:1造坦克

  为了寻求真实,《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选择了腾冲为拍摄地。有人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是拍给军事发烧友的,兰晓龙也承认装备全是发烧级别的。剧组光是运“军火”就用了三个集装箱,单是演员身上的挂件就有十几样,如手榴弹、枪、弹袋、水壶、背包等,还有英式、美式的装备。用到的枪支、炮弹、炸药更是不计其数,诸如M1步枪、60式迫击炮、巴祖卡火箭弹发射器、马克沁重机枪、斯登式冲锋枪、92式重机、七十七式狙击步枪、汤姆逊机枪。还有中正枪、三八步枪、九二机枪、歪把子机枪、柯尔特手枪等。为了让武器装备更加真实,都是按1:1的比例制造的,扮演群众演员的“日军”都是使用真枪,道具子弹打到树上冒出火星,爆破时土块飞溅,战争效果逼真。

  最让人吃惊的是,他们还造了一架美国当时的战斗机。另外,剧组还从博物馆考证二战期间的坦克,参照实物造出两辆日军72式坦克、两辆美式吉普车、一辆美式坦克。“这些道具都是按原型1:1制作的,可以正常驾驶。最便宜的一辆也要10万元左右。坦克都是可以开的,但是是真枪假弹。”本报记者 蔡 震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