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艺术人生》22日播出《马金凤--人生舞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1日15:35  新浪娱乐
《艺术人生》22日播出《马金凤--人生舞台》

朱军和马金凤

《艺术人生》22日播出《马金凤--人生舞台》

马金凤

  新浪娱乐讯 CCTV-3《艺术人生》4月22日 21:16将播出《马金凤——人生舞台》。

  本期《艺术人生》的嘉宾是豫剧马派的创始人——87岁的马金凤,她被公认是20世纪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之一,是老一代中唯一跨世纪的豫剧名家,至今仍精力充沛地活跃在剧坛艺苑和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

  《艺术人生》本期节目的开场也很特别,是由六岁的小朋友牛欣欣演唱的马派豫剧的代表曲目之一的《花打朝》开始的,牛欣欣清脆明亮的嗓音和一招一式,都带有明显的马派韵味,似乎让我们隐约看见了马金凤在81年前初次登台表演时的身影。主持人朱军说:“想用这样一种开场告诉大家,我们中国的戏曲需要传承。马老师确切的从艺年龄是81年,在这81年里,一定是有许许多多人生的感悟、体会、沧桑。”马金凤, 从一个被卖过三次的穷孩子,到豫剧马派的创始人,从一个艺术天赋不高,甚至连嗓音都没有的武戏配角,到如今在耄耋之年依然嗓音清脆,唱腔高亢的豫剧大师。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和舞台生命融为一体的传奇故事呢,我们也试图从马金凤81年的传奇经历中,探寻其中的奥秘和真谛。

  名字的故事:沧桑、泪痕与感恩

  马金凤的故事是从她名字开始的。随着主持人朱军的提问,我们了解到,马金凤的原名叫崔金妮。“从崔金妮到马金凤,这个故事可长了。”

  马金凤说:“我家里很穷,我是山东曹县的。我父亲是唱河北梆子的,我六岁和我爸学唱河北梆子。小时候叫金妮,穷人家想取个吉利的名字。”崔金妮刻苦好学,聪慧过人,与父同台演出,崭露头角,被誉为“七岁红”。但是由于家里穷,奶奶生病,无钱医治,父亲仅用30块钱就把金妮卖掉了。此后,又以80块钱转卖给开封一家姓孔的戏院老板。姓孔的看她没有嗓子,但会武功,就又把她以130块钱转卖给了开封卢殿光的戏班,改名为卢金凤。等到金妮母亲想把她赎回时,卢殿光开口就要300块大洋了。这时,是一位姓马的好心人出钱帮母亲赎回了金妮。母亲为了报答姓马的恩惠,就把金妮改姓马。马金凤说:“从旧社会到现在,这个姓名我没改。”

  讲到这儿,主持人朱军感慨地说:“一个名字,既有岁月的沧桑、泪痕,同时又有一颗感恩的心。日子都过去了,现在已经是响当当的大艺术家了,但是为了表达对当年马家恩典的感激,没有改过来,一直姓着马,让我们很崇敬。”

  嗓子的故事:母爱、武器与励志

  如今年近九旬的马金凤,其清脆明亮的唱腔韵味和演出风采仍不减当年,这都得益于她有一副金嗓子。然而,马金凤却告诉观众,她的金嗓子决非天赋,而是从痛苦的煎熬中得来的,是母亲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 

  马金凤说:“为啥我这个年龄,胳膊腿还那么灵活,就是我从小练功练得好。可我从小就没嗓子,演戏就是给人家当个丫环,当小小配角。小时候主要是武功好,会翻跟斗。我永远都感谢我母亲,她老人家把我带到兰考县学戏,但没嗓子能干嘛,她就叫我喊嗓子。这就要早起晚睡,老师交代喊嗓子要不见太阳。另外,喊嗓子还要靠山靠水,靠山有回声,靠水有水音。”兰考县一片风沙盐碱地,没山没水怎么办?那时金凤的爸爸已经饿死了,金凤妈就想了个办法,母亲就在她爸的坟前放了一个破瓦罐子,灌上水,金凤每天就跪在那儿对着水罐喊嗓子,下雨下雪就跪在泥里、雪里。天长日久,她的前额竟被水罐边沿磨破了皮,形成一道深深的疤痕。而金凤的母亲一边陪着她喊嗓子,一边就用砖头为她爸爸垒坟。三年以后,金凤的嗓子喊出来了,她爸爸的坟地也给垒得像屋子那么大了。

