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观众怒批:《倾城之恋》成了俗气的民国言情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9日10:57  城市晚报
观众怒批:《倾城之恋》成了俗气的民国言情剧

电视剧《倾城之恋》剧照

  记者刘畅报道 电视剧《倾城之恋》正在央视八套热播,编剧邹静之将张爱玲原著“扩容”,增加的范柳原与白流苏“前史”刚铺开,就惹来各种声音。不到两万字的小说变成36集电视剧,此举是保留了浓郁的“张味”,还是充斥着“邹味”?观众、张迷争论不休。昨日记者电话采访邹静之,他平淡地回应各种声音,“该忠实的忠实,该放大的放大。”

  观众疑问

  是张爱玲的还是邹静之的

  《倾城之恋》正在热播,观众耐心看过几集后表示,该剧在邹静之的“包装”下,增加了强烈的故事性,角色很出彩,“有很多邹氏所固有的人物矛盾冲突和台词语言交锋的张力。”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张爱玲的忠实拥趸,抱着电视剧该为原著“画像”的态度提出“抗议”,他们认为,电视剧失去了张爱玲作品的味道,“除了也有个白流苏,也有个范柳原,也叫《倾城之恋》外,这部剧剩下的就是一部俗气的民国言情剧”。

  编剧回应

  电视剧要形成合理的故事

  《倾城之恋》曾经被改编成电影、话剧,但一直未被改编成电视剧,原因就是张爱玲作品读者众多,改编起来难以忠实原著。邹静之接受采访时表示,“改编《倾城之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对于观众对电视剧《倾城之恋》“是否保留张爱玲味道”的质疑,邹静之回应,“我的原则是,该忠实的忠实,该放大的放大,该演绎的演绎。”于是,才在电视剧中加入了大量创作,也增加了不少书中本没有的人物,包括对范柳原前世的想象,其中范柳原深爱着的洪莲,就是一个后来创作出来的角色。

  对于很多“张迷”的叫嚷,编剧邹静之也有反驳,《倾城之恋》虽然篇幅短,但张爱玲的妙笔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却丰富无比。“包括女主角白流苏大家族的故事、男主角范柳原私生子的背景、香港那场战争的场面等,小说可以一句话带过,但是电视剧则必须形成合理的故事。”

  主演力挺

  陈数“预言”越看越有劲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扮演者陈数也特别喜欢张爱玲的小说,对于原著搬上荧屏“扩容”,她表示理解,“电视剧必须要让原著扩散开来,将人物和背景的关系都交待得清清楚楚。”有观众看了几集电视剧后叹“前史”太多,陈数解释说,“多数观众没看过张爱玲的原著,对于白流苏这个形象有隔膜。因为相比现代女性自主自由的社会角色,白流苏是一个感情和意志都不太自由的人物,所以电视剧里必须要交待人物性格形成的背景,作为整个剧的铺垫部分。”观看《倾城之恋》,陈数提示观众“少安毋躁”,她说,“整个剧的感情脉络是渐进式的。前面白流苏的感情只是在做着积蓄,越往后面看,她的感情会逐渐爆发和显露,这个剧会让大家越看越有劲。”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