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青题材电视剧《北风那个吹》正在辽宁、山西卫视热播,受到观众热捧。这是高满堂继《家有九凤》、《大工匠》、《闯关东》等之后的又一力作。3月12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大连籍的金牌编剧。高满堂表示,《北风那个吹》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是自己知青生活的缩影,剧中人物“帅子”的一部分原形就是自己。
一部给年轻人看的知青剧
这部戏规避了以往同类作品的伤痕、悲凉、反思基调。用充满戏剧性和浪漫情怀的爱情故事,记叙知青的青春岁月,既新鲜又诙谐,既浪漫又荒诞。
对于这部剧,高满堂表示,曾经发现女儿对我讲知青故事不接受,因此自尊有点受不了。“他们对父母不了解,自己有点被抛弃的感觉,希望《北风那个吹》能另辟蹊径,讲一个故事让下一代接受,而不是灌输。”
“之所以孩子不愿意听父母讲知青岁月,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苦难。因此,我在这部剧里避免了‘照搬生活’,加入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幽默、诙谐,甚至有些喜剧的色彩,让年轻人有兴趣,能看进去,能接受。在接受的基础上再加入思想的分量,让他们在真正的意义上去理解那段非凡岁月和父母们的艰苦经历。”
作者曾在大连市新金县下乡
高满堂表示,这部戏并不是“命题作文”,而是去年为纪念上山下乡40周年有感而发。剧中的帅红兵(帅子)身上除了爱情戏外,综合了自己及一位同学的经历,他身上绝对有自己的影子。
“对于那段历史,我在剧中采取了非正面描写的方式,通过几个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以轻松的方式表现深刻的东西。久远的爱情依然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用刻骨铭心的爱来再现那段知青岁月,这样年轻人会更能接受。”
据高满堂介绍,他于1975年-1978年,在大连市原新金县(现在的普兰店市)下乡当知青。那时的高满堂讲故事很是了得。晚上没事,知青们就跑到高住的屋子里听他讲《福尔摩斯探案集》。因为讲故事出名,当时公社里凡是有演出,全都找他写本子。靠着讲故事的天赋,高满堂写出来的东西总能获得一片叫好声。
今年创作的重头戏《钢铁年代》
1955年,高满堂出生在大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因为没钱买票,就爬树、翻墙,想尽一切办法去看电影。他不仅看,还给大院里的伙伴们“放电影”:拿透明的玻璃纸盖在小人书上用钢笔照着描下来,连成一串后,找一个木盒子,一块白墙,用手电筒照着,投影在墙上,高满堂一边放一边给“剧中”的人物临时配音。这种最早的“脱口秀”,极大地锻炼了他的口头创作故事的能力。
1977年,高满堂考上旅大师范专科学校学中文,毕业后被分配到大连市51中学教书。1983年底,调入大连电视台电视剧部,从事专职编剧工作至今。1983年,高满堂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本《荒岛琴声》,但没有成功。此后,高满堂潜心研究剧本写作,陆续推出了几部剧作,但都反响平平。一连5年,高满堂都处于事业低谷。1987年,高满堂编剧的电视剧《竹林街15号》问世,第一次涉及“第三者”话题,播出后引起轩然大波,但他却以此赢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全国大奖“飞天奖”。
从1996年开始至今,高满堂走上了编剧艺术的高峰期,先后创作了剧本《抉择》《突围》《错爱》《大工匠》《常回家看看》《家有九凤》《闯关东》《天大地大》等40余部作品,先后多次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13年来高满堂共创作了四十余部近千集电视剧。
高满堂向记者透露,目前正在忙于新作《钢铁年代》,这是一部迎国庆60年的大剧,以辽宁老工业基地为创作版本,今年6月完成创作,9月开机拍摄。本报主任记者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