  马金凤曾经说过:“我把嗓子看得比命还珍贵,因为嗓子就是我的武器。”她告诉《艺术人生》的观众:“因为我喊嗓子,俺妈三年没有脱过衣服睡觉,俺妈就用破棉袄裹着我,搂着我睡在草窝里,就怕睡过了头。整整陪了我三年。我能唱到今天80多岁了,嗓子还能演出,是俺妈用心血、用汗水、用生命换来了我的金嗓子。”

  马金凤特别爱护她那母亲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金嗓子,她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宴会,也经历过饥饿难熬的日日夜夜,喜怒哀乐、成功与挫折,都没能使她稍有所松懈,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不但烟酒与她无缘,就连稍带刺激的食品,她也不会用,甚至水果也不吃,因为怕凉着嗓子,而她保护嗓子的独门偏方就是每天喝甜面汤。

  马金凤练嗓子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天赋不足而后天苦练成功的经典故事。她说:“我培养下一代,就要告诉他们,我这一辈子走过来的过程就是勤学苦练,条件再差都会学好,你条件再差,也没有我当初的条件赖了。不怕你的条件不好,不怕你有什么困难,你只要学,现在有党的培养和人民的支持,再困难的条件都能克服。有些条件很好的唱半截就不学了,就是他受不了那个苦,耐不了那个心。”

  主持人朱军总结说:“看见了吗,这段其实告诉我们两个字,‘努力’。老人家刚才已经总结了,无论你条件怎么艰苦,或者多么觉得不够理想,只要努力了,一定会有回报。她反复说,我长得也不好,嗓子也不好,却成就了这么大一个艺术家。如果嗓子好一点,那还就难说了这事。往往有时候条件好就被毁了。努力很重要。”

  “帅旦”的故事:传承、融汇与独创

  马金凤在学艺的道路上经历的磨难非常人能比,特别是小时候在那个年代的遭遇——挨打,当时学戏叫打戏。马金凤说:“我那时候挨打,都不是拳打脚踢,而是拿棍子、扁担打,把我摔到院里,浑身上下都是伤。那时候,老师对学生都是打。”

  主持人朱军说:“在老师的近乎残酷的教导之下,逐步地从一个丑小鸭慢慢向金凤凰发展了,出落得有模有样。”“努力很主要,我觉得光努力还不够,还要用心,接下来的这个事就是非常好的例证。”

  马金凤说,对于那些打过她的老师,“我现在不说没有恨俺老师,自己想开了,你有今天,都是老师把武艺教给你了,他打你两下那个时候都行的。”马金凤从内心里非常感谢他的老师们,是他们教会了她许多绝招。唱悲剧最好的杨老师教会了她演哭戏的绝招,就是要想到自己生活中那些悲伤的事,想着想着就有眼泪了。但是,杨老师又说:“无泪不是艺术,有了泪还要会控制,舞台上讲究唱念做打,哭得好看,笑才笑得美。说 哭就哭,说笑就笑,舞台上就讲个美。”

  马金凤说:“现在所有老师的传统还要流传下去,作为一个戏剧演员来说,老的要继承,但是还是要改革,学了老戏还要改革老戏,把它改得适合我们现在。”

  现在我们看到的《穆桂英挂帅》这个戏,是最能代表马派唱腔的。马金凤的唱腔属于豫东调,在豫剧中独树一帜,音乐圆润、纯净、清脆悦耳 ,吐字清晰、真切,干净利落,行腔自然松驰,舒展娴熟。以小嗓为主,大小嗓结合运用。旋律很少做大的跳跃。

  马金凤在《艺术人生》节目中,给观众讲述了她创立马派艺术和帅旦行当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