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19岁小屁孩,身上背一个大命题:你的价值是社会认可?还是自我实现?你到底为谁而活?
她是被16岁开始的流放史(留学史)催生早熟的二元矛盾体,一面成熟、强悍到质疑、挑战当下社会价值观;一面幼稚、脆弱到倒行逆施,妄图历史车轮倒转,把碎了一地的破镜子重新粘起来,把半辈子强扭在一起不甜的两只瓜(她爹她妈)继续扭在一起,不许离婚。她多么叛逆坚定,又多么纤细脆弱,她智慧思想业已成熟,身体感情还稚气未脱。
按说一个19岁孩子,是绝对、绝对思索不到“自我实现”和“世俗认可”这两个命题的。说实话,我们也是30以后才反问自己:你为谁活?是呕心沥血追求世俗成功,被打上“成功”标签,名留青史、含笑九泉?还是爱谁谁,看我的闲书、哈我的咖啡,离开时两袖清风、笑洒人间?这是两个南辕北辙的人生目标,造就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生状态。貌似我们神往后者,但几乎没人能免俗,无一例外被世俗驱赶,狼奔豕突成为前者,我们被单一价值观洗了脑,把毕生精力奉献给追名逐利。
可不可以只为自己活?别人爱高看不高看,社会爱认可不认可,当然钱不能爱有不有。抛掉人定的三教九流、狗屁阶级,保安厨子做好了,怎么就不能和CEO一样精彩?这是多么值得追求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尽管脑子被洗过了,我们依然向往。
于是,霹雳这个16岁离开主流价值观、接受西方观念熏陶的女孩,有了叛逆世俗的可能性,再加上小小年纪洋插队的经历,锻造了她叛逆的胆量和魄力。终于,在杨尔长手够不着的地方,霹雳用她妈的钱,给她妈吹了个大肥皂泡。郑重声明:编剧反对谎言,撒谎关乎人品,我们没有赞美霹雳骗她妈,但欺骗背后,不过是想给自己小理想一线生机,行为错误,情有可原。
记不清二十几集了,霹雳和杨尔思想博弈导致她妈最后“说不过你,我抑郁了”那场戏,算是《青春》戏眼之一,因为有了这场戏,《青春》厚了那么一厘米。
霹雳如果没被她妈发配到英国,大致会像国内绝大多数孩子一样,在父母指挥棒下团团转;但思想先进到最后把杨尔也PK 掉的霹雳,感情还扎在爹妈怀抱撒娇打滚,父母宣判婚姻死亡,孩子还抱着家庭遗体不肯告别。孩子的偏执,向离异或面临离异的父母提出一个反问:追求人性需求无可厚非,但在生儿育女后,父母的新需求是否可以无所顾忌?因为以父母之名,就意味你不属于自己,就意味你承担一份对子女的责任、对家庭的承诺。戏里,李博怀和杨尔对这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它只是我们略带倾向的态度,仅供思索。
好了霹雳,告别康桥,做你厨子那份有前途的职业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