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文侠
昨晚,《我的团长我的团》播出最后一集,观众没有看到悲壮的、热血沸腾的、战死沙场的一幕,而是一个个剧中人融进了现代都市穿梭的人流中,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扫地……如此文学的结尾让不少观众一头雾水。
很少有一部电视剧像《团长》这样,从开播到落幕,半个多月一直被“口水仗”围绕着。在这场大论战中,似乎讨伐声更胜于褒扬声。《团长》收视率也是高开低走,北京卫视开播第一天收视在4个多点,播至三分之二收视降至3个多点,低时也曾下滑到两个点,收视率低于之前北京卫视播出的《北风那个吹》和《战北平》。即便考虑到4家卫视首播竞争导致收视分流这一因素,拥有极高期待值的《团长》赢得这样一个收视成绩也大大出乎先前预料。
“过度放纵自我的表现实际上反而会限制作品和观众的联系,《团长》引发的争议其实是一种精英的追求和大众的形式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的困难。”北大教授张颐武如是说。
关键词
过于自我成理解障碍
“在市场如此万能的时代,在电视剧如此媚俗的环境中,《团长》还能拍得这样纯粹,这样不妥协不放弃,这样卓然不群,实在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从影视评论家尹鸿评述的这个意义上讲,《团长》创作者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团长》却难与很多观众“亲密接触”。个性追求的极致化导致主创用力过猛。《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的大获成功,让有着个性导演、个性编剧之称的康洪雷、兰小龙铆足劲要超越自己的过往作品,他们调动全部神经要完成一次“与众不同”的创作。
1942年,在中国战场抗日形势最艰苦的时候,为了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保障滇缅路生命线和西南大后方的安全,10万余精锐的中国远征军将士入缅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给后人留下太多传奇,而《团长》借用了远征军这一背景,虚构的却是这么一些特殊的散兵游勇——“我的团”成员始终一副兵痞打扮、兵痞的做派、兵痞的腔调。这招致了曾参加过远征军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周传基的声讨声:“这是一支叫花子军队,能作战吗?正规军军人都是剃光头、没有蓬头散发的、不允许光膀子的。那种半自动步枪只有德国人才有,中国部队不用日本重机枪,中国部队也不使那种带重机枪的吉普车。白菜燉猪肉?那时只有人说,到缅甸去吃肉罐头……”
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可《团长》主基调都是灰暗色,甚至有些戏笼罩在昏暗中,看不清演员的表情,完全靠音乐和对白来感受。镜头切换的跳跃、不断的闪回,主人公们似都染上了《大话西游》中唐僧的喋喋不休。“《团长》从故事选材到叙事手法,从语言到镜头再到灯光等等都反传统、反常规,而这种个性的过度张扬却成了与很多观众交流的障碍。”大学教师林游分析说。
关键词
讲故事少讲道理多
尽管也有观众为《团长》散发的幽默对话所陶醉,然而大批观众却对剧中人的旁白、独白不敢恭维,尤其认为孟烦了在全剧中从始至终的“人生哲理”的旁白阐释过于做作。“这些语言,在小说中可慢慢去品,但在视觉表述中,常常是观众还没琢磨过味儿来,镜头已切入下一个,观众看起来很累,似在云里雾里。这部剧忽视了讲故事,而更注重讲道理了。”暑期就将赴美就读传媒专业研究生的孙小姐表示。
该剧作为一部战争片,构成矛盾冲突的戏份中,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包括人物性格的自我冲突过多,而战事冲突的分配很不均匀甚至过少,取而代之的是语言上、行为上的情绪发泄,这对于习惯于欣赏高潮迭起与敌我胜负的电视剧观众是一次耐受力的考验。现在看来这个尝试失败了,大多数观众没有体会到主创们所希望的那种宏大意图,最终的效果应了尹鸿的这句话:“估计有很多人看不懂这部剧。”
关键词
导演只“砍”7集还不够
“有一集,孟烦了当逃兵被抓,被捆在十字架的板子上,他与看守斗嘴、同伴们来看他等等一些无关紧要的情节足足耗用了一集;还煞有介事地用第二天、第三天的字幕来推进,肆无忌惮地消磨着观众的耐受力……”网友佳佳列举了8处节奏拖沓有“注水”之嫌的情节,“删掉十多集会更耐看”。
在该剧开播前,制片方曾透露,导演大下“砍刀”,主动删掉7集。现在看来,似乎导演的心还不够狠,删得还不够多。有人分析,这可能与《团长》发生了两次事故以及追求逼真效果有关,该剧总投资高达4100万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士表示,当今电视剧买卖采取的是按集付款,《团长》如果精编成20多集以至10集,在较快时间内回笼资金根本不可能。
“《团长》已经卖给欧洲市场,采取的是周播,节奏必须非常紧凑,欧洲观众看到的《团长》至少会压缩一半以上。”华谊兄弟老总王中磊的一席话足以证明,《团长》是可以精编缩水的。如今,电视剧生产正步入一个怪圈,过去20集的剧比比皆是,而现在集数越抻越长,四五十集是常事。上海文广集团影视剧中心主任杨文红因此呼吁,“到了正视和解决电视剧注水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