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四世同堂》被指“没京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7日02:25  新京报
新《四世同堂》被指“没京味”(图)
黄磊饰演瑞宣

  翻拍经典一向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新版《四世同堂》也没有逃脱开播就遭受众多非议的命运。本剧开播第一集的收视在4个点以上,虽然第一集收视不错,但是离央视一套平均5.29%的收视标准还有一段距离。虽然本剧找来了黄磊、蒋勤勤、赵宝刚、元秋一批“知名演员”,但观众依然对老版《四世同堂》情有独钟。

  瑞宣

  老版(郑邦玉饰) 话剧演员出身的郑邦玉把祁瑞宣善良、正直却又软弱忍从的个性诠释得恰到好处。

  新版(黄磊饰) 黄磊身上的文人气质本身与瑞宣十分接近,但黄磊并没有把瑞宣塑造成一个“懦弱”的知识分子,而是突出了他的“抗争”。

  韵梅

  老版(李维康饰)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拍过的惟一一部电视剧,她体现出了旧式媳妇的婉约与顺从,也突出了原著中八面玲珑的一面,很符合管家小媳妇的身份地位。

  新版(蒋勤勤饰) 蒋勤勤一出场给人的感觉就过于漂亮,像是大户人家的太太。

  祁老太爷

  老版(邵华饰) 邵华从外表上比较像原著中的描写,虽然有些驼背,但个子仍然是祁家人中最高大的。无论从气质、眼神还是语言上,都恰到好处地体现出长者之气。

  新版(曾静饰) 曾静的造型与邵华“太像了”,但却感觉没有“灵魂”。

  冠晓荷

  老版(周国志饰) 周国志把角色惧内好色无耻滑稽的性格演得活灵活现,他与高大胖硕的大赤包站在一起,小丈夫的弱势立刻便显了出来。

  新版(赵宝刚饰) 赵宝刚的表演带有夸张的卡通色彩,但依然透露着狡诈、无耻。不足的是,赵宝刚的身材有些高大。

  大赤包

  老版(李婉芬饰) 大赤包是胡同里的西太后,强势又霸道,彻头彻尾的泼妇。李婉芬演活了这个角色,活脱脱一个原著中“满脸跑眉眼”的矫揉造作之恶婆娘。

  新版(元秋饰) 用香港演员元秋,是因为内地很多老戏骨不敢挑战经典。元秋在外表上有些老版的感觉,但气质上相差甚远。

  瑞丰

  老版(赵宝刚饰) 在原著中,对瑞丰的形容是“干头干脑”,因此两版瑞丰都不胖。赵宝刚年轻的时候也算是“奶油小生”,演祁家老二也算吻合。

  新版(陈昊饰) 陈昊版瑞丰“厉害”了不少,与大哥讲话的时候也时常占尽上风,显得很能抢戏。

  人物 大赤包太像“包租婆”

  新版《四世同堂》中得到大家认可最高的人物是由赵宝刚饰演的冠晓荷,虽然赵宝刚的表演也被观众认为“带有卡通色彩”,但依然是全剧最出彩的人物。黄磊由于自身的文人气质与瑞宣比较接近,也没有得到太多质疑。而对于其他角色,观众普遍反映都很别扭,“蒋勤勤太漂亮了,怎么看都不像平民老百姓家的嫂子。”

  而受到质疑最大的则是元秋扮演的大赤包,不少观众看到《四世同堂》中的元秋,反映出的还是“包租婆”,“包租婆是外凶狠、内善良的人,大赤包是彻底阴险恶毒的女人。元秋的表演还带有周星驰电影中的夸张风格,与全剧风格格格不入,她演的大赤包看起来像个妓院的‘妈妈’。明显能感觉到元秋没有看过老舍的原著,体会不到《四世同堂》的精神。”

  【主演兼监制黄磊】 老版本流于概念化

  我想替元秋说句话,我觉得她演得挺成功的。现在大家对她扮演的大赤包争论多,主要是因为对“包租婆”的印象太深了,还有就是因为她是香港人。其实大赤包和包租婆没有可比性,只不过是大赤包在性格上有包租婆那种凶悍的元素。老版本的很多戏都容易流于概念化,流于一种调子,新版的人物有些卡通化,这恰恰是这个小说最大的魅力,人物都很极端。

  文化 京韵变新移民大杂烩

  老版《四世同堂》中到处都流露着老北京的风韵,而新版却将这些“京味”元素统统舍弃。

  “这哪里是老北京人家?说是新移民还得是从五湖四海刚搬过来的。”有不少观众认为,老版本将“京味”文化表现得非常充分,比如老版曾用了多达半集的时间来交代小羊圈胡同的生活常态,京片子对白等细节的处理更让观众如身临其境。而新版明显加快了节奏,整部剧的感觉缺乏时代厚重感,现代感太强。有观众指出,“缺乏历史厚重感的一大原因在于新版电视剧中人物对白进行了‘去京味化’的处理,把老舍先生最灵魂的东西丢了。”

  【编剧张挺】 新版更接近老舍原著

  重拍《四世同堂》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今天的观众接受老舍,老舍表现的主题是在一个压力很大的时代下,人该往哪个方向走。其实和老版相比,这个版本离原著小说更接近。北平文化和北京文化是两个概念,不是说加两句叫卖声就是京味了,老版中的京味文化是一盆花也能看上半个小时,要是放在现在也这么拍,观众会崩溃的。老版的电视剧会显得比较郁闷,其实老舍原著中有不少轻喜剧的元素,本身就挺逗的。

  配音 演“双簧”味道尽失

  由于剧中演员采用后期配音的方式,这让该剧的京味大打折扣,尤其元秋饰演的“大赤包”一出场的那段骂戏,虽然听着很过瘾,但一看画面,明显是在演“双簧”,味道顿失。有观众表示,老舍的老北京市井语言透着特有的幽默和韵味,没了它,就没了味道。

  【导演汪俊】 表演不仅是语言有味道

  配音不同步是因为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出了一点技术问题。拍摄前五天用的是同期声,可是由于南腔北调的演员太多,最后只能放弃。我也希望剧中的演员都是北京籍的,可是表演不仅是语言上要有味道,形象、个头也得符合。我一想,连大赤包都用配音了,于是索性统一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玮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四世同堂》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